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佛再来之关帝伽蓝菩萨
古佛再来之关帝伽蓝菩萨
在中国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中,关帝(关羽)被尊奉为伽蓝菩萨,享有崇高的地位。从东汉末年的名将到佛教护法神,关帝的这一转变始于隋代,经过历代帝王和高僧大德的推崇,逐渐成为中国佛教寺院中不可或缺的护法神祇。
中国稍有规模的汉传佛教寺院内,都会设有伽蓝殿,里面单独供奉关帝。关帝是东汉末年叱咤风云、武艺高强、智勇双全的一代名将,历代帝王都把关帝视为忠义的化身,护国佑民的保护神。
关帝成为佛教护法神,始于隋代。宋代释志磐撰佛教史书《佛祖统纪》记载:“(隋开皇十二年)十二月。智者禅师至荆州玉泉山安禅七日。感关王父子神力开基造寺乞授五戒。师入居玉泉。道俗禀戒听讲者至五千人。”
湖北当阳玉泉寺珍珠泉旁至今仍有“关公显圣碑”,上书“汉云长显圣处”六个大字,“(清)嘉庆二十六年丁丑,傅相阮文达公方制楚阅兵,过此题额曰:'最先显圣之地’。”
玉泉寺大雄宝殿前有两口分别铸造于元代至大元年和延祐七年的大钟,至大元年钟铭《覆船山景德玉泉禅寺记》,延祐七年钟铭《荆门州当阳县玉泉景德禅寺钟铭》都将玉泉寺的兴建归功于关帝显灵开基造寺,关帝被智者大师感动,发大威力,兴风作雨,神工创基,玉泉山由此成为智者大师弘传佛法的道场。
《玉泉莲月正禅师语录》云:“师云隋时智者大师定力据座,汉代云长夫子神工创基,从此开辟。历唐而宋,奉敕增修,遂成精舍。千百年来,渐见颓落。邵大护法出师彝陵,入山览胜,目击灵踪,乃合力重构,题神工再新四字,山僧升座拈提,却是一重新公案,竖拄杖云,檀越向拄杖头上竖修琼楼玉殿,山僧将玉殿琼楼横挂拄杖头上,且道,今人作用与古人作用是同是别,乃横按拄杖喝一喝,云,智者大师来说法,关夫子又现全身。”
明末高僧为霖禅师在《旅泊庵稿》中著写《关将军参玉泉智者大师赞》:“神见玉泉。亲禀大戒。关公打化。千古犹在。”
近代台宗大德兴慈法师在上海法藏寺撰述《天台智者大师别传辑注》书中说:“……由是神之威德,昭布千里,远近瞻祷,莫不灵应,故天台宗寺,具奉之为伽蓝神。后各寺院,亦具奉之!”
佛经说: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关帝帮助智者大师修建寺院的因缘,也让关帝被有东土释迦之称的天台宗开祖智者大师度化,成为伽蓝菩萨。
宁波天童寺的费隠通容禅师的再传弟子何一禅师,在其《语录》中说:“伽蓝菩萨愿力洪深,以何为验?灵山记莂、拥护法社。”意思是说,关帝伽蓝菩萨的愿力是得到佛陀于灵山说法处所记莂的,拥戴护卫僧俗法会场所法力无边、功德无量。
中国各处的佛教寺院、道场,每日的早晚课诵都会念诵《伽蓝赞》:“伽蓝主者,合寺威灵,钦承佛敕共输诚;拥护法王城,为翰为屏,梵刹永安宁。”以感恩关帝伽蓝菩萨护法护教的殊胜功德。
早在唐代道世法师所著佛教类书《法苑珠林》中就有记载:“复有一尼,亦入定不动,各经多年,圣迹伽蓝菩萨圣僧、仙人仙华屡屡人见。具在别篇,岂得不信。”
不仅汉传佛教,关帝在藏传佛教也有非常崇高的地位。藏传佛教祖师大德都先后用藏文为关帝写祈愿文或赞文、供养仪轨文,颂扬关帝位尊德高,乃古佛权现,菩萨再来。
宁玛派亚青寺喇嘛阿秋仁波切在供祈关帝仪轨时做开示:“关帝早于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已是一位成就极大的大士了。他曾在释迦佛前发愿守护及振兴佛法、护持一切实修实证的佛陀弟子,并为驱除一切魔障远离身心,护佑一切众生并满足其善愿而使速成佛道。此大士于世间众生前示现忠义之相,并以此忠义教化众生……”
藏传佛教四大活佛之一、执掌内蒙佛教的章嘉·若必多吉国师也将关帝认定为密宗地位崇高的出世间智慧护法,并亲撰《关老爷祈供法》云:“统领东方的大战神,自己曾应诺要守护佛法,出于色种称为云长帝,大神眷属等降此地而安住,血肉饮食似大海汇集……”
章嘉国师在文中称关帝为“真日杰布”,意为云长大帝,突出其“大战神”的身份,强调关帝是色界护法神的化身。
佛教将现象世界分为欲界、色界与无色界三界。护法则分为尚未跳出轮回、生活在欲界的世间护法与从轮回中解脱、可作为皈依对象的出世间智慧护法。关帝是出世间智慧护法,法身无碍融入法界,化身可以自在现于三界,报身则处在色界最高处的五净居天。
2005年大年初三,十七世噶玛巴亲手撰着《关帝修持仪轨》,并示谕各信众修持关帝祭仪之法事。由此可知“关帝”是佛教中正信的一尊大护法菩萨,为汉藏两地的佛法树立起无比的大法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