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第一章详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第一章详解

引用
百度
1.
https://tieba.baidu.com/p/9092894525

详细解释道德经第一章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好的治国政治措施是可以遵照执行的,不长久都是好的治国政治措施;号令是可以用语言描述的,不是长久的号令;没有需要发布的号令,到天地之间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中去谋划;已经存在的号令,都是从众多民众中这样产生的;故而长久不论任何情况下都需要,要观看天下万民中美好的(人和事),长久具有这种需要,要观看发布号令者是否长久地巡视了。这两样(好的治国政治措施和号令)一同发布就是采用不同的名称,共同认为二者均具有深远的意义,深远又深远,是民众生活美好的关键。

原文:道⑴可道⑵,非常⑶道;名⑷可名⑸,非常名。

译文:好的治国政治措施是可以遵照执行的,不长久都是好的治国政治措施;号令是可以用语言描述的,不是长久的号令;

注释:
⑴“道”好的政治局面或政治措施。《左传·成公十二年》:“天下有道,则公侯能为民干城,而制其腹心,乱则反之。天下有道,则公侯能为民干城,而制其腹心,乱则反之。”
⑵“道”遵行;实行。
《管子·任法》:“法不一则有,国者不祥;民不道法,则不祥。”
⑶“常”长久;永远。**《书·咸有一德》:“天难谌,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
⑷“名”号令。《**国语·周语下》言以信名,明以时动;名以成政,动以殖生。

原文:无⑹名,天地⑹之⑺始⑻;有名,万⑼物⑽之⑾母⑿。

译文:没有需要发布的号令,到天地之间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中去谋划;已经存在的号令,都是从众多民众中这样产生的;

注释:
⑹“天地”天和地。指自然界或社会(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荀子·天论》:“星队木鸣,国人皆恐……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⑺“之”往,到……去。
《庄子·马蹄》:“行不知所之。”
⑻“始”谋划。《诗·大雅·绵》爰始爰谋,爰契我龟。
⑼“万”极言其多。
《诗·小雅·信南山》:“畀我尸宾,寿考万年。”
⑽“物”人;众人。《左传·昭公十一年》:“晋荀吴谓韩宣子曰:“不能救陈,又不能救蔡,物以无亲。””
⑾“之”指示代词。相当于:此,这,这个,这样的,这种。
《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⑿“母”物之能产生它物者。**汉·焦赣·《易林·履之姤》重伯黄宝,宜以我市,嫁娶有息,利得过母。

原文:故常⑴无⑵欲⑶,以⑷观⑸其⑹妙⑺;常有⑻欲,以观⑸其徼⑽。

译文:故而长久不论任何情况下都需要,要观看天下万民中美好的(人和事),长久具有这种需要,要观看发布号令者是否长久地巡视了。

注释:
⑴“常”长久;永远。《书·咸有一德》:“天难谌,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
⑵“无”<连> 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汉书·高后纪》无少长皆斩之。
⑶“欲”须要。《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深耕穊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而去之。
⑷“以”要……做(作)……。
《战国策·赵策》:“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⑸“观”观看;观览。《诗·小雅·庭燎》 君子至止,言观其旗。
⑹“其”根据情况所指的、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人、物、意思或时间)的。
《孔雀东南飞》:“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⑺“妙”善;美好。战国 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赠以芳华辞甚妙。”
⑻“有”具有;怀有。
《逸周书·常训》 天有常性,人有常顺。
⑼“观”观看;观览。**《诗·小雅·庭燎》:“君子至止,言观其旗。”
⑽“徼”巡视;巡逻。**亦指巡卒。《荀子·富国》 其候徼支缭,其竟关之政尽察,是乱国已。

原文:此两者,同出⑴而⑵异名,同谓⑷之玄⑸。玄之又玄,众⑹妙⑺之门⑻。

译文:这两样(好的治国政治措施和号令)一同发布就是采用不同的名称,共同认为二者均具有深远的意义,深远又深远,是民众生活美好的关键。

注释:
⑴“出”发出;发布。《书·秦誓》 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
⑵“而”表示顺接,即连接的两部分在意义上是并列、承接或递进关系。可译作:就,并且,有时也可不译。
《荀子·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⑶“名”事物的名称。《论语·阳货》:“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⑷“谓”以为;认为。
《书·泰誓中》:“谓己有天命,谓敬不足行。”
⑸“玄”远;幽远(深远,幽深)。《文选·陆机<演连珠>》:“通于变者,用约而利博;明其要者,器浅而应玄。”
⑹“众”本义:众人、大家。
《周礼·大宗伯》大师之礼用众也,大均之礼恤众也,大田之礼简众也,大役之礼任众也,大封之礼合众也。
⑺“秒”善;美好。战国 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赠以芳华辞甚妙。
⑻“门”事物的起点;关键。
《淮南子·原道训》:“百事有所出,而独知守其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