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太阳活动预测原理及其形成过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太阳活动预测原理及其形成过程

引用
科学网
1.
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474929&do=blog&id=1456791

近年来,太阳活动状态的发展验证了池德龙在2019年5月基于多重德拜球层理论的预测。该理论不仅揭示了太阳活动与星体运动之间的密切关系,还发现了一种抵抗万有引力的新力。本文详细介绍了这一创新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其在太阳活动预测中的应用。

太阳活动现状与预测对比

近年来,太阳活动水平从2015年开始明显下降,并在2018-2020年陷入极低。截至2024年9月,实际太阳活动水平如图1所示。

世界权威机构的预测

2018-2021年间,多个世界权威太阳物理研究机构预测将出现持续70年或更长时间的极小期。这些机构基于太阳活动是太阳上等离子体与磁场相互作用的表现这一原理进行预测。

池德龙的预测理论

池德龙基于等离子体理论的核心概念——德拜球,发展出了多重德拜球层理论。他提出太阳活动与太阳系内星体运动紧密关联,特别是四大内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和彗星的空间位置及其变化对太阳活动有重要影响。

预测结果与实况对比

池德龙在2019年5月做出的预测与实际太阳活动高度吻合:

  1. 极小期仅为2018-2020年,不存在长达70年或多年的太阳极小期。
  2. 太阳活动水平在2020年6-7月跌至谷底,即第24周的终点,亦为第25周的起点。
  3. 2021年太阳活动水平有明显上升,但幅度不大。
  4. 随后,太阳活动水平持续上升,在2024年波动大,在上升中出现大的跌幅。

现代太阳物理理论的缺陷

  1. 现代太阳物理理论建立在有重大视野缺陷的太阳观测基础上,人类对背地空间的太阳活动状态全然不知。
  2. 理论无法解释太阳活动与行星运动的关系,也无法解释极小期内大彗星云集的现象。

多重德拜球层理论的形成

  1. 该理论源于对等离子体理论中德拜球概念的扩展,结合了多重层空间结构分布的思想。
  2. 理论认为太阳系中星体除了受到万有引力作用外,还受到多重德拜球层相邻层间释电条的驱动力作用。
  3. 该理论能够解释太阳活动的11.1年准周期变化,以及极小期的成因。

总结

多重德拜球层理论不仅揭示了太阳活动的成因,还展示了太阳系中星体受到两种力的作用:万有引力和多重德拜球层相邻层间释电条的驱动力。这一理论为理解太阳活动提供了新的视角,并在实际预测中得到了验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