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仁:既是零食也是药,上调心脑,下治便秘,中养肝肺,却不被重视!
松子仁:既是零食也是药,上调心脑,下治便秘,中养肝肺,却不被重视!
松子仁,被誉为“长寿果”,不仅是一种美味的零食,更是一味具有多重功效的中药。它既能上调心脑,又能下治便秘,还能中养肝肺,却常常被人们忽视。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这种集美食与药用于一身的神奇食材。
什么是松子仁?
松子仁,顾名思义,是松科乔木红松等的种仁,在东北地区广泛生产。果实成熟后采收,经过晒干、去壳等工序,取出种子即可使用。虽然很多人将其作为坚果或普通食物食用,但松子仁确实在《开宝本草》中有记载,是一味中药。中医认为,松子仁性味甘、温,归肺、肝、大肠经,具有润肠通便、润肺止咳的功效。《日华子》中提到它可以“润皮肤,肥五脏”,这里的“肥”并非指使人肥胖,而是指其具有滋养五脏的作用。
松子仁的养生功效
1. 保护心血管
松子仁富含亚油酸和皮诺敛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这些成分有助于调整血脂、软化血管,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对于老年人来说,适量食用松子仁可以有效预防因胆固醇增高引起的心血管疾病。
2. 健脑
松子仁是大脑的优质营养补充剂,特别适合用脑过度的人群。其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增强脑细胞代谢,维护脑细胞和神经功能。松子仁中的谷氨酸含量高达16.3%,具有很好的健脑作用,能够增强记忆力。
3. 提高免疫力
食用松子仁能够帮助人体提高免疫力,对盗汗、食欲减退等症状也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松子生吃好还是熟吃好?
松子仁既可生吃也可熟吃。正常的松子仁(未发芽或发霉)可以生食,但需要注意的是,发芽的松子仁不能食用。生吃松子仁可以更好地保留其营养成分。松子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和亚麻油酸,这些成分有助于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此外,松子仁中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钙、铁、钾等,能为机体组织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强壮筋骨,消除疲劳,特别适合老年人保健。松子仁中维生素E的含量高达30%,具有很好的软化血管、延缓衰老的作用,是中老年人的理想保健食物,也是女士们润肤美容的理想食物。松仁富含脂肪油,能润肠通便缓泻而不伤正气,对老人体虚便秘、小儿津亏便秘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松子的营养吃法
1. 松子粥
- 材料:松子仁50克,粳米50克,蜂蜜适量,水适量。
- 做法:将松子仁研碎,与粳米一同煮粥。粥煮熟后,冲入适量蜂蜜即可食用。
- 用法:早晨空腹及晚上睡前服用。
- 适应人群:适合老年大便干结、皮肤枯燥、满身皱纹者。
2. 松子香菇
- 组成:水发香菇400克,松子仁100克,精盐、酱油、湿淀粉、姜汁等调料各适量。
- 制法:先将香菇洗净、去蒂、切片,放入沸水中焯软;再将松子仁在沸水中泡一下,去皮,放入烧热的油锅中炸片刻,倒入香菇、精盐、酱油、姜汁烧至松子仁、香菇入味,用湿淀粉勾芡即可。
- 服法:可当佐餐菜食用。
- 功用:润肤、乌发,治毛发早白。
3. 松子牛肉
- 材料:松子仁1/3杯,牛肉1/2斤,葱2支,沙茶2大匙,辣椒粉2小匙,盐1小匙,酱油1又1/5大匙,香油1/2大匙,糖2小匙,太白粉1大匙。
- 做法:
- 将牛肉切片,加入调味料搅拌均匀,腌制15分钟,再加入调味料拌匀,用热油略泡3分熟后,捞起沥干备用。
- 松子仁用温油泡至淡黄色捞起,将油沥干备用。葱洗净切葱段备用。
- 起油锅爆香葱段,随即放入牛肉片拌炒至全熟,再倒入松子仁略拌匀即可起锅。
松子的食用禁忌
松子虽好,也并非人人皆宜。以下几类人群需要特别注意:
- 脾虚腹泻以及多痰患者:由于松子油性较大,且属于高热量食品(每100克的松子可以在体内转换出近700千卡的热量),所以,吃得太多会使体内脂肪增加,每天食用松子的量以20—30克为宜。
- 饮酒时不宜食用:酒精中的乙醇与含脂肪的松子同食,会使脂肪蓄积在肝脏中,易导致脂肪肝,损害身体。
- 避免与黄豆同食:松子富含蛋白质,与含胰蛋白酶抵制剂的黄豆同食,会阻碍蛋白质的吸收,引发恶心、呕吐等症。
- 存放时间长的松子:会产生“油哈喇”味,不宜食用。
总之,松子是非常营养丰富的食物,每天适当的食用可以提供人体的能量和营养素,有益于身体健康。但是,松子的食用量需要根据个人身体情况来进行合理调节,不宜过多食用,否则会对身体带来不利影响。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食用。
本文原文来自yout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