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壮家五色饭,糯香传千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壮家五色饭,糯香传千年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52hrtt.com/sgl/n/w/info/F1711952075019

4月的广西,八方宾客踏歌而来,民众赶歌圩、赏民俗、品美食。在众多特色美食中,五彩缤纷且清香怡人的五色糯米饭备受中外食客青睐。

五色糯米饭俗称五色饭,又称乌饭、青精饭或花米饭,是壮族的传统风味小吃,因糯米饭呈红、紫、黄、黑、白五种颜色而得名。中国唐代诗人杜甫曾为其留下"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的诗句。


壮族五色糯米饭。王伟臣 摄

壮家人把五色糯米饭视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其制作技艺延传至今已有1000余年历史。每年农历"三月三"或清明时节,广西民众普遍会制作五色糯米饭。

家住广西南宁市邕宁区的壮族居民韦杏莲从小就吃五色糯米饭,13岁开始跟着长辈学习制作技艺。"五色糯米饭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她说。

五色糯米饭制作技艺源于壮族传统农耕社会生产生活,制作原料由香糯米及红蓝草、紫兰藤、栀子、枫树叶等天然植物组成,农历"三月三"恰是染色植物生长最好的时节。

五色糯米饭的制作并不简单,需经过取料、取汁、浸泡、蒸煮等制作工序,从准备到完成要花上数日时间。


壮族五色糯米饭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潘红华在制作五色糯米饭。王伟臣 摄

作为壮族五色糯米饭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潘红华制作的五色糯米饭色泽鲜艳,口感香糯,远近闻名。"我对五色糯米饭情有独钟,那是我记忆深处最幸福的味道。"

潘红华自小跟着外婆陈玉英生活,外婆是制作五色糯米饭的行家里手。儿时的耳濡目染,令其对壮乡美食和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如今,五色糯米饭成为她思念外婆的情感寄托。

食物讲究色、香、味俱全,鲜艳的颜色可以勾起食客的味蕾。五色糯米饭的红色汁液取自红蓝草,紫色汁液取自紫兰藤,黄色汁液取自栀子果,黑色汁液取自新鲜枫叶,这些植物自带天然的清香味。

在潘红华看来,给糯米浸泡上色是制作五色糯米饭最关键的一步,需要付出足够的细心和耐心。"用枫叶水浸染的黑饭特别难做,想要染出深亮好看的黑色,需要将捣碎的枫叶与糯米浸泡一天一夜。"


4月8日,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举行五色糯米饭厨艺大比拼活动。当地民众展示五色糯米饭。黄晗 摄

待糯米浸泡染色好,将水分充分沥干,即可入蒸笼隔水蒸,蒸煮约2个小时即成。此时,一颗颗圆润光滑的糯米粒在高温的蒸制下变软变黏,植物的清香与糯米的甜香完美结合。

心灵手巧的壮家人将五色糯米饭摆盘装饰成各种造型。从视觉上看,糯米饭瞬间变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美食画卷,令人赏心悦目、垂涎欲滴。

"每年'三月三',我最想念的就是五色糯米饭,小小一口,植物的清香气息盈满唇齿,仿佛春天在'味蕾'上跳舞。"广西百色市"00后"壮族姑娘韦丹丹说。

五色糯米饭是壮族的一个文化符号,是祭祀文化、孝道文化、礼仪文化、喜庆文化及团结文化的实物展现,独具地方及民族特色。多年来,潘红华专注非遗传承创新,开发了五色糯米饭的多样"新食法"。

"以糯为礼,我们研发生产出五色糯米饭精品礼盒,食客用水蒸15分钟即可食用。此外,还推出了五色馍、五色糕、五色粽、五色汤圆、五色糯立方、五色糯糯海鸭蛋、糯米甜酒、糯米血肠、糯汉堡、糯糯棒等产品。"潘红华说。

依托四通八达的快递物流,五色糯米饭这道带着山野清新气息的传统小吃走进了更多民众的餐桌,大大满足了一众拥趸的"味蕾"。潘红华憧憬着,要让世界各地都能品尝到这壮乡味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