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

引用
1
来源
1.
http://m.zhiwutong.com/latin/toxin-plant/456987.htm

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本文将详细介绍大黄的植物学特征、药用价值和安全性信息。

基本信息

  • 种中文名: 大黄
  • 种拉丁名: Rheum officinale Baill.
  • 别名: 四川大黄、药用大黄、将军
  • 科名: 蓼科(Polygonaceae)

形态特征

大黄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1.5米。根茎粗壮,茎直立且上部分枝。基生叶有长柄,叶片近圆形,呈掌状浅裂,顶端急尖,基部心形,表面无毛,背面生有柔毛。托叶鞘筒状,膜质且开裂。花序大圆锥状,花梗中下部有关节,花淡黄绿色,花被6片,成2轮排列,雄蕊通常9枚,花柱3枚,柱头呈头状。果实为瘦果,3棱形,沿棱生翅,基部心形,成熟时呈红色。花果期在6-7月。

地理分布与生境

大黄主要分布于陕西、湖北、四川和云南等地。它多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草坡,偏好土壤肥厚、阳光充足的环境,既可野生也可栽培。

毒性与化学成分

大黄全草有毒,其中根部毒性较大,食用大量后可引起腹泻、下痢等症状。其根部主要含有蒽醌衍生物,具有较强的泻下作用,其中苷的泻下作用常强于相应苷元。主要苷元包括大黄素(emodin)、大黄酚(chrysophanol)、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大黄酸(rhein)和大黄素甲醚(Physcion)。此外,还含有土大黄苷、大黄鞣质等成分。同属植物掌叶大黄含有番泻苷A、B、C、D、E、F等二蒽酮衍生物,是药用大黄的主要致泻成分,但本种大黄未见报道此类苷。

科概述

蓼科约有40属800余种,主要分布在北温带地区。我国有14属约235种,有毒种类较多,主要分布在蓼属、大黄属和酸模属。中毒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的刺激症状,如呕吐、腹痛、腹泻、血尿等。本科植物有些可供食用,如荞麦,但其花含有光敏物质,可引起动物中毒。

《中国药典》记载

性状

大黄呈类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状,长3~17cm,直径3~10cm。除尽外皮者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及星点(异型维管束)散在,残留的外皮棕褐色,多具绳孔及粗皱纹。质坚实,有的中心稍松软,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显颗粒性;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根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形成层环明显,无星点。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

鉴别

  • 横切面: 根木栓层及皮层大多已除去。韧皮部筛管群明显;薄壁组织发达。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较密,宽2~4列细胞,内含棕色物;导管非木化,常1至数个相聚,稀疏排列。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并含多数淀粉粒。
  • 根茎髓部: 宽广,其中常见黏液腔,内有红棕色物;异型维管束散在,形成层成环,木质部位于形成层外方,韧皮部位于形成层内方,射线呈星状射出。
  • 粉末: 黄棕色。草酸钙簇晶直径20~160μm,有的至190μm。具缘纹孔、网纹、螺纹及环纹导管非木化。淀粉粒甚多,单粒类球形或多角形,直径3~45μm,脐点星状;复粒由2~8分粒组成。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0.1%磷酸溶液(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理论板数按大黄素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大黄素(C15H10O5)和大黄酚(C15H10O4)的总量不得少于0.05%。

炮制

  • 大黄: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晾干。
  • 酒大黄: 取净大黄片,照酒炙法炒干。
  • 熟大黄: 取净大黄块,照酒炖或酒蒸法炖或蒸至内外均呈黑色。
  • 大黄炭: 取净大黄片,照炒炭法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

性味与归经

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功能主治

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用法用量

3~30g,用于泻下不宜久煎。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患处。

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制剂

大黄流浸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