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手脚冰凉,其实是身体在保护你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手脚冰凉,其实是身体在保护你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954622

手脚冰凉是很多人在寒冷天气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在冬季,这个问题似乎更加严重。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它是否意味着身体出现了问题?本文将从科学的角度为您解答这些问题,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改善建议。


图片来源:网络

手脚冰凉的生理机制

事实上,在天冷的时候手脚冰凉,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是身体在保护你。

我们的身体里面,针对不同的温度环境,有不同的温度感受器在工作。其中,冷觉感受器的数量比热觉感受器多出 10 倍,而且它们分布的部位也离皮肤表面更近。

感受到寒冷之后,人体为了减少热量流失、保证大脑和内脏等重要器官的温度,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收缩皮肤血管、减少皮肤和四肢的血流。


图片来源:文献

这种人体的自我保护功能,是为了在寒冷的环境中让内脏保持温暖,避免重要脏器受到严寒侵袭而损伤机体。

在这种权衡之下,血液都流向了重要器官,流向手脚的血量减少,手脚就这么冰凉了。

哪些人更容易手脚冰凉?

手脚冰凉的现象,在女性身上更加常见。多项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对温度的感知,本来就是有差别的。研究发现,比起男性,女性四肢末端(也就是手部和脚部)的血流量较低,导致这些部位更容易感到冷。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除了女性之外,老年人肌肉含量少,又容易受到慢性疾病和药物副反应困扰,小孩子(尤其是婴儿)体表面积与体重的比值大,识别、避免或逃离寒冷环境方面的能力较低,都是更容易手脚冰凉的人群。

改善建议

如果手脚冰凉的情况比较严重,或者伴随着其他的可疑症状,那么可以考虑上文提到的那些疾病或者营养元素缺乏的情况,到医院就诊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但是鉴于对大部分人来说手脚冰凉是一种正常现象,我们能做的,是改善和缓解。首先,肯定是想办法让自己舒服一些。睡觉穿袜子、睡前泡脚、多穿衣服,能做的都做起来,别逞强!


图片来源:网络

要说真正推荐的方法嘛,那还得是运动。研究表明,肌肉多的人,会比肌肉少的人,更不怕冷。运动积攒的肌肉,能帮人变成更「不怕冷」的人。整个身体都更加热力十足,摆脱手脚冰凉也就不是梦了!

而且,运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帮助血液流向四肢,对口帮扶困难户,为手脚带来温暖 ❤️

如果现在不方便运动,我们也准备了两个针对手脚的局部运动——

给脚准备的:踮脚

激活小腿上的比目鱼肌,轻松产热,无痛燃脂


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文献

[1] Arens, Edward A., and Hui Zhang. "The skin's role in human thermoregulation and comfort." (2006).

[2] Kim H, Richardson C, Roberts J, Gren L, Lyon JL. Cold hands, warm heart. Lancet. 1998 May 16;351(9114):1492.

[3] Kingma, Boris, and Wouter van Marken Lichtenbelt. "Energy consumption in buildings and female thermal demand." Nature climate change 5.12 (2015): 1054-1056.

[4] Manning, Erika L., and Roger B. Fillingim. "The influence of athletic status and gender on experimental pain responses." The journal of pain 3.6 (2002): 421-428.

[5] Charkoudian, Nisha. "Skin blood flow in adult human thermoregulation: how it works, when it does not, and why."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Vol. 78. No. 5. Elsevier, 2003.

[6] Averbeck, Beate, et al. "Sex differences in thermal detection and thermal pain threshold and the thermal grill illusion: a psychophysical study in young volunteers." Biology of sex differences 8 (2017): 1-13.

[7] Barclay, C. J., and D. S. Loisell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heat production and chemical change in muscle. Roger C. Woledge." Progress in Biophysics and Molecular Biology 161 (2021): 3-16.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