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工作进入尾声,预计近期完成全面汇总统计后发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工作进入尾声,预计近期完成全面汇总统计后发布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620A053VD00

6月2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举行野生动物保护及国际合作成果新闻发布会。会上,中科院院士魏辅文介绍了我国在调查野生动物资源本底、加强保护方面开展的工作。

据介绍,魏辅文是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专家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参加了大量相关工作。

据悉,为调查掌握野生动物资源本底状况,我国早在上世纪50—60年代就全面开展科学考察。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实施后,我国先后安排了一系列区域性本底调查和专项物种等野生动物调查,还于1995年启动了全国首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于2008年发布了《中国重点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启动实施了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同步开展了289个区域常规调查、鸟类同步调查、专项物种调查。魏辅文透露,现有关工作进入尾声,取得了许多成果,预计近期完成全面汇总统计后就能发布。比如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由2001年的13只增长到目前的42只。蓝冠噪鹛,2006年约200只,2012年记录到近300只个体,到目前达到约600只个体。


资料图:蓝冠噪鹛 图据IC photo

魏辅文表示,通过上述系列调查,我国共记录到3000余种陆生脊椎野生动物,除极少数物种外,绝大多数物种的主要分布区域和威胁因素已基本掌握;较为精准地掌握了200多种陆生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发现了部分新种、新的分布记录。“开展如此大规模的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调查,在全世界很少有国家能做到这一点。”

据介绍,依据上述调查成果,我国先后发布、修订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保护物种扩展到2600多种,保护决策依据也更加坚实充分。

但魏辅文强调,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调查本身就是生态学上的一个难点。一些大型而易见的生物可以直接计数全部个体,比如人口普查。由于动物种类繁多,生物学特性各不相同,有的种群数量调查则面临技术上的困难,比如有的在密林中(如大熊猫、金丝猴),有的分布范围广(如黑熊),有的还跨境分布(如东北虎)且迁移扩散能力强(如白鹤等迁徙鸟类),其数量甚至需要多国共同合作才能掌握。

对上述情况,魏辅文介绍,相关单位正在积极研发、推广资源卫星、无人机、分子生物学、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统一规范监测技术标准,搭建陆生野生动物监测体系,争取早日实现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全面监测。他相信,我国在野生动物监测领域将逐步走到世界前列。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