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你曾有过跑步跟腱痛吗?体院教授如是说(上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你曾有过跑步跟腱痛吗?体院教授如是说(上篇)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A7G5I205299CP6.html

跟腱疼痛是跑步爱好者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尤其在中年跑者中更为普遍。这种疼痛往往被误认为是"跟腱炎",但实际上它是一种长期应力负荷下的结构退变。本文将从跟腱的结构与功能出发,深入探讨跟腱疼痛的原因、症状及其科学应对方法。

跟腱:既强壮又脆弱

跟腱位于小腿下段,是小腿腓肠肌、比目鱼肌向下融合所形成的肌腱组织,平均有15cm 长,是人体最大最粗壮的肌腱。尽管跟腱看似粗壮强大,但跑步人群是最容易发生跟腱病变的群体,研究显示跑者的跟腱病发生率为10%左右。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跟腱损伤也有增多的趋势,中年跑友更易出现这一问题,这与跟腱退化有关。

跟腱在跑步过程中的作用

在跑步过程中,跟腱可以承受着地时较大的张力,同时跟腱牵拉足跟,所产生的力可以驱动踝关节做背伸或跖屈运动。在跑步着地的支撑阶段,跟腱像弹簧一样表现出"拉长-缩短"特点,即在跑步触地缓冲阶段,跟腱在力的作用下被拉长,储存弹性能量,协同踝关节做背伸(勾脚)运动;而在跑步蹬伸离地阶段,跟腱开始缩短,释放弹性能量,驱动踝关节做跖屈(绷脚)运动。跟腱所具有的这种"拉长-缩短"的弹簧表现对于跑步特别重要,相当于它像皮筋一样,这样在着地时可以发挥缓冲作用,蹬地时又发挥助力作用,跟腱性能越好,则跑步越省力,因为跟腱本身可以自主拉长缩短,储存和释放弹性势能,这样就减少了肌肉发力。

长距离跑步后跟腱的变化

2018年国内学者发表的一篇研究,采用超声技术测量了马拉松比赛前后大众跑者跟腱的形态,结果显示在马拉松比赛结束后,大众跑者的跟腱被显著拉长,同时也明显变细;也就是说在长距离比赛结束后,跑者的跟腱变得又细又长,并导致跟腱横截面积显著减小,而这样的变化其实并不好,往往警示跟腱疲劳,并有可能诱发伤痛,常见的就是跟腱病。跟腱是一种黏弹性组织,也就是说跟腱既具有粘滞性的特征,也具有弹性特征。弹性特征代表跟腱在外力作用之下可以被拉长,但外力去除之后可以恢复原有形状,就像皮筋一样。所谓跟腱储备和释放弹性势能就是靠的这种特性。跟腱性能越是良好,则弹性越好。

马拉松比赛结束后人体跟腱长度增加及横截面积减小,可能归因于跟腱在耐力跑步过程中由于疲劳而表现出了"蠕变"趋势。蠕变则被认为是肌腱结构微损伤的迹象,因此,肌腱蠕变的产生也预示着肌腱损伤风险的增加。组织发生蠕变并不需要很大的力,应力哪怕不大,只要应力的作用时间足够长,材料就有可能发生蠕变,跑步时跟腱所受到的冲击力就是这样的,跑步时每一次着地蹬地所受到的冲击力是有限的,但架不住几个小时跑步所引发的应力积累现象,最终导致跟腱发生了蠕变。

我们可以想象,当跟腱发生蠕变,变得又细又长时,承受拉力能力当然会下降,绳子越粗越结实的道理大家都懂,同时跟腱的横截面积缩小,压力除以面积等于压强,当跟腱横截面积缩小时,自然压强也增大,导致跟腱承受更大的载荷。这些因素都使得跟腱在长距离跑步后,性能明显下降,这样就更容易发生细微损伤,久而久之就引发跟腱退变,也即发生跟腱病。

跟腱疼痛的本质

以跟腱疼痛为代表的腱病极为常见,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院(NIOSH)指出:腱的过度使用性损伤造成大量的工人患病和生产成本升高,它占了职业病的48%。在欧洲的运动创伤中心,腱病几乎占了所有运动创伤的30~50%。经过多年研究,目前比较倾向于一致的观点是:虽然在腱病发展早期有轻微的炎症反应存在的证据,但总体来说,大部分病理学研究未发现腱病组织中有炎症细胞存在,也即主流观点认为腱病不是常规意义的炎症类问题,而是胶原变性。那么,什么是所谓变性呢?变性不是指人由男性变成女人,或者女人变成男人,变性是一个医学专业术语,大家可以近似理解为一个组织的结构发生了某种改变,不再是原来的组织结构成分,并由此带来弹性以及其他力学性能的下降。举一个例子跑者就容易理解了,刚生产出来的橡胶具有柔韧、弹性等特性,但随着年限延长,橡胶就会逐渐老化,从而变硬、变脆、开始龟裂甚至锻炼,之前所具有的良好的力学性能就逐步开始衰退,这个过程就称之为变性。那么肌腱在长期过度负荷作用之下,也会发现变性,从而使得肌腱力学性能下降,也即没有之前那么良好的拉长和回弹作用,自然也就影响运动,并导致疼痛等主观不适。

跟腱疼痛的原因

跟腱疼痛属于非常典型的过度使用损伤,在跑步过程中,跟腱要承受高达2-3倍体重作用,也就是说跟腱受到了巨大力量的反复牵扯,导致轻微创伤反复发生,引发了跟腱力学衰竭,并随之发生结构改变,疼痛自然难以避免。其实,跑友常常听说的"跟腱炎"这一术语并不准确,事实上跟腱局部并不存在炎症细胞,所以定义为"跟腱病"更为精准,以下均采用更为科学的术语——跟腱病。

跟腱病的常见位置

跟腱病频繁发生在两个位置:
(1)跟腱腱体上疼痛(距离跟腱止点近端2-6cm);
(2)跟腱止点处疼痛。其中,跟腱腱体的疼痛比较常见。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要是腱体疼痛,止点疼痛更为复杂,不一定是跟腱病,而是跟腱滑囊炎、Haglund畸形等等。

总结

跟腱炎的说法并不严谨,因为这种跑步伤痛并不是真正意义的炎症,而是一种长期应力负荷下的结构退变。对于这类疾病如何应对与康复,请继续收看下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