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劳动仲裁申请人拒绝调解,如何进行后续程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劳动仲裁申请人拒绝调解,如何进行后续程序?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jzcmfw.com/zixun/10437789.html

劳动仲裁申请人不接受调解,是指在劳动仲裁过程中,当事人一方拒绝接受调解,不愿意通过调解方式解决劳动争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关规定,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在某些情况下,当事人可以选择不通过调解方式解决争议。

劳动仲裁申请人不接受调解,意味着当事人一方对于通过调解解决劳动争议的方式持否定态度,拒绝与对方进行调解。这种情况下,当事人一方需要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由劳动仲裁委员会依法进行仲裁,以解决双方发生的劳动争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两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调解协议的约束。这一条款明确规定了劳动者的自主选择权,即劳动者有权选择通过仲裁或者诉讼方式解决劳动争议,而不是依赖调解。


图2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也规定,当事人一方不愿意接受调解的,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这一条款进一步明确了劳动仲裁申请人不接受调解的 legal依据。

劳动仲裁申请人不接受调解的情况下,双方当事人需要通过其他方式解决劳动争议。在劳动仲裁委员会仲裁过程中,当事人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诉求,由劳动仲裁委员会依法作出裁决。裁决书自劳动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的次日起生效。

劳动仲裁申请人不接受调解是指在劳动仲裁过程中,当事人一方拒绝接受调解,不愿意通过调解方式解决劳动争议。这种情况下,当事人一方需要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由劳动仲裁委员会依法进行仲裁,以解决双方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仲裁申请人不接受调解是依法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一种方式,有助于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图1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重要方式,我国《劳动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为劳动仲裁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在劳动仲裁过程中,申请人可以申请调解,也可以拒绝调解。当申请人拒绝调解时,如何进行后续程序,是劳动仲裁工作中一个常见的问题。

申请人拒绝调解的法律后果

当申请人拒绝调解时,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劳动仲裁机构可以依法作出裁决。劳动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具有法律效力。被裁决人应当履行裁决书规定的义务。如果被裁决人不履行裁决书规定的义务,劳动仲裁机构可以依法采取措施强制执行。

后续程序的启动

当申请人拒绝调解时,劳动仲裁机构可以依法进行后续程序。劳动仲裁机构应当向被申请人发送调解笔录,笔录应当包括申请人的姓名、申请的事项、被申请人的姓名、被申请人的地址等基本信息,以及调解的过程和结果。被申请人应当认真阅读调解笔录,并在调解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

劳动仲裁机构应当将调解笔录发送给申请人,让申请人确认是否无误。如果申请人对调解笔录无异议,应当向劳动仲裁机构提出确认调解笔录的要求。如果申请人对调解笔录有异议,劳动仲裁机构应当根据申请人的意见进行修改,并将修改后的调解笔录发送给申请人确认。

然后,劳动仲裁机构应当根据被申请人的确认结果,制作裁决书。裁决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姓名、申请的事项、裁决结果、裁决日期等基本信息。

劳动仲裁机构应当将裁决书送达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日内履行裁决书规定的义务。如果被申请人未履行裁决书规定的义务,劳动仲裁机构可以依法采取措施强制执行。

后续程序的执行

当被申请人未履行裁决书规定的义务时,劳动仲裁机构可以依法进行后续程序的执行。劳动仲裁机构应当向被申请人发出执行通知,通知被申请人履行裁决书规定的义务。如果被申请人仍然不履行裁决书规定的义务,劳动仲裁机构可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如查封、扣押、冻结被申请人的财产。

如果被申请人仍然不履行裁决书规定的义务,劳动仲裁机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中,劳动仲裁机构应当提供裁决书、执行通知、财产状况证明等相关证据,证明被申请人未履行裁决书规定的义务。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进行审理,并根据劳动仲裁机构提供的证据作出判决。

劳动仲裁申请人拒绝调解,并不影响劳动仲裁机构进行后续程序的执行。劳动仲裁机构应当依法进行后续程序,确保劳动争议得到妥善解决。同时,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也应当积极参与劳动仲裁程序,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