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无期限和有期限的区别
劳动合同无期限和有期限的区别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其中,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两种常见的合同类型,它们在合同期限、解除条件、稳定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详细解析这两种合同的区别,并介绍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时的相关规定和赔偿标准。
一、劳动合同无期限和有期限的区别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与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存在多方面区别:
合同期限: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明确约定了起始和终止时间,期限届满合同即告终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没有明确的终止时间,除非出现法定或约定情形,否则合同持续有效。
解除条件: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满,除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约定条件续订而劳动者不同意的情况外,终止合同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主要依据法定情形,如劳动者严重违纪、用人单位经营困难等,符合条件解除时也需依法支付补偿。
稳定性: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给予劳动者更强的职业稳定性,让劳动者更有归属感,利于员工长期发展;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期限届满时面临不确定性,稳定性相对较弱。
对用人单位影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在解除合同时需更谨慎,要符合严格的法定条件;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管理上相对灵活,可根据经营需求在期限届满时决定是否续签。
二、劳动合同无期限单位解除怎么办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单位若要解除,需分合法解除与违法解除两种情况来处理。
合法解除方面,单位若因劳动者存在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给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等法定过错情形而解除合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若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等原因解除,单位应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1个月工资后,依法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违法解除方面,若单位违反法律规定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解除,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劳动者如认为单位解除行为违法,可通过申请劳动仲裁、提起诉讼等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劳动合同无故解雇赔偿标准规定
用人单位无故解雇劳动者,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具体赔偿标准如下: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若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应当依照上述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这里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如果劳动者的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劳动者遭遇无故解雇,应收集好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等,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可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事宜,协商不成可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