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等渗性脱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等渗性脱水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youlai.cn/baike/msymptom/app/l5bWubjFpp.html

等渗性脱水又称为等渗性缺水、等渗性失水或急性缺水、混合性缺水。是水和钠成比例丧失,血清钠浓度和细胞外液渗透压维持在正常范围,但细胞外液量包括循环血量迅速减少,是外科病人最常见的缺水类型。

脱水性质反映水和电解质相对丢失量,临床上常根据血清钠及血浆渗透压水平进行评估。根据血清钠的浓度将脱水分成等渗性脱水:血清钠130150mmol/L,低渗性脱水:血清钠<130mmol/L,高渗性脱水:血清钠>150mmol/L。或根据体液渗透压的改变,分为高渗性、等渗性及低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血浆渗透压<280mOsm/L,等渗性脱水渗透压280310mOsm/L,高渗性脱水渗透压>310mOsm/L。

等渗性缺水的病因常因急性体液丧失,引起丧失的体液成分与细胞外液基本相同。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厌食的症状,还会出现皮肤弹性降低、皮肤干燥等。若短时间内体液丧失过多,会出现血容量不足的表现,或者出现休克表现以及代谢性酸中毒。

其处理原则是积极处理原发疾病,并静脉补液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该疾病会导致休克的表现,因此一定要积极处理。

就诊科室

急诊科、普外科

疾病别称

等渗性缺水、急性缺水、混合性缺水、等渗性失水

是否常见

伴随症状

心率加快、脉搏细速、血压不稳

好发疾病

急性胃肠炎、肠梗阻、烧伤、胸腔积液、肝硬化腹水

治疗周期

等渗性脱水由于是急性脱水类型,因此在迅速补液以后,脱水症状即可改善,一般一至二天,脱水症状即有所缓解,到病情全部恢复,大概需要一周时间。

常用药物

等渗盐水、平衡盐溶液

常用检查

血常规检查、血液离子检查

是否严重

视脱水的情况而定,大量脱水时可导致血容量降低,出现休克表现。

重要提醒

等渗性脱水极易引发低血容量性休克出现,因此,一旦出现低渗性脱水,一定要积极处理原发病,并补液。

病因

常因急性体液丧失引起,丧失的体液成分与细胞外液基本相同。常见的病因有消化液的急性丧失,如大量呕吐、腹泻、肠瘘等;体液丧失于第三腔隙,如肠梗阻、烧伤、腹腔内或腹膜后感染等。

疾病因素

  • 急性胃肠炎
    会出现大量呕吐、腹泻、肠漏等情况,会导致消化液急性丧失,从而引起等渗性脱水。

  • 肠梗阻、烧伤
    导致体液丧失于第三腔隙,出现等渗性脱水的情况。

  • 胸腔积液、肝硬化腹水
    治疗时大量抽放积液或腹水,出现等渗性脱水症状表现。

相关疾病

急性胃肠炎、肠梗阻、烧伤、胸腔积液、肝硬化腹水

非疾病因素

误食泻药等非疾病因素也可引起等渗性脱水。

症状

等渗性脱水初期仅为眼窝凹陷、皮肤弹性降低等脱水症状。后期随着脱水进一步加重,可出现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血容量不足的表现。继续丧失体液将会出现休克表现,还伴有代谢性酸中毒症状。

症状分类

等渗性脱水根据脱水程度可分为三类:

  • 轻度脱水
    病人出现恶心、呕吐、厌食、少尿等症状,口唇干燥,眼窝凹陷,皮肤弹性降低,但不口渴。

  • 中度脱水
    若短时间内体液散失达到体重的5%,可出现心率加快,脉搏细速,血压不稳或降低,肢端湿冷等血容量不足的表现。

  • 重度脱水
    当体液继续丧失达到体重的6%~7%时。休克表现明显,常伴有代谢性酸中毒。

典型症状

等渗性脱水的典型症状为尿少、厌食、恶心、乏力、皮肤干燥、眼窝凹陷,但不口渴。

伴随症状

随着脱水进一步严重,可出现其他症状。

  • 伴发休克的表现,出现心率加快,脉搏细速,血压不稳或降低,肢端湿冷等。

  • 代谢性酸中毒的表现,出现排尿减少,血钾升高。

并发症

  • 低血容量性休克
    由于患者脱水加重,出现血容量不足的表现。后期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发生。

  • 肾衰竭
    由于血容量不足,肾脏灌注减少,尿量减少,毒素不能排出体外,导致肾衰竭。

  • 代谢性酸中毒
    当体验丧失达体重的6%~7%时,休克表现明显,此时排尿减少,酸性物质蓄积,血钾升高,容易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 代谢性碱中毒
    大量胃液丧失所致的等渗性缺水,因有氢离子的大量丧失,可并发代谢性碱中毒。

  • 心脏骤停
    当机体脱水症状加重,发生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和休克时,就会出现心跳骤停反应。

就医

很多因素都会引起等渗性脱水,如果有一些基础性疾病,如肠梗阻、烧伤、腹腔内或腹膜后感染等,或者经历严重的呕吐、腹泻、心跳加快、眼窝凹陷,口唇干燥,皮肤弹性降低等表现,应及时就医,以免后期出现休克等更严重的并发症。

就医指征

若出现以下警示症状,立即前往医院就诊,由医生进行相关处理,具体包括:

  • 出现大量呕吐,腹泻等情况。

  • 出现眼窝凹陷,口唇干燥,皮肤弹性降低的情况。

  • 有大量失水迹象,如出现血压下降、心率过速、虚弱、乏力等。

一旦出现血压继续下降,心率变得很快,伴有意识障碍情况,及时拨打120急诊入院。

就诊科室

优先考虑去普外科;出现脉搏细弱,血压下降,意识障碍的症状应就诊于急诊科。

医生询问病情

  • 出现呕吐、腹泻的情况多长时间了?

  • 是否感觉到口渴?

  • 是否有什么其他症状?(如心率加快、出冷汗、浑身乏力等)

  • 是否有其他基础性疾病?

  • 最近有用过什么特殊的药物?

需要做的检查

  • 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临床表现,观察患者有无皮肤干燥、眼窝凹陷等体征,有利于初步判断等渗性脱水。

  • 血常规检查
    检查血常规可发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均明显增高。

  • 血液离子检查
    血液离子检查可以发现血清钠离子,氯离子一般无明显变化。

  • 血气分析测定
    判定有否酸碱平衡失调。

  • 生命体征监测
    可以早期发现休克的症状,避免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的情况。

  • 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有助于分析尿液中的尿比重,有利于明确患者的脱水情况。

诊断标准

等渗性脱水的诊断包括进一步明确等渗性脱水原因。

  • 通过临床表现,即患者皮肤干燥,眼窝凹陷,软弱无力,伴恶心,呕吐等情况,可初步确诊为等渗性脱水。

  • 结合病史、体检、电解质检查等检查,可初步判断出等渗性脱水的性质及严重程度,进一步明确等渗性脱水的病因诊断。

治疗

等渗性脱水的治疗首先是要积极处理原发疾病,解决引起脱水的根本原因,避免脱水继续发展。其次,根据病情选用静脉补液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补充水分的同时注意补钠和补钾,以免发生低钠和低钾血症。

家庭处理

等渗性脱水患者的补液一般不建议在家里进行处理。

到院治疗

  • 一般治疗
    进行吸氧、监护、输液及对症和病因治疗。

  • 药物治疗

  • 等渗盐水
    由于等渗盐水是等渗的,所以治疗等渗性脱水是比较好的。但是由于等渗盐水的氯离子含量高于血清氯离子含量,因此大量补液有导致高氯性酸中毒的危险。临床补液时要预防发生高氯性酸中毒。

  • 平衡盐溶液
    也称为乳酸钠溶液或复方氯化钠溶液。平衡盐溶液内电解质的含量与血浆相似,是等渗性脱水的最佳选择。

饮食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均衡饮食,每日保证足够饮水,有高热、呕吐、腹泻等情况时可以通过饮食积极补液,不过最好到医院进行治疗。避免补充到的液体只有水分没有相应离子。

饮食调理

  • 每日摄入足够的水分,可以喝淡盐水,或者是适当吃橘子,这样可以保证在补充水分的同时补钾和补钠,避免发生低钠和低钾血症。

  • 避免饮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避免刺激胃肠道。

护理

等渗性脱水患者的护理首先采取有效预防或治疗措施,积极处理原发疾病,其次根据生理状况和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针对具体的情况进行补液等治疗。注意避免患者发生意外。

日常护理

  • 由于脱水症状加重,出现低血压或血压不稳定的患者,在改变体位时,动作应该缓慢一些。避免因直立性低血压或眩晕而跌倒受伤。

  • 出现皮肤干燥,眼窝深陷症状的患者,应该注意多饮水,及时补充水分。

  • 等渗性脱水的患者应该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以利于疾病康复。同时注意房间的温度和湿度应该适宜。

  • 患者应该遵循医嘱用药,不要随意停药,改药或加药。

病情监测

密切观察等渗性脱水患者皮肤,黏膜的改变,准确记录出入量,观察是否脱水进一步加重。以及定时监测血压、精神和脉搏等,避免患者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还要及时检测血常规、电解质等相关检查。

心理护理

等渗性脱水的患者可能由于担心病情及预后,以及担心发生并发症,可能会出现精神过度紧张,家人应耐心宽慰患者,使患者配合医生治疗。

特殊注意事项

等渗性脱水患者的补液最好不要自己在家里进行处理,以免发生离子紊乱,最好到医院根据离子监测进行补液,补充水分的同时注意补钠和补钾。

预防

预防等渗性脱水除了预防原有病情加重,还应预防等渗性脱水可能引起的并发症,避免休克、代谢性酸中毒、心脏骤停等情况发生。

预防措施

具体预防方法可参考如下几点:

  • 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液急剧丢失的患者,应该增加饮水量,补足丢失的液体。

  • 有肠梗阻等胃肠道疾病史的患者,做好疾病控制,预防发生等渗性脱水。

  • 出现大面积烧伤的患者,不能仅仅只是抗感染,还要加强补液。

  • 如果是有大量胸水或腹水的患者,在抽积液的时候要少量多次进行,不要一次抽过多。

  • 避免等渗性脱水引起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因此,在患者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的情况,应该立即拨打120急诊住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