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颠覆适量饮用安全认知 美酒类或标注致癌警告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颠覆适量饮用安全认知 美酒类或标注致癌警告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tkww.hk/a/202501/05/AP6779d9ace4b0f8a56f817d5f.html

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穆尔蒂近日建议在酒类包装上标注癌症警告,这一提议引发了广泛关注。研究表明,饮酒与至少7种癌症风险存在联系,包括乳腺癌、肝癌等。如果这一建议最终获得通过,将对酒类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穆尔蒂指研究表明饮酒与至少7种癌症风险存在联系。(路透社)

香港文匯報報道,美國公共衞生局局長穆爾蒂上周五(1月3日)表示,飲酒是人類可以預防的癌症誘因,認為在美銷售酒精飲料的包裝上,日後都應標註癌症警告。美媒指出,美國農業部與衞生部的聯邦膳食指南中,常年標註適當飲酒是安全的。若穆爾蒂的建議成事,國會需通過法案要求酒精製造商更改標籤,屆時含酒精飲品在美銷售,以及民眾對酒精的認知都或出現變化。

聯邦膳食指南自1988年以來,從未改變對飲酒的建議,即男性每天飲用不超過兩杯(28克酒精)、女性每天飲用不超過一杯(14克酒精)。幾十年來,適當飲酒有助預防心臟病和中風的觀念,在美國深入人心。現時美國法例規定,含酒精飲品需標註孕婦飲酒和酒後駕車相關警告,並列明「酒精可能導致健康問題」。

飲酒與7種癌症風險存在聯繫
穆爾蒂表示,現有研究表明飲酒與至少7種癌症風險存在聯繫,包括乳腺癌、肝癌、結直腸癌、食道癌、口腔癌、喉癌和聲帶癌。他引述統計稱,酒精每年直接導致約10萬宗癌症個案,以及2萬宗癌症相關死亡。他也稱研究指即使是適當飲酒,也會與心室顫動等心臟病相關聯,「許多人認為只要飲酒量不超過當前指南限制,就不會影響他們的健康和福祉,但這個數據並不能證明癌症風險很低。」

美國《紐約時報》指出,美國當局對酒精的健康風險一直存在爭議。2016年,公共衞生局曾報告稱,濫用酒精與7種癌症有關。2020年,一份為撰寫2020年至2025年聯邦膳食指南提供資訊的科學報告中稱,酒精是一種致癌物。報告還稱有新證據表明,即使有限度地飲酒,也可能增加患上某些癌症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不過在這一版指南中,當局並未修改適當飲酒建議。美國國會近年也委託國家科學院、工程院和醫學院進行研究,該報告認為飲酒可能增加患上乳癌的風險,但與其他癌症發病率沒有顯著關聯。報告還重申相較從不飲酒,適度飲酒可以降低心臟病發作和中風致死的風險。

逾半數人不認為飲酒增患癌風險
美國癌症研究所2019年對全美成年人一項民調顯示,不到半數美國人認為飲酒會增加患癌風險,相較之下,認為煙草是致癌物的美國人佔比達89%。不過穆爾蒂強調,研究表明飲酒是繼吸煙和肥胖之外,第三大人類可預防的癌症誘因。

歐美酒廠股價應聲下跌

穆爾蒂言論引發歐美多個酒精製造商的股價下跌。(法新社)

《金融時報》報道,美國公共衞生局局長穆爾蒂建議為酒精飲料添加致癌警告標籤,市場反應明顯,歐美多個酒精製造商的股價上周五(1月3日)均報跌。業界認為這意味多國政府或有意仿效控煙措施,推動飲酒率和吸煙率一樣逐步下降,可能會影響酒類飲品的銷量。

截至周五收市,股價跌幅最大的是法國知名烈酒集團人頭馬君度(Rémy Cointreau),收報54.7歐元,跌幅超過5%。名下擁有百利甜(Baileys)的英國酒商帝亞吉歐(Diageo)跌幅達3.95%,美國啤酒廠波士頓啤酒(Boston Beer)下跌3.8%。包括法國品牌保樂力加(Pernod Ricard)、加拿大品牌Molson Coors、比利時品牌AB InBev、美國品牌Brown‑Forman,以及荷蘭品牌喜力(Heineken)等酒廠,股價都錄得1%至3%跌幅。

美媒報道稱,美國政界普遍有飲酒習慣,不過當選總統特朗普並不喝酒,他提名的衞生與公共服務部部長小肯尼迪,也在數十年前宣布戒酒,宣稱自己會定期參加戒酒互助會。

何謂「適量飲酒」 科學界無共識

伴隨科學研究深入,支持適量飲酒有助健康的理據削弱。(法新社)

究竟何謂「適量飲酒」,在科學界暫無共識。2022年,世界衞生組織發布指南稱,沒有不影響健康的安全飲酒量一說。世衞在《刺針》期刊發布調查結果稱,全球所有可歸咎於酒精誘發的癌症個案中,過半數都是由輕度或中度飲酒誘發,即每人每周飲用不超過1.5升葡萄酒、不超過3.5升啤酒,或是不超過450毫升烈酒。

關於酒精致癌說,科學界最普遍的理據是酒精(即乙醇)可在人體內分解為乙醛,乙醛可以結合甚至損害人類細胞的脫氧核糖核酸(DNA),導致細胞生長不受控、誘發惡性腫瘤。有動物實驗表明,囓齒類動物長期飲用含有乙醇或乙醛的水,可能導致其身體各部位長出腫瘤。還有研究指酒精可能加劇人體炎症、改變雌激素水平、導致致癌物更容易被吸收,以至增加患癌風險。

適量飲酒有助健康理據削弱
美國當局研究認為,對於女性而言,每周少量飲酒、即飲酒不超過一杯(攝入酒精不超過14克)者,患癌風險約為11%,若每天都飲用一杯酒,這一風險將增至13%;每天飲用兩杯酒,該幾率會增至15%。對於男性而言,每周飲酒不超過一杯者患癌幾率約10%,若每天飲酒一杯或兩杯,該幾率會增至11%和13%。

至於適量飲酒有助減少中風或心血管疾病風險的說法,哈佛大學公共衞生學院癌症預防專家雷貝克指出,伴隨科學研究不斷深入,支持適量飲酒有助健康的理據有所削弱,關於飲酒可能致癌的理據則有所增加。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營養學教授戴維斯認為,適量飲酒的人多數擁有較健康的生活習慣,這可能造成適量飲酒對健康有益的錯覺。若研究與酒精直接相關的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不難發現整體而言,飲酒對人類健康有害。

年輕世代喜歡低度數 法紅酒面臨生存危機

穆爾蒂認為在美銷售酒精飲料的包裝上都應標註癌症警告。(法新社)

法國以盛產高質素紅酒聞名於世,不過法國致力推廣紅酒的波爾多葡萄酒產業協會(CIVB)統計顯示,伴隨年輕世代口味變化,法國紅酒自1970年代至今,消費量已驟跌約90%。《金融時報》報道,年輕世代更喜歡度數較低,甚至完全不含酒精的飲品,法國紅酒若不適應變化,將面臨生存危機。

報道引述調查機構Neilsen統計顯示,1945年至今,法國包括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和桃紅葡萄酒(也稱粉紅酒)在內葡萄酒消費總量,已下跌超過80%。統計顯示在法國,出生於1995年至2009年的Z世代年輕人的葡萄酒購買量,只有出生於1980年至1994年的千禧一代的一半。

轉向啤酒無酒精飲料
CIVB董事會成員杜蘭德稱,業界確實看到年輕世代消費者對紅酒的興趣下滑,轉向啤酒和無酒精飲料,「在法國,如果一名祖父每年喝300升紅酒,那麼這個家族的父親可能每年喝180升,兒子每年只喝30升。」

杜蘭德也表示,一些喜歡紅酒的年輕世代買家更重視酒的質素,他預測法國市場未來對平價紅酒的需求將會非常低,擔心這類葡萄酒的產量過剩,反而會損害波爾多的形象。

法國部分酒莊正嘗試轉型。小型家族酒莊莫維農的經營者特里博多表示,該酒莊仍主要銷售高質素的特級紅酒,不過從2018年起,他們開始生產白葡萄酒,以及更受年輕消費者歡迎的橙酒(一種白葡萄釀製、呈現琥珀色的葡萄酒),也會推出酒精度數更低的葡萄酒。特里博多稱,「我很早就意識到人們的飲酒模式在改變,我身邊的年輕女性飲酒量減少了。喝紅酒的人也少了。」

業界也指出,轉型銷售其他品種酒類,需要重新購置釀酒裝置、培育不同品種的葡萄,更要綜合考慮種植區的地理和氣候條件,行業轉型所需成本高企將是一大挑戰。

英「1月無酒精」挑戰多年 參與者睡眠質素健康改善
對於有長期飲酒習慣人士而言,減少酒精攝入量有益健康,即使只是戒酒一個月都有助益。《華盛頓郵報》報道,英國慈善機構「英國酒精變革」推出「1月無酒精」(Dry January)挑戰多年,多項研究顯示長期飲酒者戒酒一個月後,健康情況有所改善,睡眠質素提升是最常見的好處之一。

醫學專家稱,酒精是一種鎮靜劑,有助身體放鬆、令人能夠更快進入睡眠狀態。不過酒精對睡眠質素的影響是一把雙刃劍,當身體代謝酒精時,人體的睡眠程度較淺,這意味雖然飲酒能令人更快入睡,卻也令人體淺度睡眠時間增加。加上酒精可以放鬆肌肉,當人體的喉部肌肉放鬆時,睡眠中會更容易出現呼吸困難情況。

英國一項去年3月發布的研究顯示,分析當地約38萬名成年人的飲酒量與睡眠質素之間的關係後,研究人員發現即使少量飲酒,也會降低人體睡眠質素,更容易出現熬夜或起床困難等情況。另一項涵蓋4,232名英國成年人的研究顯示,飲酒人士戒酒一個月後,幸福感和睡眠質素都有所提升。

睡前飲酒易陷碎片化睡眠
美國克利夫蘭診所睡眠障礙中心行為睡眠醫學主任德雷魯普稱,入睡前飲酒容易令人陷入碎片化睡眠,稍微減少飲酒量或暫停飲酒一段時間,都能帶來更好的睡眠。德雷魯普稱,短暫戒酒能令人睡醒後更為精力充沛,有更多動力去健身或維持健康飲食,這也有助改善睡眠質素。

(來源:香港文匯報A17:國際 2025/01/05)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