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知识:泰拉霉素(主要适用于猪、牛呼吸道疾病)
兽药知识:泰拉霉素(主要适用于猪、牛呼吸道疾病)
泰拉霉素是一种新近上市的动物专用大环内酯类半合成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猪、牛等动物的呼吸道疾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本文将详细介绍泰拉霉素的化学结构、药理作用、适用病症、使用剂量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泰拉霉素简介
泰拉霉素(分子式为C41H79N3O12)是一种新近上市且为动物专用的大环内酯类半合成抗生素。我国农业部在2008年第957号公告中首次允许泰拉霉素在动物生产中使用。其性状为白色或者类白色粉末,注射液性状多为无色至微黄色澄明液体,可溶解于甲醇、丙酮、乙酸乙酯、乙醇。
药理作用
泰拉霉素是第三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其他大环内酯类的作用机理相同,能与敏感菌的核蛋白体 50s 亚基结合,使肽链的合成和延长受阻,影响细菌蛋白质合成。其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分别是13元氮杂内酯环和15元氮杂内酯环,以1:9的比例组成成分稳定的混合物,且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泰拉霉素具有3个碱性的氨基基团,与氮杂内脂类、酮内脂类和其他大环内脂类不同。其化学结构中的3个碱性氨基基团使其分子带有很高的正电,在溶液中呈较强的电负性。这种静电电荷能增强药物穿过细胞外层脂多糖的能力,有利于穿透革兰氏阴性菌的外膜,对革兰氏阴性菌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同时,泰拉霉素在动物体内分布广泛,半衰期长,消除缓慢。按照临床剂量使用时,吸收迅速,生物利用率高。
适用病症
作为大环内酯类广谱抗生素,泰拉霉素对一些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具有抗菌活性,对猪呼吸道的病原菌尤其敏感,如溶血性巴氏杆菌、出血败血性巴氏杆菌、睡眠嗜血杆菌、支原体、类胸膜肺炎的放线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等。同时,对引起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牛莫拉氏菌也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
临床上,主要用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支原体、巴氏杆菌、副嗜血杆菌、支气管败血性博德特菌引起的猪、牛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
参考剂量
猪和牛的临床使用计量单位是一样的,均为2.5㎎/KG体重计算用量。但是注射方式不同:猪为颈部肌肉注射(若计量超过2ml,建议分点注射),牛为皮下注射(若计量超过7.5ml,建议分点注射)。
注意事项
- 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过敏的动物禁用;
- 不能与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或林可霉素同时使用(大环内酯类代表药品如:红霉素、泰乐菌素、泰万菌素、替米考星、泰拉霉素、吉他霉素、螺旋霉素阿奇霉素等);
- 供生产人用乳制品的泌乳期奶牛禁用;
- 在给药48小时后,效果不佳的,需考虑更改用药方案;
- 泰拉霉素对眼睛有刺激性,如果眼睛以外接触本品,需立即用清水冲洗眼睛;
- 皮肤接触到泰拉霉素时,可引起过敏性反应。若意外接触到本品,需立即用肥皂水冲洗;
- 牛皮下注射泰拉霉素时,常会引起注射部位出现短暂性的疼痛反应和局部肿胀,并可长达30天。其药效最长可持续15天,药品开启后,需在28日内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