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症状和表现
肺结核的症状和表现
肺结核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它不仅影响呼吸系统,还会引发一系列全身症状。了解肺结核的症状和表现,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
1. 发热
发热是肺结核比较常见的全身症状。多数患者呈现低热状态,体温常在午后或傍晚升高,一般在37.3℃-38℃,清晨体温可恢复正常。这是因为结核分枝杆菌的毒素及其代谢产物刺激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而引起的。这种低热情况可能会持续数周,在病情进展或者身体抵抗力变化时,也可能出现高热,体温可超过39℃,并且可能伴有寒战。
2. 盗汗
盗汗也是肺结核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在夜间睡眠时会不自觉地大量出汗,醒来后汗止。这主要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发了人体自主神经系统的紊乱,导致汗腺分泌异常。频繁的盗汗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使得患者在白天感到疲倦、乏力。
3. 乏力、消瘦和食欲不振
结核分枝杆菌在体内生长繁殖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同时发热、盗汗等症状会干扰患者正常的饮食和休息,导致身体能量摄入不足。所以患者会逐渐感到全身乏力,活动耐力下降。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体重会逐渐减轻,身体变得消瘦。食欲不振也是常见的表现,患者可能对食物缺乏兴趣,进食量减少,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4. 咳嗽咳痰
咳嗽是肺结核最主要的呼吸系统症状之一,在疾病初期,咳嗽多为干咳,这是因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肺部后,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咳嗽反射。随着病情的进展,肺部组织发生炎症、坏死等病理变化,会出现咳痰。痰液的性质和性质会因病情而异。一般早期痰液量较少,为白色黏液样。当肺部病变较重,如出现空洞、合并细菌感染等情况时,痰量会增多,可呈脓性痰,颜色也会发生变化,并且可能带有血丝。
若出现上述症状的一种或多种,建议及时就医检查,若明确是肺结核也需及时进行治疗。
肺结核的注意事项
肺结核患者应注重营养摄入,选择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增强身体抵抗力,促进病灶修复。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确保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等,以增强体质,提高心肺功能。但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引发身体不适。
肺结核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避免随地吐痰,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以防交叉感染。患者的衣物、被褥等物品应定期清洗、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治疗,按时服药,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同时要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