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全椒"正月十六走太平":一场民俗活动的创新传承之路
安徽全椒"正月十六走太平":一场民俗活动的创新传承之路
2025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十六,安徽全椒县迎来了一场盛大的民俗活动——"正月十六走太平"。这场被誉为"中华民俗活化石"的活动,不仅吸引了80万人次参与,更通过创新传承方式,成为了当地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名片。
2025年全椒"正月十六走太平"活动现场,特色民俗巡游队伍走过太平桥。
活动规模创新高,非遗传承添新彩
2月13日上午9时许,伴随着清脆的发令枪响,来自全椒县各行各业的1000多名群众组成了9个方阵,从全椒县第六中学操场出发,沿着县城主要街道,经过积玉桥、袁家湾老街、红栏桥、太平大街,最终到达太平桥。一路上,全椒本地群众和八方游客纷纷加入健步走的队伍,形成百米长龙。
全椒县二郎口镇非遗表演队队长陈尚明激动地表示:"我参加了很多次'走太平'非遗踩街表演,这次镇里来了70名队员,表演百米长龙等项目,一边走,一边演,被观众包围在中间,特别带劲!"
今年的"正月十六走太平"文化活动周从2月8日持续至2月13日,围绕"椒陵如意 巳巳太平"主题,共谋划了6个部分16项活动。其中,非遗展演、庐剧专场演出、太平花灯巡游等活动贯穿始终,让群众充分感受到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
文旅融合新探索,线上线下齐发力
全椒县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柴发华介绍,为了打造文旅融合新标杆,全椒县深挖"走太平"民俗的文化内涵,赋予其清风化雨、保国安民、扶危济难等"平安文化"内核。同时,创新场景形式,推出太平烟花秀、无人机表演、3D灯光秀等沉浸式体验场景,形成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嘉年华氛围。
在保留传统仪式的基础上,全椒县还通过云"走"太平串联太平桥、袁家湾老街等景点,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文化体验场景。此外,依托太平桥、贺橹楼、太平阁等标志性建筑,串联吴敬梓纪念馆、太平文化街区等历史遗存,打造太平文化旅游度假区。
促消费聚人才,多方共赢谱新篇
"走太平"不仅是文化展示的窗口,更是拉动消费的重要平台。活动现场,来自全椒县10个乡镇的数十种农特产品展销一空,酥脆可口的碧根果、风味独特的管坝牛肉等特色产品深受游客喜爱。
全椒县还借助"走太平"这一聚才平台,连续多年邀请八方宾朋、各地"椒子"回乡,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在今年的活动中,涉及工业制造、职业教育等领域的15个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达33.9亿元。
2月13日一大早,全椒县人民医院门口便排起车辆长龙,来自各地的全椒籍医疗卫生专家共同开展"百医联盟"义诊活动,为家乡人民送上健康礼物。
全椒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沈果表示,未来将探索建立数字化非遗展示平台,通过VR、直播等技术实现"云走太平",同时设计平安红丝带、吉祥物等文创产品,开发"太平宴"等美食IP,延伸产业链条,赋能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