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今天,余华英英第六次出庭受审!庭审重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今天,余华英英第六次出庭受审!庭审重点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219A01LFT00

今天上午,备受关注的余华英拐卖儿童一案将在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重审二审开庭。从2022年6月余华英被抓获至今两年多的时间里,这也将是余华英第六次出庭受审。

之所以有这么多次,也是因为在庭审期间,仍不断有更多犯罪事实被查清,就在10月25日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重审一审的判决当中,可以看到,余华英拐卖儿童人数从原审时的11人增至17人,这也将是今日庭审的重点。

杨妞花是这起案件原审就被认定的11名儿童之一,也是因为有了她提供的线索,警方才再次抓获余华英。在今日的庭审中,杨妞花的经历也将是重要证据。

此前的10月25日,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重审一审宣判,判处余华英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余华英提出上诉。

资料图/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案情回顾

1993年起,余华英及其同伙一起拐卖多名儿童。

2022年7月,余华英因涉嫌拐卖儿童罪,被刑事拘留。

2023年9月18日,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拐卖儿童罪,判处余华英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余华英提出上诉。

2023年11月28日,余华英拐卖儿童案二审开庭。

二审庭审后,检察机关提出发现余华英有漏罪未处理,建议发回重审。

2024年1月8日,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对余华英拐卖儿童案发回重审。

2024年10月11日,案件在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重审一审开庭,余华英被控拐卖儿童人数从11人增至17人。

2024年10月25日,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再次认定余华英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依法判决被告人余华英犯拐卖儿童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余华英当庭表示上诉。

拐卖12个家庭17名儿童

61岁的余华英户籍重庆大足,小学文化。她的犯罪是从贩卖亲生骨肉开始的。

1984年,余华英结识重庆大足籍男子王某文,两人结婚后育有一女。1992年,余华英在重庆一家面馆打工时认识龚显良,在未与王某文解除婚姻关系的情况下,与龚显良同居并产下一名男婴。由于关系不合法,余华英和龚显良便将男婴卖掉,从此开始了疯狂的犯罪之途。

1993年正月初七,千家万户沉浸在阖家团圆的欢喜氛围中。在贵州省遵义市火车站站台上,余华英拐走6岁男孩蔡小平(化名),使其与家人骨肉分离30年。

1995年,余华英伙同龚显良在贵阳市南明区将5岁的杨妞花拐带至河北省邯郸市,经人介绍,以3500元卖给一户聋哑人家庭。在“新家”里,杨妞花被取名为李素燕。

1996年7月,贵州省都匀市西园村小河边,8岁的小兰、6岁的小北(均为化名)被余华英、龚显良拐卖。

这一年,两人先后拐卖4名儿童。原审一审、二审法院均审理查明:除拐卖小兰、小北,余华英还于同年10月在贵阳市东山仙人洞路口附近将5岁的小龙(化名)拐走,以12500元卖至邯郸;随后,两人回到重庆大足将5岁的小友(化名)拐走,以12000元卖至邯郸。

2022年,寻亲成功的杨妞花在贵州报案,警方将余华英抓获。

2023年9月,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被告人余华英拐卖儿童罪一案。法院经审理查明,余华英于1993年至1996年期间共拐卖儿童11名。一审判处余华英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余华英不服判决,向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贵州省高院认为,原判遗漏余华英其他拐卖儿童的犯罪事实,部分事实不清楚,为查清全部犯罪事实,应予重审。

2024年10月11日上午,余华英拐卖儿童发回重审案一审公开开庭。公诉机关指控,余华英在原有查明事实基础上,另涉新的拐卖儿童案件,其拐卖的儿童人数从11名增至17名。

12个家庭、17名儿童,原本幸福的生活都中止在余华英的黑手伸出的那一刻。

孩子如何被拐走?

在实施犯罪过程中,余华英往往早有预谋。她物色有儿童的家庭,通过租房成为其邻居,关系熟络后再通过买糖、买玩具的手法拐走儿童。

蔡小平便是被余华英“跟我一起走,买糖给你吃”的说法骗走的。

在遵义市火车站站台上,6岁男孩蔡小平和哥哥一起捡酒瓶。这时,余华英带着一个小女孩出现。在毫无防备的蔡小平面前,余华英使出惯用伎俩。

“(我)在火车站附近到处寻找目标,看他在捡酒瓶子,我过去骗他说带他去买糖,然后就带上了火车,直接坐车到河北邯郸。有一家要买去做孙子,当时大概卖了4000元。”余华英供述。

同年8月,遵义市发生另一起案件,两名男孩被余华英和同伙拐卖至邯郸。

“我们租房后发现有一家,两个男娃娃,大的5岁多,小的3岁左右。有一天,孩子妈妈出门去扫马路,我就和龚显良带孩子跑了。这一次和之前一样,我们连衣服和行李都没带。”余华英供述。

1996年7月,小兰、小北也被余华英以类似方法拐卖。

小兰的陈述还原了当时的情况:有一个小女孩来我们家,叫我和弟弟一起去她家玩,有一男一女两个大人在家,拿零食给我们吃,吃完之后我和弟弟睡着了,醒来之后发现在车上……

姐弟俩失踪后,他们的母亲一直在“丢孩子”的地方苦守,希望孩子能回到身边。27年后,她已头发花白。孩子被拐后,一家人四处寻找,广东、福建、湖南、云南、四川……但令人失落的是,两个孩子始终杳无音讯。直到2023年6月,侦查机关利用图像比对技术侦破案件,小兰、小北这才有了下落。

出生于贵州省毕节农村的杨妞花,也有类似遭遇。

杨妞花5岁来到贵阳,和进城务工的父母一起在租住的房中生活。这一年,早有预谋、租住在隔壁的邻居余华英,以“带着去买织毛衣的签子(即棒针)”为“诱饵”,将杨妞花带上火车,之后辗转被卖到邯郸一个农村家庭。

2021年,杨妞花凭儿时记忆通过网络寻亲找到姐姐,却得知亲生父母已离世多年。“无论她如何忏悔和道歉,都不可能得到原谅!”面对余华英,34岁的杨妞花有着难以言说的愤恨。

慰藉受伤心灵 彰显法治力量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10月25日上午,法庭宣判被告人余华英死刑时,杨妞花的泪水夺眶而出,庭审现场的受害人及家属泣不成声。杨妞花在庭审后说:“正义不会缺席,这是余华英应该受到的处罚。”

杨妞花的代理律师、河北十力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文广表示,随着几次庭审的进行,余华英的犯罪事实越来越清晰。“维持死刑判决意义非常重大,既给受害人和家属心灵以抚慰,也对人贩子起到巨大震慑作用。”

庄严判决惩治犯罪。同时,修复被害人的心理创伤、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的家庭生活,需要更完善的制度安排。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彭新林分析,被拐卖的儿童在重新回到原生家庭后,通常会有心理创伤。他们在被拐卖期间可能遭受身体和心理上的虐待,也失去了与家人相处的宝贵时光。这些家庭需要稳定、可靠的支持系统,帮助其重建生活秩序。

专家也呼吁依法从严、从重打击贩卖儿童行为,铲除犯罪土壤,从根本上预防贩卖儿童犯罪。贵州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员表示,保护孩子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社会、学校、家庭应联防联动,防止此类悲剧发生。

来源 |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