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长丰学校食堂臭猪肉事件:承包商资质存疑,多人被处理
昆明长丰学校食堂臭猪肉事件:承包商资质存疑,多人被处理
近日,昆明官渡区长丰学校食堂发现臭猪肉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经调查,涉事的臭猪肉系因运输及储存不当导致变臭。长丰学校2024年8月委托云南润升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承包经营食堂,但未按规定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备。云南润升物业公司没有从事餐饮服务的资质。长丰学校对食堂承包经营企业的经营资质审查及管理不到位,存在"以包代管"、"一包了之"的问题,管理制度流于形式。
昆明长丰学校校园食堂菜色。图片来源/长丰学校微信公众号发布于2024年4月
事件经过
事件由10月16日中午有家长突击检查学校食堂引发。家长在现场发现肉品散发着不可置疑的异味,并录下了视频。这则随后在网上不断发酵的视频显示,家长们在现场情绪激动,就异味问题质问厨房里的工作人员,后者却沉默不语。
突击检查并非一时兴起。一些家长提到,2024年秋季学期开始后,家里的孩子多次提到食堂饭菜难吃,甚至出现腹泻的情况。
学校背景
长丰学校在官渡区属于升学率较高的民办中学,每年的学费26000元。孩子在食堂吃中餐和晚餐,每餐另收餐费14元。根据该校官方发布的招生宣传资料:自办学以来,该校教学成绩优异,2019年中考,首届学子一级完中上线率63.27%,位居官渡区第三名;2020年及2021年均位居官渡区第二名;2022年上线率位居官渡区第三名;2023年一级完中上线率82%,跃升到了官渡区第一名。
承包商资质问题
长丰学校委托云南润升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承包经营食堂,但未按规定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备。经调查,云南润升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具有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但食品经营许可证的许可内容仅为预包装食品销售、散装食品销售2项,没有从事餐饮服务的资质。
在这个过程中,长丰学校对食堂承包经营企业的经营资质审查及管理不到位,存在"以包代管"、"一包了之"的问题,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学校校长未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未按要求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对从业人员培训不到位。
处理结果
10月19日晚,由昆明市官渡区市场监管、教体、公安、农业农村、卫健等部门成立的联合调查组公布了关于臭猪肉和冻牛肉的调查结论。
经调查,该批次鲜猪肉为10月16日当日宰杀,产地检疫证和"两证两章"齐全。当日凌晨,在进行机器切片加工后,未做散热处理并用双层塑料袋分装,在塑料袋中存放近4个小时,又在食堂室温中摆放5个半小时,没有冷链运输和冷藏保存,因运输及存储不当导致变质变臭。
对家长反映的食堂有"2015字样过期进口冻牛肉"问题,经调查,包装标签上的"2015 SIF"字样为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编号,生产日期实为2024年5月,保质期2年。
对于涉事人员的处理则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对长丰学校举办者云南金诺教育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学校法定代表人履行办学主体责任不到位进行立案调查以及对长丰学校校长和学校法定代表人作出免职处理等。
调查组还责令长丰学校建立完善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切实落实学校领导陪餐制度,支持学生家长代表陪餐。
对食堂承包经营企业云南润升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经营项目发生变化,未按照规定申请变更的行为,调查组责令其停止经营,没收违法所得46万元,并处以568万元处罚;对其经营不合格食品的行为,责令改正,并处以10万元处罚。责令食材供货商云南采云间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停止经营,接受调查,并依据调查结果作出处罚。
作为肩负重大监管责任的有关部门,区教育体育局局长、区教育体育局分管副局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分管副局长均被停职检查。
深层思考
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并非个案。就在2024年8月6日,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发布了全市第二批校园食品安全整治违法典型案例。发布的七则案例中,有的校园食堂存在未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等问题。2023年6月,发生于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鼠头鸭脖事件"引发全网广泛关注。事发后,国务院食安办约谈了南昌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约谈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确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之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