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产教融合创新“订单式”培养 加速培育行业高素养高技能人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产教融合创新“订单式”培养 加速培育行业高素养高技能人才

引用
中国网
1.
http://www.china.com.cn/zhibo/content_78543145.shtml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各行各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产教融合通过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提供定制化、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和科研服务,大大地满足市场需求,这种需求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还体现在要求人才具备更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跨界融合能力。

近年来,国家在政策层面上对产教融合给予了强力的支持,不断推进政产学研医融合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例如,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达到50个左右,在全国建设培育1万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进一步推动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

“引才为先,留用为本。我们不断围绕当地产业和岗位核心需求,首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核心是加大高层次人才培育力度,目的是促进当地就业,打通因人才原因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和卡点。”活水教育集团董事长童国良在采访中表示。

“家国情怀 产业兴国”党建引领产教融合与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的召开也恰恰说明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的必要性。研讨会集权威性、学术性、互动性和多元化于一体,为国家乡村振兴和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育才之路 精心培育

产教融合作为一种将教育与产业紧密结合的教育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式,实现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这种模式下,产教融合培训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精准培养出更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中国市场经济调查中心主任沈广忠在研讨会上提到,陕西省拥有雄厚的科教资源,要积极把科教优势高效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胜势。西安培华学院与活水教育集团强强联手需要深挖地方产业需求为牵引,务实高效地定向化培养符合产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助力陕西区域高质量发展。

市场需求的旺盛不仅推动了产教融合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还促进了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升级。活水培华培训基地正是通过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为学生提供了更加贴近实际的实践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同时,该基地也为企业提供了人才培养和储备,有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产教融合 “培华样板”

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可以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推动区域经济的升级和发展。市场需求则是产教融合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未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产教融合将面临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丰富的市场需求。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原巡视员、副主任曾业松在演讲《 赋能与融合》时提出,无论什么教育方式,从本质上讲就是向教育对象赋能。例如通过现代化的教育把能量给予受培训、受教育的学生们和学员们,最终有组织的落实和呈现,而"校企融合"这一概念,在促进教育与实践、学术与产业深度融合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活水培华培训基地是活水教育立足西安,辐射西北地区的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也是活水教育首个扎根高校的产教融合基地。“我们将与西安培华学院一起打造产教融合的‘培华样板’,整合国内外院校资源和企业资源,共同探讨具有中国特色,陕西优势,培华品牌,活水模式的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道路,从而全面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活水教育集团董事长童国良在研讨会上表示。

优势资源 供需匹配

目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产教融合载体和形式相对单一、产教融合政策受惠面较窄、产教融合各方权责不清晰、产教融合资源使用效能不均衡等等,产教融合一直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和痛点。要解决这些问题是一个非常繁重、艰巨的系统化工程。

产业链与教育链的供需匹配是研讨会上的重点议题。

“活水教育集团起源于浙江,近两年大力推动创新产教融合平台建设。西安培华学院携手活水教育集团,结合双方优势资源,积极创新合作方式,共同培育高水平、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应尽快形成一批具有高水平成果,共同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产教融合新范式新模式。”在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原副秘书长、中华职业教育社原副总干事韩晓光看来。

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联盟秘书长路亚洲认为,乡村振兴不是为了乡村而振兴乡村,而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推进城乡要素的深度融合发展。“希望发挥各自在这个领域的优势,在培育乡村运营师和专业复合性人才方面做出探索,需要更多专家学者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路亚洲说。

如何打通大学到岗位的“最后一公里”,架起从“毕业到就业”的桥梁?中国市场调查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国情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牟善荣分析,从入口端建立产业学校、双师型教学制度;从出口端,推动毕业生就业与企业招聘用工的衔接,推动学校、企业及培训机构三方力量有机协同,是现代职业教育机构核心重点。“而活水在当下,完成与百年培华的深度融合,借势聚能成为彼此成就的战略共同体样板,成为产教融合的最佳实践者。”牟善荣说。

产教融合培训基地是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技术创新与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注入了源头活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