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幼态脸的流行,是中国女孩审美观的一次降级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幼态脸的流行,是中国女孩审美观的一次降级吗?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23A02ITA00

近年来,"幼态脸"审美在中国女孩中越来越流行。从最初的少数人尝试,到如今成为娱乐圈和社交媒体的主流趋势,这种审美现象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本文将从历史演变、社会影响和个人选择等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最初,"幼态脸"作为一种面部美学风格出现时,人们只是将其视为一种多元审美中的一个选项。在当今时代,人们更加鼓励多元化审美,有人喜欢御姐风,有人偏爱幼态美,这本身并无优劣之分。

然而,从今年开始,"幼态脸"的势头越来越猛。许多女明星的脸逐渐向更幼态的方向发展,而网红们的幼态脸更是呈现出复制粘贴般的同质化现象,辨识度几乎消失。

当一种审美现象逐渐泛滥时,其背后折射出的群体审美观和审美逻辑值得深入探讨。从早期医美技术发展初期的"蛇精脸",到如今流水化作业的"幼态脸",这股风究竟会吹向何方?对待审美,我们固然应该保持开放态度,但同时也应该保持思辨,避免被裹挟,做出清醒且适合自己的选择。

从追求骨相到皮相的转移

事实上,过去20年来人们对美女的认知一直在逐渐幼态化。2010年左右,人们心目中的美女是高大、成熟、妩媚的。她们拥有极具冲击力的美颜,大开大合的五官,整体具有一定的攻击性。像田丽、万人迷等,都是那个时代符合普遍认知的美女形象。

更极端的美艳脸往往具有螳螂型的面部头骨比例,颞部饱满、下颌骨精巧,骨相突出,五官浓烈。


早期如关之琳,近期如柳智敏

那个年代,即使是20岁出头的女性看起来也会比较成熟,非常具有女性化特质,荷尔蒙气息浓郁。

当时的整形美学认知和技术局限性很大,结果就是出现了一大批忽视人体结构的脸。例如一刀切的锥子脸,或者平底起高楼的鼻子支棱在扁平的脸上,或是五官和骨骼相当不匹配、不协调的"蛇精脸"。

2013年到2017年左右,流行的都是甜美混血脸,这种面部风格正是继承于平面纸媒时代最为吃香的日系混血模特脸。baby出道之初也是这样一种风格。


吴千语 文咏珊

少女比例的头骨搭配饱满的苹果肌,并且还有相当强的眉眼立体度,混血感非常强。

这种脸对于骨相的要求很高,尽管看起来很少女,实际底色还是相当美艳的。


藤井莉娜

随着医美的消费属性逐渐增强,非手术变美方式更加普及,人们对皮相的重视逐渐变高,变美门槛更低的幼态风格开始受到欢迎。在医美市场渗透率更高的韩国,女生们也更开始追求所谓的"妈生感",审美趋势也发生了同样的变化。


李阮禧的脸,不就是一张更幼态、攻击性更低的Jennie的脸吗。


在韩国同样愈演愈烈的幼态审美

这种脸追求柔和精致而非立体,看起来更亲切,更容易亲近,变美兼容性更高,容错率也更高。火箭少女c位刚出道的时候,有很多人表示看不懂杨超越的脸,算是美女吗,这会不会过于邻家了一点。直到纯欲风大行其道,人们才忽然意识到:在白瘦幼依然很有受众的本土,追求妈生自然感的前提下,通过非手术的方式打造出来的头包脸+短中庭+饱满的软组织也很有受众,网红幼态脸就这样诞生了。

网红幼态脸,活在算法里

正如前文所说,成熟、妩媚、高立体度这种美本身就很考验原生配置,而幼态脸对于原生骨相的要求相对来说并没有那么高。这也对照了互联网上经典的大小美女之争,所谓大美女惊艳,小美女更加可成为。

在当今时代,人人都可以为颜值买单,人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颜值喜好。传统媒体or电视时代,为美貌买单的是厂商或者头部公司,马太效应更加明显,只有顶级女明星能够吃掉大部分高端资源;


曾经,欧莱雅这种商业资源只能被MaggieQ或者张曼玉这种顶级女明星吃到

当今是自媒体时代,颜值成为一种抓手,只要释放出足够的"自我风格"就能吸引一定的曝光从而变现。也许很难把典型幼态脸的网红称为美,但其可以被定义为一种风格,于是就有特定人群和特定流量池。这是一种省事儿的做法,用一个模板化的方式将颜值提升到及格线以上,就可以靠这张脸赚钱了。


被诟病的韩国流水线审美

但是,网红感幼态脸也有其局限性。抛开互联网语境,幼态脸真的适合大部分人吗?兼容性真的强吗?假如缺乏思辨和分析,我们难免落入同质化的陷阱,去追求可能本来不适合自己的风格。比如,阔面脸就很难走这种软组织过于饱满的幼态脸路线,会肿上加肿,但是阔面脸本身是有幼态美潜质的,Jennie就是典型的阔面。


镜萌花这种脸则更为理想,幼态的同时也保留了一定的攻击性,才会有辨识度。

在现实生活中,高平整度、骨肉贴合的面部需要一定的轮廓感来支撑,而轮廓感恰恰是网红幼态脸所缺乏的。并且过于饱满、圆钝拉低的智力感,形成的没有攻击力的美学形象,也易产生一定局限性。


就演员来说,角色局限性大,更容易陷入"非女主"脸争议

可以说,盲目的网红幼态脸面孔的诞生本就是市场一定程度下逐利的产物,超量注射且容易批量生产。但后期维护的成本高不说,变美保质期长短、馒化风险等都是很值得考虑的。

流量时代冲击下,如何拒绝流水线审美

归根到底,变美这件事更多应该考虑是否适合自己,市场流行的风潮一定是次要的。无论何时,辨识度都是最珍贵的。那么,如何才能把控风险的同时最大化自己的变美效果呢?

  1. 找到更独特的变美对标

实际上,美貌是一种相对来说客观的存在,那些曾经被人们记住的美貌面孔无论风格、无论是否完美,都已经为大家提供了很多变美的参考答案。因为,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有个人风格和辨识度都是非常吃香的存在,多参考经典美人,可以帮助大家穿越时代的周期找到自己的风格标杆。

比如,同样是幼态脸,邱淑贞作为兔系美人的鼻祖,其实也为颧骨较高的姐妹提供了一定的幼态风格参考。


重点放在五官线条打造,弱化鼻子和下庭的存在感,照样可以美得很风情。

再比如,今田美樱的脸,是幼态又华丽的代表。虽然她眼睛也很圆,同时还有baby face,但这张脸看着智力感可不低。这是因为她的颧颌结构很清晰,面部骨骼整体轮廓感还是比较强,同时嘴唇的情绪传达是非常冷静的,所以,她的脸虽然幼态,但不会给人幼齿感。

  1. 不要打开人性的潘多拉之盒

填充没有上限,并且,填充在非骨相层面的改善是非常大的,但是,填充不该被滥用。给大家的建议是,个人做医美无论是手术还是轻医美,都不要追求极致,不要试图达到200%的效果,一个词总结:克制。在优先解决颌面或五官bug的基础之上,通过医美或者轻医美我们能够获得的,应该是一个2.0版本的自己,而非一个其他人。


人的脸无论是容积还是皮肤张力,都有其上限,追求极致的结果就是不可避免的严重后遗症。

  1. 找到靠谱医生很重要

所以,有靠谱医生帮助判断就很重要,在变美的过程中帮助大家控制风险,在自我承受能力的范围内进行注射或调整。尤其是面部美学这件事,并非单纯的缺哪儿补哪,平衡美感、风险、安全这三件事的变美方案真的不是能流水线生产出来的,而是真的需要千人千面的定制化产出。


这也体现了智美的重要性,我们需要拒绝盲目的煽动和pua才能不被跟风审美洗脑,实事求是的看待自身条件和变美目标,用战略思维去变美,充分考虑自身不同年龄段的生理承受能力和想要达到的效果。


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像16岁的小女孩这样看起来幼态

选择适合自己的而非最流行的,变美是人生的辅助而不是主线,美是为了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