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价格欺诈认定标准及购买过期商品理赔指南
商品价格欺诈认定标准及购买过期商品理赔指南
在日常消费中,价格欺诈和购买到过期商品是常见的消费纠纷。本文将详细介绍商品价格欺诈的认定标准,并说明购买过期商品后的理赔途径,帮助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
商品价格欺诈的认定标准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行为可被认定为价格欺诈:
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内容与实际不符,并以此为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购买的。
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者价目表,以低价招徕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的。
使用欺骗性或者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的。
标示的市场最低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极品价等价格表示无依据或者无从比较的。
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务,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的。
销售处理商品时,不标示处理品和处理品价格的。
采取价外馈赠方式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不如实标示馈赠物品的品名、数量或者馈赠物品为假劣商品的。
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示或者含糊标示附加条件的。
虚构原价,虚构降价原因,虚假优惠折价,谎称降价或者将要提价,诱骗他人购买的。
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前有价格承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的。
谎称收购、销售价格高于或者低于其他经营者的收购、销售价格,诱骗消费者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
采取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缺数量等手段,使数量或者质量与价格不符的。
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谎称为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
购买过期商品的理赔方式
如果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过期商品,可以要求赔偿商品三倍价格的赔偿金或者是500元的赔偿款。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也规定,违反本法规定,生产经营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将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维护食品安全权益
食品安全问题至关重要,我国关于食品卫生的要求比较严格。对于食品的生产者经营者来说,国家法律明文规定,不得生产和销售过期变质食品,并且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约束。规定要求食品的生产和经营者不得使用过期变质伪劣的原材料生产食品,同时要注意食品的保存,定期检查并召回市场上所有变质过期的食品,维护食品市场的秩序。同时也不能生产或销售不达标的食品或者是添加有害添加物的食品。
因此,消费者购买食品时,要注意食品的标签标识以及生产成分,还有生产许可证、以及生产日期和到期时间,同时保留好购物小票,养成索要购物小票的习惯。如果不幸消费者买到过期或不合格的商品,可凭借购物小票,要求商品经营者和生产者需无条件进行更换或者退货。
如遇到问题类似还有不清楚的或新的情况,建议您通过法律咨询平台在线提问,以便于了解沟通案件情况,智能匹配平台空闲律师为你作出详细的有针对性的解答,尽量说明大致情况以免因信息不全、沟通不畅,解答有误。先在线咨询律师可谓是目前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