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数字赋能零工市场 打造家门口就业生态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数字赋能零工市场 打造家门口就业生态圈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enshi.cn/2024/1028/1193235.shtml

“一想到背井离乡找工作的艰难,我不止一次打退堂鼓。多亏就业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为我牵线搭桥,让我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9月19日,已成功在仙桃市百合医疗科技(武汉)有限公司入职的恩施市居民王之慧专门打来电话,向州就业部门工作人员道谢。

王之慧今年50岁,因儿子要去仙桃市读大学,她决定跟去仙桃市务工。恩施市就业服务站通过劳动力大数据比对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便利用“迁徙务工”就业模式,积极与仙桃市百合医疗公司工作人员沟通,最终促成了这一案例。

今年以来,我州抢抓人社部第一批“数字人社”揭榜领题机遇,加快建设“数字赋能零工市场”智慧化就业服务平台,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驱动力,构建恩施州零工市场“四个一”(一个就业数据底座、一个一站式服务门户、一个就业大脑数据分析平台和一套就业全流程服务体系),实现“四个赋能”功能集成,着力打造家门口就业生态圈,积极探索精准化公共就业服务新模式。

市民在自助便民服务机上查询岗位信息、精准匹配求职需求。

依托“底座”

即时快招智能匹配

“因地处高山,蔬菜成熟较低山地区更晚,今年蔬菜产量又高,临时找不到工人帮忙真是愁坏了我们。”今年7月,利川市团堡镇长庆村4家蔬菜种植企业负责人因用工问题犯了难。

当地的村级零工服务网点在收到100余个蔬菜采摘打包零工的用工需求后,通过“零工团队”信息库迅速进行智能精准匹配,匹配到该市建南镇有零工求职需求。“经过‘双向匹配’和‘上门服务’,我们成功联系到该镇110名零工,半小时内就解了燃眉之急。”利川市长庆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说。

“利川市围绕‘市—乡—村—产业链’零工驿站打造四级‘零工团队’信息库,10分钟内即可从相应类别‘零工团队’中迅速匹配对接,解决快速用工需求。这是我州实现‘即时快招’的一次生动实践。”州就业局副局长郭成军告诉记者,就业数据底座为实现即时快招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该局通过恩施州政务云“数据底座”、回流省数据平台等整合数据资源,利用云存储、大数据处理技术进行比对分析,建立恩施州城乡劳动力信息库、企业用工信息数据库和零工(灵活就业人员)数据库,开展数据共享和日常更新,综合形成就业数据底座。

州就业部门根据就业数据底座提供的大数据对零工和雇主进行画像,开展人岗联动数字智慧服务,以岗位地图方式为劳动者展示家门口附近的工作岗位,以人员库列表方式为企业展示符合招聘条件的人员信息,实现零工和企业间快速双向精准匹配。

打造“门户”

形成家门口就业服务圈

在立讯精密工业(恩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条流水生产线上的工人们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赶制电子配件。

该生产线上的工人大部分是30岁至50岁的妇女,赵洋是其中的一员。她说:“我原来是在企业上班,因为二胎辞职在家带孩子,此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工作,今年终于在恩施市就业驿站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入职了立讯精密公司的‘宝妈生产线’。这里上班时间灵活,在增加收入同时还能照顾家庭。”

“孩子上高中了,正是需要花钱的时候却失业了,是就业驿站的帮助让我得以再就业。”

“我想替家里分担一点经济压力,就业驿站给我提供了一个培训的机会,让我成功入职。”

……

受上班时间、年龄和技能等因素的限制,“打零工”已然成了宝妈、大龄农村妇女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州就业部门积极推动家门口就业服务圈建设,搭建零工驿站“一站式”服务管理平台。开放API接口,将州本级与各级零工驿站进行数据对接,由服务平台进行整合。该平台还融合了一键信息发布、线上求职雇佣、订单自动生成、驿站搜索定位、通知反馈、管理审核、实时监管、统计分析、数据展示等9项数字化、智能化便民服务功能。

“我们在劳动者集中区域精准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目前已覆盖辖区内16个社区、近10万常住人口和247家登记注册企业,基本形成公共就业服务站点‘一张网’。”恩施市就业局负责人说,“15分钟家门口”就业服务圈可为求职者提供“求职、雇佣、通知、反馈”的前端引导服务,为企业提供“审核、管理、监管”的后台跟踪服务,在动态更新中更好实现双向选择。

搭建“平台”

公共就业服务下沉基层

“这个机会来之不易,我一定会努力工作,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今年8月,建始县就业服务站开展了一场就业创业政策沙龙会,会后接待了一位刑满释放人员向某,工作人员根据他的情况,利用数字零工市场的企业数据比对,找到了广东省潮州市的一家陶瓷厂,通过线上面试,双方达成就业意向。9月初,向某买了去潮州市的车票顺利入职,目前工作状态良好。

数字赋能,让就业服务更便捷、更高效、更多元。

“通过智能画像、专题监测、可视化呈现、特色应用四大模块,可提供快速构建画像、可视化专题数据监测、自动化补贴数据核验、智能化精准匹配岗位供求信息、统计分析用户体验等特色服务,为摸排劳动力总量、就业失业状况、市场主体及岗位情况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州就业局职业指导科科长陈康说。

数字零工驿站紧密围绕“招录用工、工资结算、共享用工、劳动仲裁、意外保险、社保缴纳、申报培训、基层治理”等8个信息化,采取数据跑路、后台集成模式,以社区零工驿站为平台,广泛推送数字零工驿站二维码,同时调动各小区的物业管理人员、社区志愿服务者、下沉党员的积极性,与小分队队员一起共同指导有需求的居民填写就业信息,建立“个人就业需求台账”。

为掌握企业需求信息,全州就业部门还广泛开展“上门进企”行动,主动对接企业收集空岗信息,建立“企业用工需求台账”。运用数智化功能将供需信息进行匹配,并将结果及时反馈,供需双方达成了意向后台就作备案记录,全方位为市场主体、社区居民“掌上办、家中办、门店办、随时办”提供便利服务。

建立“体系”

就业服务质量提升

“没想到现在这么快就能收到这么多简历,而且还可以线上查看、在线邀请联系、随时对接应聘情况。”鹤峰县楚杏堂食品有限公司人力资源主管说,“全程还有人社服务专员线上对接协助,线下提供政策咨询、招工用工、以训送工等就业服务,仅半天时间就有15人与我们达成就业意向。”

8月12日,该公司拟招聘办公室行政专员、生产部质检员、粽子包装工等员工,只需在手机App上点击招聘信息发布,就陆续收到上百条求职信息。求职入职不再是单方面的努力,而是求职者、用工方、就业部门三方协作,通过“快速找岗、精准招人、跟踪服务”,实现用工求职、服务管理、技能提升全链条式闭环服务。

我州就业部门运用互联网思维、数字化手段,通过“大数据+铁脚板”创新服务方式,将零工市场升级改造成基层就业服务网点。同时,探索搭建AI智慧服务场景,整合政策咨询、信息查询、投诉举报等服务功能,面向各类服务对象提供线上服务、引导服务、精准服务、互动服务等个性化服务场景。将传统“等客上门”就业服务方式向“直补快办、免申即享”等智能服务、主动服务、精准服务等就业全流程服务体系转变。

今年以来,我州零工市场累计收集发布岗位信息15.8万条,通过直播带岗、岗位推介等方式服务各类就业人员近80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4.16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91万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