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鲜”上市一路领“鲜”,公主岭市鲜食玉米进入产销旺季
抢“鲜”上市一路领“鲜”,公主岭市鲜食玉米进入产销旺季
金秋九月,吉林省公主岭市的鲜食玉米迎来丰收季。从田间地头到加工车间,一穗穗金黄的玉米串起了一条黄金产业链,不仅丰富了市民的餐桌,更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在吉林省乾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鲜食玉米正在经历一场华丽的蜕变。从分拣、清洗到蒸煮、运输,每一道工序都井然有序。经过脱皮、切头去尾、清洗消毒、高温灭菌等严格流程,这些玉米仅需三小时就能完成从原料到成品的转变,真正实现了三小时锁鲜。这样的加工工艺不仅保留了玉米中的矿物质和维生素,还确保了最佳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公司总经理王敬然介绍,进入9月份以来,公司已经进入了今年的加工旺季。玉米一上市就销售火爆,每天线上订单都处于爆单状态。目前,每天的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约5000穗,整体销量实现了50%以上的飞跃。
公主岭市聚焦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将鲜食玉米种植和精深加工作为农业产业化项目,形成了“龙头产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一体化运营发展模式。今年,企业在销售策略上进行了创新,将线上与线下销售有机结合,使香甜可口的鲜食玉米迅速走红全国。王敬然表示:“相比去年,我们不仅扩大了生产规模,还新增了线上销售渠道。今年产量预计可达300万至400万穗。”
走进吉林省麦秀年食品有限公司,阵阵玉米清香扑鼻而来。工人们在流水线旁井然有序地忙碌着。公司经理王立洋介绍,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公司严控农药和化肥使用,每年都要进行各项农残检验。
今年,公司持续扩大生产规模,种植玉米500多公顷,投资3000万元新建一条生产线,日加工能力达到60万穗,集中生产52天,总体产量可达到2000万穗,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1亿元。
“因为品牌响了,销量也上去了,市场倒逼生产,产业链越拉越长,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王立洋说,“借助吉林省打造农业品牌大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我们拥有雄厚的鲜食玉米精深加工、科研实力,电商、OEM、出口等流通销售渠道,鲜食玉米走上了千家万户的餐桌。”
向“鲜”而行的吉林省农嫂食品有限公司,还与省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玉米、果蔬食品联合研发中心。目前,公司已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放心粮油示范工程示范加工企业,年可实现总产值2.5亿元。
为最大程度保持玉米鲜嫩度,公司采用的生产线是行业领先的设备,一个两条生产线的生产车间每天最大产能可达到30万袋,年生产加工能力可达8万吨。“我们的产品没有任何添加剂和防腐剂,保质期却能达到24个月。”公司负责人王小敏说,“我们的塑封包装袋耐高温、防紫外线、防透氧,加上先进的高温灭菌技术和生产工艺,不仅能够有效锁住鲜食玉米的营养和水分,保留口感和鲜味,还能最大程度保持玉米的鲜度。”
新采摘的鲜食玉米立即运往加工厂,有新品种、新设备、新工艺、新产品,也有鲜食甜糯玉米的“多种吃法”——鲜食果穗、真空果穗、速冻玉米粒、甜玉米汁等,为让吉林省的鲜食玉米“走”出去,吉林农嫂在销售模式上也是多点齐发,先后开创了线上电商、线下商超、OEM定制、国际贸易四大销售渠道。公司负责人刘友刚介绍,吉林农嫂的产品已经出口到东南亚、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德国、俄罗斯等16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公主岭市的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已突破10万亩,年产量4亿多穗,年产值突破10亿元。凭借着“黄金玉米”的美誉,一穗穗颗粒饱满、色泽浓郁的鲜食玉米,从田间“走”上生产线,“走”进千家万户,“走”出了我市鲜食玉米的金字招牌,更“走”出了现代农业蓬勃发展的气势。
本文原文来自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