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演义小说中拥有“白马银枪”称号的人
盘点演义小说中拥有“白马银枪”称号的人
在古典演义小说的宏大叙事中,"白马银枪"这一意象常常与英勇无畏的将领紧密相连。他们身骑白马,手持银枪,不仅展现了非凡的武艺,更象征着忠诚与勇猛。本文将为您介绍三位享有"白马银枪"美誉的传奇人物:三国时期的赵云、残唐五代的高思继以及他们的先辈高顺励。
《三国演义》中的"白马银枪"赵云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作为蜀汉名将,他位列蜀国五虎上将之一。赵云身高八尺,身材高大,武艺高强,枪法出众。他所持的宝枪名为龙胆亮银枪,胯下宝马名为照夜玉狮子。赵云常穿一身白盔白甲白袍,腰间束着虎皮带,威风凛凛,气派非凡,因此被誉为"白马银枪"赵子龙。
赵云的主要战绩包括:初登场时救公孙瓒,少年时期与文丑大战六十回合不分胜负,长坂坡七进七出救阿斗,杀死曹营将领五十多员,因此战闻名天下。此外,他还曾智取桂阳郡,汉水救黄忠,把守阳平关等。即使在七十多岁的高龄,赵云依然老当益壮,勇当先锋,一战斩杀西凉大将韩德一家五将。
《残唐五代史演义》中的"白马银枪"高思继
高思继是残唐五代十国时期的猛将,位列残唐十三杰之一。他武艺高强,枪法精妙,掌中宝枪名为亮银盘龙枪,胯下宝马名为千里银河驹。高思继常身着白袍白甲,因此得名"白马银枪"高思继。他的枪法以精奇奥妙著称,与"铁枪大将"王彦章并称残唐五代第一名枪。
高思继的主要战绩包括:与残唐第一好汉李存孝对战,十余合才败走(此时李存孝处于生病状态)。在鸡宝山之战中,面对天下无敌的王彦章,高思继与其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最终,王彦章用出压箱底的绝技回马枪,高思继措不及防之下被杀。
残唐老辈英雄"白马银枪"高顺励
高顺励是高家将的先祖,高家枪的创始人和鼻祖人物,也是高思继的父亲。他与罗弘信、赫连铎、李克用、周顺并称澹台誉手下的五虎上将之一。高顺励凭借惊人的天赋和名师教导,练就了一手好枪法。他所持的宝枪名为八卦梅花亮银枪,被誉为"白马银枪将",也被称为"银枪雪天王"。
高顺励曾打遍黄河两岸无敌手,作为澹台誉的先锋大将,在扫北之战中对战西番国时屡立战功,击败西番猛将耶律释鲁,威震边关。后因感于国家动乱、朝廷黑暗而辞官归隐,专心教导儿子高思继枪法。高思继继承了"白马银枪"的称号,并且枪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位列残唐十三杰之一,与王彦章并列天下第一名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