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真的有療效?圖解「4種類型」別搞混:唯有「1種」能保健
保健食品真的有療效?圖解「4種類型」別搞混:唯有「1種」能保健
随着健康观念的普及,人们对保健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市面上不少保健食品和健康食品都声称具有医疗效果,这实际上属于非法行为。那么,保健食品与药品究竟有何区别?常听到的"健康食品"又是什么?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保健食品的相关知识。
保健食品的四种类型
保健食品本质上就是一般食品,由天然食物或经过精制、加工或配方调制组合而成,能够补充日常营养、帮助调整体质,但不能宣称有保健作用,也不可标榜有治疗疾病之功效。一般包含四种类型:
- 特殊营养食品:如婴儿与较大婴儿配方食品、特定疾病配方食品及经中央主管机关许可得供特殊营养需求者使用的配方食品。(例如亚培安素、减重代餐、糖尿病/肾脏病营养均衡配方等。)
- 功能性食品:在基本营养素之外,具备了特定保健功效成分的一般食用型态食品。(例如:益生菌、优酪乳等。)
- 膳食补充食品:能补充营养素,或具有调节特殊生理功能诉求的非传统食用形态胶囊或锭状食品。(例如:葡萄糖胺、综合维生素、B群等。)
- 健康食品:唯一具有实质科学证据之"保健功效",并标示或广告具该功效,非属治疗、矫正人类疾病之医疗效能为目的之食品。
图片来原:家天使
有益身体健康就能叫健康食品?
错!不能随便说自己的产品是"健康食品"!健康食品必须要有科学证据显示具有保健功效,在中国大陆,则是要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申请查验证登记许可,才可以称为健康食品,这也就是很多食品广告宣称"通过国家健康食品认证"的意思。
对于核准通过的健康食品,在产品包装上会标示"健康食品"字样、许可证字号、保健功效叙述等相关规定项目,以及小绿人健康食品标志。像是下图这个样子:
图片来原:家天使
也可以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食品药物消费者专区-整合查询服务",利用产品名称跟许可证字号,查询审核通过的健康食品资料。
无论保健食品、健康食品都不是药
根据《药品管理法》规定,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可用来自诊断、治疗、减轻或预防人类疾病,或能影响人类身体结构及生理功能的药物,才能称为药品。经认证的药品,在产品包装上会有许可证字号("国药准字")才算合格。
而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不得为医疗效能之标示、宣传或广告。无论是保健食品、健康食品,都只能做一定程度的生理调节与保健功效,无法达到治疗、预防或矫正疾病的医疗效能。
任何宣称自己可治病的保健/健康食品,都绝对是违法的。大家在购买相关食品前,可以利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违规食品、药品、化妆品广告民众查询系统",看看食药品是否有违规行为。
本文获家天使授权转载,原文为:保健食品、健康食品是什麼?健康食品能當藥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