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我总是用食物来安慰自己的悲伤”:情绪化进食如何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我总是用食物来安慰自己的悲伤”:情绪化进食如何解?

引用
壹心理
1.
https://m.xinli001.com/index.php/info/100497741

在当今社会,许多人会通过食物来寻求安慰,这种行为被称为情绪化进食。它不仅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和肥胖,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本文将探讨情绪化进食的定义、成因、高发阶段以及如何采取健康的应对策略。

什么是情绪化进食

情绪性进食的特点是暴饮暴食,或在不饿的时候吃东西以安抚情绪。研究表明,人们在积极和消极情绪下吃的饭量要比在中性情绪下大。情绪性进食主要是基于自我奖励,这种行为奖励与动态管理密切相关。而情绪性进食被定义为对包括焦虑、抑郁、愤怒和孤独在内的各种负面情绪做出的进食反应,目的是减少消极体验,增加积极体验。

此外,研究还显示“情绪性进食者”更可能食用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随着肥胖率的上升,情绪性进食正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目前关于食品广告和社会规范等市场主导因素等外部力量,是否会进一步加剧“情绪性进食者”潜在的破坏性倾向,仍在争论之中。一些研究者还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情绪性进食是情绪激动引发进食行为,还是进食行为激发了我们的情绪?”鉴于近年来全球超重人数和肥胖率的不断上升,这一现象的原因受到了广泛研究,现有研究表明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都起到了作用。

情绪化进食高发阶段

童年时期情绪化进食的频率通常较低,如果孩子长期处于高压状态,身体的自然反应应该是食欲不振。而大人往往对这些自然反应视而不见,并且强迫孩子吃东西,例如用蛋糕来代替对孩子情绪的安抚。在这种过渡过程中,情绪化进食正以相反的形式表现出来,即暴饮暴食。此外,青春期(伴随激素变化)又通常被认为是在此期间造成这种结果的基础。而环境影响是近年来青少年肥胖率上升的一个常见解释,比如面对种类繁多、美味且易致胖的食品(容易让人吃上瘾)的诱惑很多。包括年轻人在内的许多人尚且能够抵制这些刺激,保持健康的体重;但有研究表明,处于风险中的人(如超重和肥胖的人)很难抵挡高热量食物的诱惑。但是,大多数年轻人也难以逃脱环境的影响,因此他们在广告和不健康食品营销中属于易受影响的群体。

那人们为什么会用食物来麻痹自己的情感?

  1. 短暂减压:吃东西可以暂时缓解悲伤、压力、焦虑或无聊等负面情绪。食物可以刺激大脑的奖励系统,给人一种短暂的愉悦感,并从情绪痛苦中短暂脱离。

  2. 文化和社会规范:在许多文化中,食物与舒适和庆祝有关。与他人分享食物是一种常见的社交活动,人们可能会将食物作为与他人联系或在社交活动中寻求安慰的一种方式。

  3. 习得行为:个体可能会在童年时期习得这种行为。如果食物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被用作奖励或安慰,这种模式可能会持续到成年。

  4. 习惯性行为:情绪化进食成为了一种行动习惯。当面临情绪困扰时,转向食物寻求安慰的习惯变得根深蒂固且自动化。

采取健康的应对策略

如果你用食物来安抚情感,而这些情感或需求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那么控制这种行为所需的意志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耗尽。最终,你会伸出手去寻找食物来作为安慰。当需求或情感被压抑时,它们就会被推入潜意识,使个人在意识层面无法察觉到它们。然而,这些被压抑的需求往往仍然以微妙的、有时甚至是有害的方式影响思想、行为和情绪。情绪化饮食可以被视为一种破坏一个人的幸福感和目标的行为。例如,如果某人试图保持健康饮食或减肥,那么将食物作为情绪困扰的应对机制会阻碍他们的进步和自信。这会导致一个循环,负面情绪会引发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导致内疚和进一步的负面情绪,使自我破坏的循环永久化。

因此,我们需要找到更健康的应对机制来驾驭悲伤的过程:

  • 接纳你的情绪:让自己接纳并体验悲伤情绪,这是治愈过程中自然而必要的部分;
  • 寻求社会支持:与朋友、家人或互助小组寻求帮助,与理解的人谈论你的感受可以提供情绪上的缓解和安慰;
  • 健康的应对策略:探索更健康的方式来应对悲伤,例如写日记、练习正念或冥想、进行体育锻炼或追求艺术或音乐等创造性出口;
  • 学会自我照顾:对自己要友善和温柔,允许自己悲伤而不加评判,这也是治愈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 寻求专业帮助:考虑与擅长处理悲伤和失落的治疗师或咨询师交谈,他们可以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情绪化进食的治疗工作

“情绪化饮食”一词描述的是个体在面对焦虑、抑郁、愤怒和孤独等各种负面情绪时,通过吃东西来应对的过程。当开始为有情绪化进食问题的人开展治疗时,需要关注导致这种行为的伴随因素,即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出现过度进食或进食不足的情况呢?如果是为一位饱受情绪进食困扰的肥胖患者进行治疗时,心理治疗师与全科医生的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由全科医生、心理专家或心理治疗师进行全面访谈,将有助于找到可能对患者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任何激素变化和合并症都是制定心理干预计划必须要考虑的关键因素。此外,家人的帮助也很重要——他们的支持或缺乏支持可能是加速或减缓治疗过程的因素之一。放松技巧、正念/冥想和自我接纳等方式也是对“传统”形式心理治疗的有效补充。那么与患有肥胖症和情绪化进食问题的人一起工作的一个基本要素则是,让他们更容易地触及自己的情绪,这些情绪通常是被个体自己压抑和封锁的。请记住,情绪感受是一个高度个性化的过程,体验它的方式并没有所谓的对错之分。重要的是要找到最适合你的方法,并给自己治愈所需的时间和空间。有时,这种时间和空间可以在心理咨询或治疗中获得。

参考资料:

[1] Adriaanse, M.A., de Ridder, D., Evers C. (2011). Emotional eating: Eating when emotional or emotional about eating? Psychology & Health.

[2] Dallman, M.F. (2010). Stress-induced obesity and the emotional and nervous system. Trends in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159-165.

[3] D’Arrigo, T. (2007). Emotional eating: A sneak attack on weight loss, Diabetes Forecast.

[4] Faith, M. S., Allison, D. B., Geliebter, A. (1997). Emotional eating and obesity: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and practical recommendations, 439–465.

[5] Geliebter, A., Aversa, A. (2003). Emotional eating in overweight, average weight, and underweight individuals.

[6] Snoek, H., van Strien,. T, Janssens, J., Engels, R. (2007). Emotional, external, restrained eating and overweight in Dutch adolescents.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7] Van Strien, T. (2018). Causes of emotional eating and matched treatment of obesity. Current Diabetes Reports.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