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厦门市各区GDP出炉:湖里区1782亿,集美区第4,同安区第6
2024年厦门市各区GDP出炉:湖里区1782亿,集美区第4,同安区第6
2024年厦门市各区GDP数据已公布,思明区以2913.76亿元稳居榜首,湖里区、海沧区、集美区、翔安区和同安区紧随其后。各区在经济总量和增速上表现出不同特点,展现出厦门城市发展的多元化格局。
厦门作为福建省经济核心之一,其以特区优势持续发展。具体排名如下:
- 思明区:2913.76亿元
- 湖里区:1782.37亿元
- 海沧区:1078.50亿元
- 集美区:1064.27亿元
- 翔安区:948.56亿元
- 同安区:801.2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同安区虽总量垫底,但以7.2%的增速展现后发潜力,而湖里区2.6%的增速存在转型压力。
湖里区:排名第二,面临转型压力
湖里区GDP总量长期稳居全市第二,但2024年2.6%的增速明显落后于全市平均(5.5%)。作为厦门传统工业强区,湖里依赖的航空维修、机械制造等产业面临产能过剩压力。
例如,太古飞机维修基地虽仍是亚洲龙头,但新兴市场分流导致订单增长乏力。与此同时,湖里区的现代服务业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东渡港区转型为邮轮母港的进度缓慢,未能充分释放消费潜力。
对此,湖里需依托自贸片区政策,推动临空经济与数字贸易深度融合,培育新的增长极。
集美区:排名第四,展现均衡发展态势
集美区以1064.27亿元位居第四,6%的增速与海沧区持平,展现均衡发展态势。
其增长动力源于“文教+产业”双轮驱动。一方面,集美大学城汇聚14所高校,为软件信息、文化创意产业输送人才。
另一方面,机械装备制造基地聚集了金龙客车、林德叉车等龙头企业,2024年新能源客车出口量同比增长40%。
此外,集美新城通过地铁6号线串联产业园区与居住区,推动“职住平衡”,成为厦门产城融合的标杆,集美的未来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同安区:总量垫底,但增速领跑
同安区虽以801.27亿元排名末位,但7.2%的增速领跑岛外四区,其发展后劲十足。
近年来,同安依托闽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引入智慧农业技术,百利种苗、古龙食品等企业带动农产品深加工产值增长15%;
此外,同翔高新城引入天马微电子第六代柔性屏生产线,达产后年产值将超300亿元,推动光电产业集群化发展。
总得来看,厦门各区域差距依然明显,思明区GDP是同安区的3.6倍,岛内外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严重。
厦门需以“跨岛战略”为纲,通过轨道交通、产业飞地等机制推动资源均衡配置,同时鼓励各区立足特色错位竞争——例如湖里强化港口枢纽功能,同安深耕乡村振兴与先进制造。
未来,唯有打破行政壁垒、激活创新要素,方能在“小而精”的城市格局中书写“大而强”的经济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