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中的痛苦情绪如何转化?
关系中的痛苦情绪如何转化?
在亲密关系中,痛苦情绪如受伤害的感受、羞愧与罪恶感、嫉妒常常成为横亘在两人之间难以跨越的障碍。如何转化这些负面情绪,重建信任与亲密感?本文将从专业心理治疗的角度,为你提供实用的解决方案。
我渴望將它遺忘,奈何它卻如影隨形,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上,猶如罪人背負著沉重的罪孽。
——莎士比亞《羅密歐與茱麗葉》第3幕
我们诊所提供的EFT情绪取向治疗,两位创始人之一的Leslie Greenberg在1980年代初期,于实际治疗及质性分析中,便提出「以情绪转化情绪」的概念,他这些年也特别将这些概念应用在EFT的个别治疗中。而是什么情绪,特别到平常难形诸言语,又造成巨大的痛苦,需要被转化呢?在关系里,主要就是①受伤的感受②羞愧与罪恶感③嫉妒;这些情绪,常常形成一道在两人之间难以跨越的槛,槛跨不过,就被挡在彼此的心门外,Gottman 方法透过大量对话练习重建信任以后,双方直面这些感受;EFT则是透过在治疗室中让双方的情绪不断加深,当碰触到这些深层的难言之隐时,治疗师拉回到依附需求里来摊开这些感受。
最近有一位伴侣中的A方,就提到了自己是怎么被这些情绪困扰着,因着意乱情迷而在一对一的关系中发生了对原关系的动摇,虽没有做出任何言行上的出轨,最后也选择跟伴侣B承认了自己的越轨,B给予A如前的接纳与谅解,然而A仍然惶惶不安,心中不断泛起「我好像不值得你对我这么好?我会不会再犯错?你为什么都没有质问我这段时间到底怎么了,是不是其实你想放弃我了」…这一系列看起来很脑补的感受,其实就是羞愧与罪恶感催动出来的。
我们都受伤了
伤害的根源:在亲密关系中,我们渴望亲近和理解,但同时也很容易受到伤害。伤害通常源于伴侣拒绝我们的亲近、不理解我们的需求,或在我们需要时无法提供帮助。
伤害的类型:伤害事件可以分为主动疏远(例如,表达缺乏兴趣或威胁终止关系)、被动疏远(例如,忽视或将伴侣排除在计划之外)、批评、不忠和欺骗(包括违背承诺、撒谎或泄露秘密)。其中,不忠通常会造成最严重的伤害,因为它涉及到对伴侣的背叛和对关系的威胁。
修復傷害:(這確實說得容易做得難,絕大部分都要治療師協助,已經被重重提起,還要輕輕放下,人是有感情的動物,受傷了會有相應的趨避反應,要想靠兩人自己和解是很困難的,可以參考《熬過外遇(2)》、《熬過外遇(3)》兩個不同治療學派的觀點來修復)
坦诚面对:双方需要鼓起勇气,承认并正视伤害的存在。
聆听与理解:伴侣应试着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聆听和理解彼此对伤害事件的感受和体验,而非急于辩解或纠正。
真誠道歉:造成伤害的一方需要真诚地为自己的行为道歉,并表达悔恨和弥补的意愿。
重建安全感:双方应共同努力,重建信任和安全感,并学习以更健康的方式表达需求和处理冲突,避免再次造成伤害。
羞愧和罪恶感:从自我谴责到承担责任
区分羞愧和罪恶感:罪恶感源于我们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事,它可以促使我们反省、学习和改变,以修复关系。相反地,羞愧感则让我们觉得自己不够好,甚至毫无价值。虽然羞愧感可以帮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或道德价值观,但过度或持续的羞愧感会导致自我厌恶,阻碍我们修复关系。
化解羞愧和罪恶感:
自我反省,承担责任:与其深陷于自责,不如将重点放在如何修复关系,并避免重蹈覆辙。
真诚道歉,表达悔改:向伴侣表达你对自己行为的悔恨和担当,并积极寻求弥补的方法。
耐心等待,请求原谅:给予伴侣时间与空间,让他们消化情绪,并理解你可能需要耐心等待他们的原谅。
共同成长,重建链接:将羞愧和罪恶感视为成长的契机,共同努力,重建信任和亲密感。
一段典型的EFT治疗室中处理羞愧和罪恶感的示范:(以第一段的A, B示范)
治疗师:我注意到当你谈到……(感到羞愧或罪恶的事件)的时候,你的语气和表情都显得很沉重,你能不能多说一点是什么感受。
伴侣A:我觉得很惭愧,我对不起B,我觉得自己是个糟糕的伴侣,我觉得自己不老实也辜负了他……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我会这样糊涂。
治疗师:听到你说惭愧、辜负、还说自己糟糕,这感觉应该让你很不好受,对吗?好像一个重重的担子一直压在心中
伴侣A:是的,我真的很爱B,我也知道B很珍惜我们之间这么久的关系,我不想让B失望。
治疗师:你能告诉我,是什么让你觉得你做了错事吗?
伴侣A:因为……(说明事件经过与自己的想法),所以我觉得自己很糟糕,我觉得自己不值得B对我那么好。
治疗师:听起来你在那时候感到……(说出A当时可能产生的负面感受,例如:害怕、焦虑、不安、生气),所以才会这样的行为,是吗?
伴侣A:嗯,我当时的的确确是这么想的。
治疗师:而且你当时似乎是希望……(说出A行为背后积极的动机,例如:希望被爱、被关注、被需要),是吗?
治疗师转向B:听到A说那件事情,他觉得他辜负了你,还有他觉得他不值得你继续对他好,你听到他这样说,你的感受是什么?
伴侣B:我一开始知道时,也有点不太确定A到底怎么了,但原来他是希望我多听他讲,他就不会有那么多觉得被忽略的感受……而且,我都不知道他还有那么多自责,这样我会蛮心疼的,他不用这样怪自己……其实我还会每周来找他,就是我也舍不得这么长的关系就没了。
治疗师:所以你也很在乎A……谢谢你们愿意分享这些感受,这需要很大的勇气。B你愿意试试看跟A说,听到他的感受、需要之后,你的感觉是希望他不要再怪自己了。
(治疗师引导伴侣B做现场演练,再引导A回应,一起放进依附关系里彼此需要的层次来尝试让A能否体验“惭愧”“辜负”“糟糕”的自我标签给自己、给关系带来的负面影响)
嫉妒:正视不安全感,强化亲密链接
嫉妒的正面意义:适度的嫉妒可以提醒我们珍惜伴侣和关系,并激励我们做出行动来保护这段关系。
嫉妒的负面影响:过度或处理不当的嫉妒会导致不信任、控制欲、愤怒、甚至暴力行为,破坏关系的稳定和亲密感。
处理嫉妒情绪:
坦诚沟通,表达感受:与伴侣开诚布公地谈论你的嫉妒情绪,以及引发这些情绪的原因,避免指责或攻击。
同理和理解:试着理解伴侣的感受和行为背后的动机,并给予他们安全感。
共同建立安全感:通过坦诚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和承诺的兑现,共同建立安全感,减少猜忌和不信任。
转负为正的关键:接納「有情绪是正常的」与「每个人都有依附的需求」
拥抱负面情绪:关系中的负面情绪并不可怕,它们是我们内心需求的信号,也是促进关系成长的契机。
接納:当我们能够用接納的眼光看待自己和伴侣,就能够更坦然地面对这些负面情绪,并将其转化为正向的力量。
共同成长:关系中的挑战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若愿意一起携手面对,就能够在每一次的挑战中学习、成长,并让关系更加稳固和亲密。
参考文献:
Kallos-Lilly, V., & Fitzgerald, J. (2021). An emotionally focused workbook for couples: the two of us. Rout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