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Buck-Boost电路原理与设计指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Buck-Boost电路原理与设计指南

引用
CSDN
1.
https://m.blog.csdn.net/m0_61046678/article/details/145539152

一、Buck-Boost电路的基本原理

1、 基本概念

Buck-Boost转换器是一种能够同时实现升压和降压功能的直流-直流变换器。它与Buck(降压)和Boost(升压)转换器不同之处在于,其输出电压可以是正向或反向的,并且输出电压的绝对值可以大于或小于输入电压

一般传统Buck-Boost转换器(反向)这里只记录反向、非反向Buck-Boost转换器(Sepic 和 Cuk 转换器)下次学习。

Buck-Boost电路是一种非常灵活的电源电路,能够处理输入电压波动较大的问题。

2、基本结构

Buck-Boost电路由以下元件构成:

  • 开关器件(MOSFET):控制能量传输。
  • 二极管:提供续流路径。
  • 电感(L):储能元件。
  • 电容(C):滤波,稳定输出电压。
  • 负载(R):输出端。

二、工作原理

Buck-Boost电路的核心是一个开关(通常是MOSFET)、一个电感、一个二极管和一个输出滤波电容。通过控制开关的周期性导通和断开来调节输出电压。

反向Buck-Boost电路

这种电路会将输入电压反向变换输出,即输出电压的极性与输入电压的极性相反。

工作过程:

1、导通阶段(充电过程)

  • 当开关导通时,输入电压通过电感L提供电流,电感L开始储存能量。
  • 这时,电流通过二极管D流向输出电容器。由于电感器的特性,电流流动的方向开始改变。
  • 输入端:电感直接接到电源两端,电感电流逐渐上升,此过程主要由输入电容供电。
  • 输出端:输出电容依靠自身的放电为负载提供能量。

2、断开阶段(放电过程)

  • 当开关断开时,电感L中的储存能量通过二极管D传递到输出端,电感器的电流减小。
  • 由于电感的电流保持不变,输出端的电压反向变化,反而变成了负值。
  • 输入端:输入电源给输入电容充电。
  • 输出端:由于电感的电流不能突变,电感通过续流二极管给输出电容及负载供电。

3、升压降压功能

系统稳定工作后,电感伏秒守恒。设T为周期,TON为导通时间,TOFF为关断时间,D为占空比(D=TON/T)。根据电感伏秒守恒原理,可以推导出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Vo=(-Vi)*D/(1-D)。其中,Vo为输出电压,Vi为输入电压,D为占空比。

  • 当占空比D小于0.5时,输出电压低于输入电压,实现降压功能。
  • 当占空比D大于0.5时,输出电压高于输入电压,实现升压功能。

4、计算公式

对于理想的Buck-Boost转换器,输出电压Vout与输入电压Vin 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D是占空比,即开关导通时间在整个周期中所占的比例。注意这里的负号表示输出电压的极性与输入电压相反。

5、Buck-Boost电路的工作模式

根据电感上的电流是否连续,Buck-Boost电路可以分为三种工作模式:

  • 连续导通模式(CCM):在每个周期内,电感电流都不会降至零。这种模式适用于高功率应用,因为输出电压更稳定,纹波较小。
  • 临界导通模式(BCM):电感电流恰好在每个周期结束时降为零。这是CCM和非连续导通模式之间的过渡状态。
  • 非连续导通模式(DCM):电感电流在每个周期内都会降至零一段时间。这种模式适合低功率应用,但输出电压纹波较大。

三、拓扑结构

Buck-Boost电路有几种常见的拓扑结构:非反向Buck-Boost电路、反向Buck-Boost电路

四、设计思路

1、元器件选择与设计

  • 开关(S):通常选用MOSFET,需考虑其导通电阻、开关速度等因素、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之和的电压、输入电流和输出电流的峰值。高频率有助于减小电感和电容的体积,但也会影响效率,设计时需要考虑。
  • 电感(L):电感的选择需要考虑电流能力和感量。
    电流能力通常取1.5*(IIN+IOUT)以上,其中IIN为输入电流,IOUT为输出电流。
    感量可以根据电路参数和电感伏秒守恒原理进行计算。
  • 二极管(D):应选择快速恢复和适当反向电压能力的器件或肖特基二极管,以减少开关损耗。如果使用同步整流,则选择适当的MOSFET作为“下管”。需要承受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之和的电压,因此其耐压值应选择大于该值,并留有一定的余量。电流能力需要满足输出电流的要求,并考虑一定的余量。
  • 电容(C):用于平滑输出电压,需根据输出电压纹波要求选择适当的电容值。输入电容和输出电容用于平滑电压波动,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电容值的选择需要根据电路的纹波电流和电压跌落进行计算。
  • 调节反馈控制:控制电路使用反馈机制确保输出电压的稳定。

2、应用场合

  • 需要负电压供电的场合:例如一些模拟电路(如运算放大器等)和特殊电源系统需要负电压供电。
  • 一些要求低压电池提供负电源的应用。

例子:假设你有一个输入电压范围为4V至12V的电池电源,并且你需要提供稳定的5V输出电压。此时,可以选择Buck-Boost电路来保证无论电池电压在4V到12V之间如何波动,电路都能输出稳定的5V。

3、优缺点

优点:

  1. 能够处理输入电压大范围波动的情况。
  2. 输出电压稳定可靠,适合要求严格的应用。
  3. 设计较为简便,能够实现升压和降压两种功能。

缺点:

  1. 效率可能不如纯粹的Buck或Boost电路,尤其是在输入电压接近输出电压时。
  2. 需要设计和调节开关频率、滤波器等部分,设计较为复杂。
  3. 在负载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噪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