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托克托酸浆豆腐制作技艺——“点”出飘香的非遗美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托克托酸浆豆腐制作技艺——“点”出飘香的非遗美食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0471tv.org.cn/content/2024-05/09/content_80207681.html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有一种传承了200多年的特色美食——酸浆豆腐。这种豆腐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浓郁的豆香,成为了当地的文化名片,并被列入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现场展示酸浆豆腐的传统制作工艺

5月6日,以“武泉豆腐香 云中新食尚”为主题的托县新营子镇首届豆腐文化节活动开幕,一块块豆腐在现场厨师的巧手烹饪之下,煎、炸、煮、炖,散发出诱人的香气,酸菜炖豆腐、鱼汤豆腐、豆腐粉汤、豆腐猪肉炸丸子……一道道以软糯劲道的豆腐为原材料制作的菜品让食客放不下筷子。新营子镇豆腐节俨然成了“吃货天堂”。

作为本次活动的重头戏,美食品鉴区人头攒动。“这豆腐粉汤可是太香啦,里面的豆腐绵软光滑又劲道,好吃!”“今天真是大开眼界,原来豆腐有这么多做法,我最喜欢那道麻婆豆腐,香辣可口。”食客们纷纷表示。吃着豆腐边走边看,极具代表性的托克托酸浆豆腐制作技艺也在现场呈现,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品尝豆腐菜品

在酸浆点豆腐沉浸式体验区现场,工作人员一边往石磨上加入泡好的黄豆,一边向围观的人们介绍酸浆豆腐的传统制作技艺:“这项传承了200多年的老工艺,保留了‘石磨+酸浆’的传统豆腐制作方式,要经过捡豆泡豆、磨豆滤浆、煮浆‘点’浆等工序。在制作过程中,无任何添加,保持了原汁原味的豆腐味道,吃起来豆味浓香、口感滑嫩……”听着专业的讲解,再喝上一碗现磨的豆浆,唇齿间确实有一股淡淡的清甜味道。

托县新营子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李若南表示,希望通过此次豆腐文化节,借“非遗文化+土特产+旅游”的发展模式,让更多人知晓托县豆腐,了解托县文化。

豆腐是中国人饮食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在元代,郑允端就写下《赞豆腐》来描述这道美食:“种豆南山下,霜风老荚鲜。磨砻流玉乳,蒸煮结清泉。色比土酥净,香逾石髓坚。味之有余美,五食勿与传。”字里行间,足见当时人们对豆腐的喜爱。

那么托克托酸浆豆腐制作技艺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原来“酸浆豆腐”具有“酸浆‘点’一次豆腐,可循环使用、长期流传、家家流传”的特点,托克托酸浆豆腐制作技艺的“孟氏传世酸浆”已经拥有200多年的历史了。据第8代传承人孟所收介绍,1786年左右,祖先孟光从山西省原平市上封村带来第一坛酸浆,开始在托县农村用酸浆点豆腐,从此一代代传承下来,一直到今天。

“2015年,为了把酸浆点豆腐的技艺传承下去,我注册成立了托克托县亚圣农副产品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招收并培训了更多徒弟学习这门技艺,使得托克托酸浆豆腐制作技艺走上了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轨道,产品销往本市、包头及周边旗县。”谈起当时的创业经历,孟所收满脸的骄傲。

托县新营子镇围绕全镇“三区两链一环线”的产业发展规划,结合“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做实新营子镇“土特产”文章。截至目前,全镇共有豆腐加工企业两家,豆腐加工作坊20余家,从业人员200 余人,年生产豆腐4200吨, 实现产值3600万元。

李若南介绍,托县多家豆腐制作手艺人积极参加了非遗申报,在豆腐制作技艺这项呼和浩特市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包括了托克托黑水泉豆腐制作技艺、托克托酸浆豆腐制作技艺、老范两水酸浆豆腐制作技艺、河口豆腐制作技艺。在这样的氛围中,相信豆腐这项非遗美食的前景特别广阔,一定大有可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