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性肺结节
孤立性肺结节
孤立性肺结节是一种常见的肺部病变,其特征是单一、边界清楚、影像不透明、直径小于或等于3cm的结节病变。这种病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肿瘤、感染性肉芽肿、先天性病变等。虽然大多数孤立性肺结节是良性的,但也有部分是恶性的,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孤立性肺结节的各个方面,包括病因、症状、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
就诊科室
- 胸外科
- 呼吸内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肺不张、肺炎
治疗周期
一般7~14天
临床症状
咳嗽、咳痰、胸痛
好发人群
吸烟者、既往癌症患者、既往慢性炎症或肺结核患者
常用药物
丝裂霉素、吉西他滨、顺铂、甲氨蝶呤
常用检查
胸部X片、肺CT、支气管镜、心电图、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
疾病分类
孤立性肺结节可分为两大类,即良性孤立性肺结节和恶性孤立性肺结节:
病因
孤立性肺结节大多为良性孤立性肺结节,少部分为恶性孤立性肺结节,一般与肿瘤、感染性炎症、非感染性炎症或肿瘤肺结核病史等有关。吸烟者、既往肿瘤患者、既往肺结核感染患者好发。
主要病因
- 肿瘤:肺癌、良性肿瘤、肉瘤、转移瘤等,因肿瘤可引起肺占位性病变。
- 炎症性肉芽肿:结核病、真菌感染等,结核、真菌可引发肺组织纤维化,引发结节与空洞。
- 非炎症性肉芽肿:结节病、类风湿,风湿等可引起阿绍夫小体在肺内聚集,CT表现为结节。
- 先天因素:动脉和静脉发育异常;含有气体、液体或半固体物质的异常肿块等。
- 纤维化:间质性肺炎或肺纤维化,若呈点状纤维化,可表现为结节。
诱发因素
- 肺结核:结核分枝杆菌可进行肺部组织纤维化,可形成结节与空洞。
- 肺真菌感染:肺真菌感染后可出现小结节状包裹,CT表现为结节。
流行病学
我国目前暂无此病较为权威的流行病学研究。
好发人群
- 吸烟者:吸烟史会增加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几率。
- 既往癌症者:身体其他部位有癌症病史的患者更有可能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
- 肺癌的职业性危险因素:接触石棉、氡、镍、铬、氯乙烯和多环碳氢化合物会增加恶性孤立性肺结节几率。
- 既往感染肺结核患者:肺结核患者愈合后可出现孤立性肺结节。
症状
孤立性肺结节一般无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轻微症状,如咳嗽、咳痰、胸痛等。严重者可并发肺不张、咯血、肺炎等疾病。
并发症
- 肺不张:严重患者合并感染时可引起患侧胸痛,突发呼吸困难和发绀、咳嗽、喘鸣、咯血、脓痰、畏寒和发热、心动过速、体温升高、血压下降,有时出现休克。缓慢发生的肺不张或小面积肺不张可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如右肺中叶不张。
- 肺炎:合并感染的肺结节多具有发热、咳痰等典型下呼吸道感染症状,有的首发症状为呼吸急促及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嗜睡、脱水等。
就医
孤立性肺结节一般无症状,患者通常在体检中发现,部分患者可出现咳嗽、咳痰的症状,需要及时就医。通过肺部CT、支气管镜等检查确诊,注意与大叶性肺炎及军团菌肺炎相鉴别。
就医指征
- 因孤立性肺结节无临床症状,一般为X线或CT检查偶然发现,因此,如体检等检查出孤立性肺结节,需要就医进行下一步检查,判断良恶性。
- 当患者出现憋喘、干咳、咳痰等症状时需要到医院就诊。
就诊科室
- 患者优先考虑去胸外科就诊。
- 若患者出现其肺炎等并发症,及应该前往呼吸内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 发现结节有多久了,因为什么发现的?
-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咯血、呼吸困难等)
- 平时吸烟吗?
- 之前就诊过吗?
-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如肺结核、肿瘤病史等)
需要做的检查
- 多层螺旋CT和胸部正侧位X线片:观察结节形态、位置、大小,与周围组织关系等。
- 骨扫描:观察是否有肿瘤骨转移,转移范围等。
- 支气管镜:观察支气管情况,有无新生肿物及其位置,进行取样活检。
- 心电图:入院常规检查,无特殊。
- 动脉血气分析:观察是否有缺氧、呼衰等情况,检查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如二氧化碳分压小于60需复查血气分析。
- 肺癌肿瘤标志物:肺癌的辅助检查,高度怀疑肺癌患者可行此检查。
- 穿刺活检:诊断的金标准,依据细胞病理形态确诊是否癌症,以及是哪种类型癌症。
诊断标准
CT下可见单一、边界清楚、影像不透明、直径小于或等于3cm、周围为含气肺组织所包绕的肺部结节病变,无肺不张、肺门增大或胸腔积液的表现,符合此表现,可诊断为孤立性肺结节。恶性肺结节表现为直径增大,倍增时间符合肿瘤生长规律,病灶稳定或增大,出现实性成分且实性成分增加,血管生成符合恶性肺结节规律,CT影像出现分叶、偏心空洞、毛刺、支气管截断或胸膜凹陷征等。良性肺结节更多发于年轻及非吸烟患者中,短期内病灶外部特征变化明显,无分叶或出现极深度分叶,边缘变光整或变模糊,密度均匀或变淡,在密度没有增加的情况下病灶缩小或消失。
鉴别诊断
大叶性肺炎、军团菌肺炎,患者可出现咳嗽、咳痰的症状,可伴发发热症状,通过肺部CT检查通常可以鉴别。
治疗
恶性孤立性肺结节主要是消除结节,以手术治疗为主,必要辅以放化疗,常用的药物有阿霉素、顺铂等。良性孤立性肺结节无症状时无需治疗,随访即可,恶性治疗时间则视病情变化长期或间歇性治疗。
治疗周期
良性孤立性肺结节一般无需治疗,随访即可,出现症状时一般需要短期治疗。恶性结节视手术及放化疗情况,进行长期或间歇性治疗。
一般治疗
- 去除诱因:了解存在的诱因并及时消除,积极治疗肺结核或真菌感染等原发感染性疾病,治疗原发癌症。
- 合并症的治疗:如有并发肺炎、肺不张等情况应该积极治疗并发症。
药物治疗
- 化疗药物:丝裂霉素、吉西他滨、顺铂、甲氨蝶呤、长春碱、阿霉素等。
- 抗菌药物:对于结核和真菌等感染,应该选择相应的抗结核和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
- 胸腔镜手术:恶性概率较高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应积极进行外科干预,是胸腔镜外科手术首选,因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满意、安全可靠等诸多优势,而广泛应用于孤立性肺结节的早期诊治。
- 开胸手术:对于不适合行胸腔镜手术者,可以采取传统开胸手术,通常为侧胸腋下切口或者后外侧切口进胸,有时会切除一根肋骨的大部分,以便显露术野。相比胸腔镜手术切口较大,优点为术野直观,可通过直接触摸找到病灶。
预后
良性孤立性肺结节一般无需治疗,注意随访观察,有症状时一般可短期治愈。恶性孤立性肺结节大部分可治愈,少部分不可治愈但可缓解其他症状,需要定期复查,一般间隔3个月复诊一次。
能否治愈
良性孤立性肺结节能治愈,部分恶性孤立性肺结节可临床治愈,部分不可治愈。
能活多久
良性孤立性肺结节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恶性孤立性肺结节视术后病理类型、术后临床病理分期、术后恢复以及病情发展决定。
复诊
孤立性肺结节治疗结束后每3~6个月随诊一次,复查CT观察结节是否增大。
饮食
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饮食需加强营养,同时还要多食用纤维素类食物,不要暴饮暴食,不要饮酒、吸烟。
饮食调理
- 加强营养,除氮质血症病人外,应加强蛋白质摄入,有利于病情恢复。
- 勿吸烟、饮酒,疾病恢复期间,吸烟、饮酒会延误病情恢复,酒精易与药品产生反应。
- 宜多食用纤维素类食物,如西兰花等,增加肠胃蠕动。
- 术后患者应注意三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合理摄入,切勿暴饮暴食。
护理
孤立性肺结节患者术后应注意伤口近期勿沾水,勿从事体力劳动,日常生活中应关注患者使用化疗药物后的肝肾毒性及呃逆情况,遵医嘱定期复诊CT观察结节情况。
日常护理
- 了解各类抗化疗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如发生不良反应如呃逆等应及时就诊。
- 术后患者应注意伤口处敷料干燥,近期勿沾水,不要从事体力劳动,注意休息处空气流通,预防感染。
预防
孤立性肺结节的预防应注意积极防治诱发病因,戒烟、戒酒,合理饮食,避免接触致癌物质,每年应进行一次体检。
预防措施
- 戒烟:吸烟为本病高危因素,戒烟或可预防孤立性肺结节。
- 治疗原发病:本病可因结核结节引起,积极治疗原发病可预防孤立性肺结节形成。
- 远离致病因素:因肺癌职业性致病因素可引发疾病,工作中尽量避免接触致癌物质,做好防护,必要时可更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