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宝宝夏季高发疾病预防护理手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宝宝夏季高发疾病预防护理手册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ip.oh100.com/peixun/gongweizhiyeyishi/308017.html

夏季是宝宝生长发育的黄金期,但同时也是各种疾病高发的季节。高温、饮食安全和蚊虫等问题都可能对宝宝的健康构成威胁。本文将详细介绍三种夏季高发疾病——上呼吸道感染、肠胃不适和乙型脑炎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帮助家长更好地保护宝宝的健康。

上呼吸道感染

感染指数:★★★★★

夏季火辣辣的高温让大人孩子都难以忍受,空调一开倍感凉爽。但随之而来的是空气流通问题。别忘了高温也是细菌病毒的温床。交替的冷暖干湿差异刺激会让宝宝的呼吸道变得脆弱敏感。

什么是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广义的上感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常见症状

  1. 急性鼻炎、伤风
  • 局部鼻咽部症状较重,如出现鼻塞、流清涕、打喷嚏、咽痛等,全身症状轻或无;可见咽部轻度充血;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偏低或正常,淋巴细胞比例升高;一般5-7天多自愈。
  1. 流感
  • 起病急,有传染性,症状易变,以全身症状为主,呼吸道症状较轻。有畏寒、高热(39-40度),全身不适,腰背四肢酸痛,乏力,头痛、头昏,喷嚏、鼻塞、流涕、咽痛、干咳、少痰。衰弱无力,面潮红,鼻咽部充血水肿,肺下部有少量杂音。若继发细菌感染可有黄脓痰、铁锈痰、血痰、胸痛,病程3-5天。
  1. 咽炎型
  • 以咽部炎症为主,咽部不适、发痒、灼热感、咽痛等,可伴有发热、乏力等;咽部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并有触痛。
  1. 疱疹性咽峡炎型
  • 夏季高发型,常见于儿童;咽痛程度较重,多伴有发热,病程约7天;有咽部充血,软腭、腭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溃疡,周围环绕红晕。
  1. 咽结膜热型
  • 夏季高发型,最容易在游泳中传播;有咽痛,畏光,流泪,眼部发痒、发热等症状,病程约4-6天;咽腔及结合膜明显充血等体征。

如何护理

  1. 充分休息
  • 休息有利于更快恢复。在这个时候不要外出,也不要长时间逗孩子玩,不宜再大量运动喊叫。
  1. 多喝水
  • 大量饮水可以冲刷咽部的病毒细菌;同时能及时补充发热时消耗的热量、退热出汗丢失的水分。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随时喝。
  1. 保暖
  • 过度捂汗容易造成高热抽风。较好的办法是用温水擦汗后换上干净衣物;休息时盖上一层薄被即可。
  1. 合理饮食
  • 感冒发热的宝宝没食欲,吃饭安排在退热后体温接近正常时,清单易消化为原则:稀饭、汤羹类,也可放菠菜、肉末,同时还要多吃新鲜水果(苹果、猕猴桃),摄入充足维生素C抗病毒。
  1. 口鼻护理
  • 孩子感冒后经常流鼻涕,鼻周及上唇又红又痛,可以用温水洗净口鼻并轻轻擦干,涂些软膏,以保持局部湿润。不要轻易使用鼻腔滴液或喷剂。
  1. 咳嗽的护理
  • 感冒后因咳嗽影响入睡时,在孩子的枕头稍垫高,呈半卧位,这样可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对咽部的刺激,减轻咳嗽。
  1. 病情观察
  • 病程中要注意观察有没有其他症状,大腿根部,腋下有没有肿痛,全身皮肤有没有出血点等,传染病如水痘、猩红热早期症状和感冒相似,需要粑粑麻麻留心。

预防要点

  • 多锻炼身体,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抵抗力是避免疾病的根本;
  • 注意手卫生,吃东西前洗手:
  • 避免去人多拥挤及通风不良的场所;
  • 合理使用空调,和室外气温不要落差太大,保持室内通风;
  • 对呼吸道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积极治疗,注意呼吸道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肠胃不适

感染指数:★★★★

婴幼儿消化系统随着气温升高,消化酶分泌减少、胃肠动力降低,由此容易引发消化系统的疾病--腹泻。儿童夏季出现感染性腹泻机会比较多,比如痢疾,特别是6-9月,它的发病占全年痢疾发病的70%左右。

常见症状

  1. 腹泻
  • 腹泻时大便的次数会增加、水分增多、大便变成水样、带有酸臭味。
  1. 便秘
  • 如果宝宝的便便又硬又小,带有血迹,便便时哭闹。
  1. 胀气
  • 宝宝进食或哭闹时吸入空气,或因消化系统不完善而产生胃肠胀气。如果没及时帮宝宝拍嗝,可能会胃胀、胃发紧。宝宝会不停的双脚踢腾、握拳和放屁,严重会影响睡眠。
  1. 吐奶
  • 因为婴儿消化道还在发育,所以吐奶仅仅是宝宝在婴儿时期的表现。妈妈要分清生理性吐奶或病理性吐奶。
  1. 烦躁
  • 宝宝烦躁的最大原因之一,是因为消化系统功能不完善,在吸收乳糖及牛奶蛋白时生成过多的气体,可能会出现腹痛。

怎么护理

  1. 及时补水
  • 拉肚子首先要想到给宝宝补充足够的水分,首选凉白开,原则是少量多次。如果没有呕吐,继续喂母乳或配方奶。如果有脱水现象,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医生会根据宝宝脱水的程度,给宝宝口服补液盐,要按照医嘱调配浓度。
  1. 不乱吃止泻药
  • 宝宝拉肚子时不要给宝宝喝有甜味的饮料,如可乐、糖水。饮料中的糖会加重拉肚子程度。也不要擅自给宝宝服用止泻药,要根据医生的处方用药。
  1. 合理饮食
  • 对于已经开始添加辅食的宝宝,医生都建议拉肚子时继续吃,但量要减少。米饭、面包、婴儿谷类食品以及瘦肉、水果和蔬菜,都可以吃。如果宝宝没胃口,先保证多喝水,腹泻症状好了他的食欲就会恢复的。在拉肚子期间不要尝试之前没有吃过的食物。
  1. 要多安抚宝宝
  • 宝宝拉肚子时会不舒服,尽量多抱抱他,陪他玩玩具。每次大便后都要用温水给宝宝洗屁股,保持干燥,避免产生红屁股。

预防要点

  • 注意饮食卫生,食具也必须注意消毒,保持饮用水洁净,孩子家长都应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 坚持母乳喂养尤其出生后最初数月内保持。母乳最适合婴儿的营养需要和消化能力。人乳中含有IgA,可中和大肠杆菌肠毒素,有预防感染细菌的作用。
  • 出生至3个月内婴儿母乳不足,配方奶严格按照比例冲调,以利于消化和吸收。
  • 合理搭配孩子的饮食,以清淡为主;宝宝尽量少吃不吃隔夜菜、熟食等容易细菌滋生的食物。

乙型脑炎

感染指数:★★☆

乙型脑炎主要通过蚊子传播。90%的病人发生在7、8、9三个月,特别是2-7岁儿童发病率最高。孩子患病时,往往起病较急,体温在1-2天内高达39℃-40℃,伴头痛、恶心和喷射性呕吐,同时多伴有嗜睡和精神倦怠,继而出现意识混乱、抽搐,甚至呼吸衰竭。

常见症状

  1. 潜伏期
  • 感染后4~21天,一般为10~14天是潜伏期,身体基本没有症状。
  1. 前驱期
  • 突然发病,体温在1~2天内高烧39~40℃,伴头痛、恶心和呕吐。
  1. 极期
  • (1)高热:体温高达40℃以上
  • (2)意识障碍:包括嗜睡、意识混乱、昏迷或定向力障碍等。
  • (3)惊厥:局部小抽搐、肢体阵挛性抽搐、全身抽搐或强直性痉挛,持续几分钟至几十分钟,伴有意识障碍。
  • (4)呼吸衰竭:多发生在重症病例,主要由于脑实质炎症、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脑疝和低血钠脑病所致。
  • (5)颅内高压: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血压升高和脉搏变慢;婴幼儿常有前囟隆起。

怎么护理

  1. 降低体温
  • 密切观察和记录体温,及时采取有效降温措施,高热宝宝头部放置冰帽、冰枕,腋下、腹股沟放置冰袋或用酒精擦。遵医嘱服药降温过程中注意观察生命体征。
  1. 保持呼吸道通畅
  • 鼓励并协助宝宝翻身、拍背;痰液黏稠超声雾化吸入,必要时吸痰;给氧,减轻脑损伤。
  1. 控制惊厥
  • 及时发现烦躁不安、口角或指(趾)抽动、两眼凝视、肌张力增高等惊厥先兆。扶宝宝躺下,头偏向一侧,松解衣服和领口,清除口鼻分泌物;牙垫或耐咬无毒的东西放在上下牙齿之间。遵医嘱使用止惊药物。
  1. 注意病情变化
  • 密切观察宝宝病情,记录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等的变化。备好急救药品及抢救器械,以便随时投入抢救。

预防要点

  • 防止蚊子叮咬是预防乙脑的根本措施
  • 首选蚊帐,绝对无化学刺激;其次是驱蚊液
  • 儿童于8月龄和2周岁各接种1剂次乙脑减毒活疫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