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朱由检与朱由校的童年玩笑:一语成谶的皇位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朱由检与朱由校的童年玩笑:一语成谶的皇位传承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F1K9EDM05564UT5.html

大明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十一日,明熹宗朱由校在乾清宫驾崩,年仅23岁。这位皇帝在位期间,虽然在木工技艺上颇有造诣,但治国理政却乏善可陈,大明王朝在他手中如同一件摇摇欲坠的家具,最终走向崩溃的边缘。幸运的是,他的早逝避免了他成为亡国之君的命运。

朱由校生前未曾留下子嗣,按照明朝“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信王朱由检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皇位的继承人。朱由检与朱由校是同父异母兄弟,根据皇室血统排序,他确实是第一继承人,而且朱由校临终前还留下了遗诏。

在朱由检年少时,他曾与哥哥朱由校一同玩耍。有一次,他童言无忌地对哥哥说:“你这个皇帝能不能以后也让我做做。”令人意外的是,忠厚的朱由校不仅没有生气,反而笑着答应道:“行啊,我做几年再给你做。”没想到,这个玩笑竟一语成谶,几年后,朱由检真的登上了皇位。

按照明朝的祖制,即使先皇有遗诏,新君也不能立即登基,在此之前必须完成一个重要的程序——宗室王公、文武大臣集体上劝进表。这个程序看似简单,但却是必不可少的。

朱由检作为新主,自然有不少急于表现的大臣想要给他留下好印象。通常,草拟劝进表的人必定是德高望重之人,或是劳苦功高的前朝大臣,或是内阁首辅及大学士等。上劝进表对这些大臣来说,是一项至高的荣誉。

然而,劝进表不是一次就能奏效的,必须得上三次才行。前两次都被朱由检回绝,他以皇兄刚刚驾崩、内心悲痛为由,表示自己才德浅薄,不能胜任如此重任。大臣们深知这是惯例,自然不会罢休,继续上表,直到朱由检第三次才勉强同意。

朱由检的这番话,表面上是推辞,实际上心照不宣。这种“假客气”的游戏,千百年来在历朝历代的新旧皇帝交替时都会上演,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独特的传统。

类似的场景也出现在清朝乾隆皇帝逊位时。乾隆曾发誓在位不超过祖父康熙,因此在执政60年后,他打算让位于儿子嘉庆。满朝文武和嘉庆本人都苦苦挽留,认为少了乾隆,大清的太阳将不再升起。幸运的是,乾隆这次是真的要逊位,而不是客气话。

中国古人讲究“礼让”,即便在皇位继承这样重大的事情上,也要通过这种“客气”的方式来完成。这种传统虽然带有一定的虚伪性,但也是中华民族谦虚美德的一种体现,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独特的亮点。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