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睡眠时间是什么?睡眠专家:「这个时间睡觉最健康!」
黄金睡眠时间是什么?睡眠专家:「这个时间睡觉最健康!」
黄金睡眠时间是指晚上10点到11点之间入睡,这个时间段入睡对睡眠质量和心脏健康都有好处。但每个人的最佳睡眠时间因人而异,这与个人的睡眠类型(晨型人或夜型人)有关。
一、黄金睡眠时间是什么?
黄金睡眠时间,是指晚上的一段时间内,进入“深层睡眠”并获得最高睡眠效益的时间。如《欧洲心脏杂志》发布研究单位调查8万8千多名志愿者后发现,睡眠时间在10~11点之间,对于睡眠品质与心脏的健康更有帮助。此研究成果经多數媒体转发、改写后,“黄金睡眠时间”一词就此诞生。
但以赖博士的观点来说,“黄金睡眠时间”因人而异,这与每个人拥有的“睡眠型态”有关,“晨型人”与“夜型人”随着睡眠习惯不同,会落在晚上10点到凌晨2点间入睡。有关睡眠型态,可阅读此篇文章:一張表格檢測你是“晨型人”還是“夜型人”!
接下來,讓睡眠專家賴博士,先帶你了解睡眠周期、睡眠長度與健康的關聯,慢慢了解“睡眠”的奧妙之處!
二、最佳睡眠时间是几点? 了解来自“生物钟”的启示
若想了解什么时间睡觉最健康,得先理解“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又称为“日夜节律、生物钟、生理钟”。它是一种写在基因里的时间程序,是一种“内在的生物钟”,由大脑中的视交叉上核区域(suprachiasmatic nucleus, SCN)所控制,约以24小时为周期,调节多种生理周期,包括睡眠-觉醒周期、核心体温、激素分泌和新陈代谢等。
说白话点,这个内在时钟,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该睡了、什么时候清醒,而所谓的黄金入睡时间,是让“睡眠-清醒的周期”符合昼夜节律的最佳时间点,大约于晚上10点到11点开始,身体的核心体温、心率与血压会开始下降、全身血液会送往四肢与重要器官,而且褪黑激素分泌提高,此时入睡的效率最高,深睡的品质最好。再搭配早上6点清醒,将可以稳定获得7小时以上的睡眠,又符合上学与工作的需求。
因此在10~11点入睡,对健康的效益最大,也是符合“人类原厂设定”的最佳入睡时间喔!
三、各年龄层的“睡眠时间”要多长?一表格统整
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提出不同年龄层的睡眠需求建议如下:
年龄阶段 | 建议睡眠时间 | 睡眠型态 |
---|---|---|
新生儿(0-3个月) | 14-17小时 | 新生儿的睡眠时间通常会分散在一天之中,除了喝奶时间,多数时间都在睡觉。 |
婴儿(4-11个月) | 12-15小时 | 婴儿开始探索环境,与适应外界的昼夜节律,应培养更固定的夜间睡眠,和一两段的白天小睡。 |
幼儿(1-2岁) | 11-14小时 |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夜间的睡眠时间会增长,白天小睡时间会减少。 |
学龄前儿童(3-5岁) | 10-13小时 | 需较长的夜间睡眠和一次白天午睡(1-2小时);为配合照顾者的作息,可调整在晚上9点前入睡。 |
学龄儿童(6-13岁) | 9-11小时 | 为满足白天的学习和活动,规律的夜间睡眠变得更加重要。 |
青少年(14-17岁) | 8-10小时 | 青少年可能因课业开始有熬夜的压力,建议至少维持6小时以上的夜间睡眠。 |
成年人(18-64岁) | 7-8小时 | 7-8小时,为多数成人维持健康和功能的理想睡眠时间。 |
老年人(65岁及以上) | 7-8小时 | 老年人仍需足够的睡眠来维持健康,可利用午后的小睡来补充(午睡不要超过2小时)。 |
(一)夜班工作者的睡眠建议
- 环境调整:创建一个模拟夜间的睡眠环境,使用遮光窗帘和安静的设置。
- 光线管理:下班后避免强光,帮助促进褪黑激素的产生。
- 入睡规律:尽量保持按时睡觉有规律,作息尽量保持一致,例如固定早上10点就寝入睡,且工作期间适当固定地安排小睡,以帮助减少疲劳。
(二)孕妇的睡眠建议
- 环境调整:可使用多个枕头来支撑腹部、背部和腿部,以提供舒适的睡眠姿势。
- 睡姿调整:建议侧睡,特别是可以向左側睡,以改善血液循环。
- 减少夜间水分摄取:减少夜间起床上厕所的次数。
(三)银髮族的睡眠建议
- 入睡规律:保持一致的睡眠和起床时间。
- 增加白天活动:白天有适度的体育活动。
- 限制白天小睡:午后小睡不超过2小时。
- 睡前习惯:建立固定的睡前仪式,如阅读、静坐或听轻音乐。
四、“睡眠周期”怎么看?你不知道的睡眠变化!
一个睡眠周期分为几个阶段,包括浅层睡眠、深层睡眠与快速动眼(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一个周期约90-120分钟,意味着我们一个晚上可能历经4-7个睡眠周期(如下图),而每个阶段的睡眠,都有其独特的生理特征和健康的效益:
浅层睡眠(阶段1和2):打开睡眠的阶段
身体开始放松进入休息状态,心跳、呼吸减慢与血压下降,但此时仍可以感知到外界的刺激,是容易由睡眠转清醒时期。深层睡眠(阶段3和4):恢复体力、促进身体成长和修复
在深层睡眠期间,身体分泌最大量的生长激素协助修复身体组织1,大脑活动减慢加速代谢脑中有毒物质,提升免疫细胞的功能等。快速动眼(REM)睡眠:帮助情绪调节、提升学习成果
伴隨著快速眼球轉動的睡眠,在這一階段會有歷經夢境情況,近期的研究顯示此段睡眠對於學習記憶的鞏固與情緒的調節有關2。
五、睡眠长度与健康成正比?专家:“不是睡越久越好!”
如果睡越久,到8-10小时以上,会不会就越好?答案是否定的。
以下是《营养学与代谢》医学期刊,根据10年间,综合上百篇学术研究所得到的结论3(下图),研究中发现平均睡眠为7.5小时的成年人,罹患各式疾病的風險最低。其睡眠时间,与患病风险的关联,从下面“U型曲线”图可看出:
“睡眠异常”所引发4种常见疾病
睡太多或睡太少,对人类来说都不是一种正常现象,以下为睡眠异常,有機率會引發的疾病:
心血管疾病
质量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心脏健康,睡眠期间,心率会减慢、血压下降,心脏和血管系统能够得到休息。反之,已有心血管问题的病人,因为长期高血压、冠状心脏病、心力衰竭等,容易睡眠不稳定与频繁转醒,就需要更长的睡眠时间,如果小于6小时的睡眠,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糖尿病与代谢疾病
睡眠影响身体与胰岛素分泌,帮助血糖进入体内细胞。睡眠时间小于5小时(或)大于9小时,容易影响胰岛素的灵敏度,导致容易发展成第2型糖尿病。研究针对睡眠大于9小时的人,发现的高度睡眠需求者中,有高比例可能已存在睡眠与代谢问题。免疫系统疾病
睡眠期间,身体会补充和更换旧有的免疫细胞,启动身体替换新免疫细胞进行防御。睡眠不足会干扰正常免疫系统维持,容易受外界细菌病毒侵袭,也可能导致发炎反应失控,或从而增加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脑神经退化疾病
睡眠(尤其是深层睡眠)是代谢大脑有毒物质的重要时间,短睡者或睡眠质量不佳的人,减少大脑排毒的时间,让如阿茲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化性疾病的風險显著上升。
目前的睡眠研究发现,整夜睡眠时间小于5小时,或大于9小时的人,在以上疾病的發生率上,都显著高于7小时睡眠的人,就整体健康的维持,整夜保持在7.5小时的睡眠是最佳的睡眠长度。
六、一天至少要睡多久?掌握“睡眠黄金四小时”
“黄金睡眠四小时”是来自二战时期美国军方的睡眠研究,探讨在逐步减少士兵的睡眠时间的条件下,还能够保持一定的注意力,所需的睡眠时间,至少要维持2个睡眠周期(约为4小时)。并且从睡眠结构来看,前4个小时多数属于深睡阶段,是恢复身体功能最有效率的时段4。
有听过“别跟睡神抢时间”的说法吗?古希腊神话中,睡神跟死神是挛生兄弟,睡眠的存在有助于避开死亡的风险。因为学业、考试、娱乐或工作需要,现代人有太多因素想跟睡神借时间。科学家开始研究如何以“最少成本”的方式,减少睡眠的需求,而有了黄金睡眠4小时的说法。
如果是短期因为读书、工作需要,必须熬夜与减少睡眠时间,那么请至少给睡眠4个小时最低消费。(请注意,“缩短睡眠时间4小时”只是暂时性的用法,为了健康着想,请避免长时间执行喔。)
七、“睡眠规律”为什么非常重要?
美国范德比大学医学中心一项研究显示5,睡眠不规律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这项研究来自2032人,平均年龄69岁,以活动仪连续监测7天“睡眠规律性”的研究中发现,与有规律睡眠习惯者相比,睡眠不规律者有较高的冠状动脉硬化风险。
这意味着不规律的睡眠时间,如长期睡眠中断、入睡时间变来变去,更容易影响健康。如轮班工作者,就是典型不规律睡眠族群,由于生物钟的紊乱,除了容易有失眠问题,也容易有慢性疲劳、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与癌症的風險上升。所以建议轮班工作者,即使在白天也要建構規律的睡眠习惯,在睡覺時隔絕光線影響(可輔助服用褪黑激素)並降低飲食負擔(高血糖不利於睡眠),盡可能地維持睡眠的規律性。
八、小测验:简易睡眠品质评估指標
想知道自己的睡眠品质,可查看观察自己是否有以下7点问题:
最佳入睡时间
是否在晚上10点到11点之间就寝?(可依照你的睡眠型态-晨型和夜型人,进行前后2小时的调整)。持续时间
每晚是否睡满7小时?入睡时间
是否在躺下后30分钟内入睡。中斷次數
转醒次数是否在2次以下?,如果发生转醒,应该能够30分钟内重新入睡。睡眠效率
是指在实际睡眠时间/总躺床的時間比例,睡眠效率是否為90%以上?高齡長者是否有 85%的睡眠效率?睡眠深度
深層睡眠可用醒來後感覺來評估,清醒後是否可保持精神飽滿到下午。日間功能
是否能支持日間的良好認知功能,包括保持警觉、情绪稳定和良好的判断力。
以上状况,若有兩項以上回答“否”,就表示你可能有潜在的睡眠問題,若需要更詳細的睡眠品質評估,可以使用如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等量表進行評估。
結論:每個人睡眠需求個體差異很大,有些人需要提早入睡,有些人要到凌晨1-2點才有睡意,可以根據個人的情況做適度的調整,但整理來說規律睡眠與提高睡眠品質,比維持睡眠長度重要。
而白天的精神状态,是评估睡眠品质的最好指標,若出现白天精神状态不佳与嗜睡的情况,就需要找专业人员协助检视是否有睡眠问题。
參考文獻
- Sassin JF, et al. Human growth hormone release: relation to slow-wave sleep and sleep-walking cycles. Science.1969;165(3892):513-515.
- Rasch B, Born J. About sleep's role in memory. Physiol Rev. 2013;93(2):681-766.
- Chaput JP, Dutil C, Featherstone R, et al. Sleep duration and health in adults: an overview of systematic reviews. Appl Physiol Nutr Metab. 2020;45 (Suppl. 2):S218-S231.
- 遠藤拓郎/徐利宜譯 (2011)。一定睡得好!黃金4.5小時深層熟睡法。朵琳出版整合行銷公司。
- Sleep Irregularity and Subclinical Marker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e Multi-Ethnic Study of AtherosclerosisFull KM, Huang T, Shah NA, et al. Sleep Irregularity and Subclinical Marker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e Multi-Ethnic Study of Atherosclerosis. J Am Heart Assoc. 2023;12(4):e027361. doi:10.1161/JAHA.122.027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