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核心网架构详解:从设计原则到关键网元
5G核心网架构详解:从设计原则到关键网元
5G技术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其核心网架构的设计理念和实现方式与4G相比发生了重大变革。本文将从网络组成与设计原则出发,详细解析5G核心网的架构设计、关键网元功能以及整体逻辑架构,帮助读者全面理解5G核心网的技术特点和创新之处。
1. 网络组成与设计原则
1.1 组成
5G网络主要由接入网、承载网、核心网和空口四部分组成。其中,接入网负责数据的接入,承载网负责数据的传输,核心网则扮演着“管理中枢”的角色,负责数据的管理和调度。
1.2 5G网络架构设计的原则
5G网络架构设计遵循四大原则:
- 灵活:满足不同业务需求(超高可靠、超低时延),支持以用户为中心的组网模式(个人、企业、M2M),并能快速引入新功能。
- 高效:降低数据传输成本,易于扩展;简化状态和信令。
- 智能:实现资源自动分配和调整,支持网络自配置和自优化。
- 开放:突破软硬件耦合限制,向第三方开放网络能力,打造新的生态环境和创新盈利点。
同时,5G网络还采用了四维架构(4D-Architecture):
- 转发分离化(Seperated):基站的C/U分离、网关的控制转发分离
- 网络虚拟化(Virtualized):小区逻辑虚拟化,网元功能虚拟化
- 功能模块化(Modularized):网元功能原子/模块化,按需组合
- 部署分布化(Distributed):支持分布式的网元部署,内容分布更靠近用户
2. 5G核心网架构
2.1 架构介绍
2018年,我国提出了SBA(Service Based Architecture,基于服务的架构)的概念,将网络功能定义为多个相对独立可被灵活调用的服务模块。5G网络采用开放的服务化架构(SBA),NF(Network Function,网络功能)以服务的方式呈现,任何其他NF或者业务应用都可以通过标准规范的接口访问该NF提供的服务。
- 非漫游时的5G系统架构参考模型(基于业务,SAB):采用基于业务接口(service-based)的表现形式,也叫SBA架构。图中的Nxxx就是基于业务的接口SBI(servec based interface),采用HTTP/TCP协议。
- 非漫游下5G系统的架构模式(基于参考点):采用参考节点的表现形式,这是最基本的架构。
5G网络架构借鉴IT系统服务化和微服务化架构的成功经验,通过模块化实现网络功能间的解耦和整合,解耦后的网络功能可独立扩容、独立演进、按需部署;控制面所有NF之间的交互采用服务化接口,同一种服务可以被多种NF调用,降低NF之间接口定义的耦合度,最终实现整网功能的按需定制,灵活支持不同的业务场景和需求。
2.2 5G核心网网元介绍
5G核心网由多个关键网元组成,每个网元都有其特定的功能:
- AMF(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类似于4G的MME,负责RAN信令接口(N2)和NAS(N1)信令的管理,包括注册、接入、移动性管理、鉴权、短信等功能。
- SMF(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会话管理功能):负责会话的建立、修改、释放,UE IP的分配管理,ARP代理等功能。
- UPF(User Plane Function,用户面管理功能):类似于4G下的GW(SGW+PGW),主要负责数据包的路由转发、Qos流映射。
- PCF(Policy Control Function,策略控制功能):管理网络行为,提供策略规则,访问统一数据仓库(UDR)的订阅信息。
- NEF(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网络业务呈现功能):将3GPP网元的能力呈现给其它网元,提供安全保障和相关信息转换。
- NRF(NF Repository Function,NF贮存功能):支持业务发现功能,维护可用网元实例的特征和其支持的业务能力。
- UDM(Unified Data Manager,统一数据管理):存储和管理5G系统的永久性用户ID(SUPI),订阅信息管理等。
- AUSF(Authentication Server Function,鉴权服务器功能):支持3GPP接入的鉴权和untrusted non3GPP接入的鉴权。
- UDR(Unified Data Repository,统一数据仓库):负责存储和读取订阅数据、策略数据等。
- SMSF(SMS Function,短信功能):负责短信功能。
- (R)AN(Access Network):接入网,可以是3GPP的接入网(如LTE、5G-NR),也可以是non-3GPP的接入网(如WiFi接入)。
3. 5G核心网系统架构主要特征
与4G核心网EPC相比,5G核心网在基本功能上保持一致,但在实现方式和技术手段上进行了革新,主要体现在:
- 移动性管理(AMF)和会话管理(SMF)分离
- 承载与控制分离
- AMF和UPF的部署可根据业务需求灵活调整
- 采用服务化架构设计,网元功能模块化
- 控制面网元之间使用服务化的接口进行交互
5G核心网架构的主要特征包括:
- 承载和控制分离:可独立扩展和演进,灵活部署
- 模块化功能设计:支持网络切片
- 网元交互流程服务化:按需调用,服务可重复使用
- 支持统一的鉴权框架
- 支持无状态的网络功能
- 基于流的QoS:简化架构,提升处理能力
- 支持本地集中部署的业务大量并发接入
4. 5G网络逻辑架构
4.1 新型基础设施平台
5G新型设施平台的基础是网络功能虚拟化(NFV)和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
- NFV技术:通过软件与硬件的分离,为5G网络提供更具弹性的基础设施平台,实现控制面功能可重构。
- SDN技术:实现控制功能和转发功能的分离,有利于全局视角的网络资源感知和调度。
4.2 逻辑架构
5G网络逻辑架构包含接入、控制和转发三个功能平面:
- 接入平面:包含各种类型基站和无线接入设备,支持快速灵活的无线接入协同控制。
- 控制平面:实现集中控制功能和简化的控制流程,面向差异化业务需求提供定制化网络资源。
- 转发平面:包含用户面下沉的分布式网关,集成边缘内容缓存和业务流加速等功能。
5G网络架构通过NFV和SDN技术,实现了网络功能的重构和优化,能够更高效地满足低时延、大容量和高速率的业务需求。同时,通过将业务存储和计算能力从网络中心下移到网络边缘,进一步提升了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