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重读休谟《人性论》:探索道德哲学的现代启示与科学验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重读休谟《人性论》:探索道德哲学的现代启示与科学验证

引用
网易
1.
https://3g.163.com/news/article/JE9MJUPV055682A0.html

在经济学中,“经济人假设”长期以来被视为理性与自利的象征。然而,这一假设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开始受到挑战。众多经济学家从行为实验、数学建模等角度,试图将道德、正义等规范性范畴纳入人的偏好之中。这一尝试引发了哲学家和伦理学家的讨论,特别是休谟的“休谟法则”成为了讨论的核心。

从“经济人假设”到“休谟法则”

经济学,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其理论基石“经济人假设”长久以来被视为理性与自利的象征。然而,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这一假设开始受到来自经济学内部的挑战。西蒙、贝克尔等经济学家率先对这一假设提出了质疑,而九十年代以后,包括弗农·斯密斯、宾莫尔、费尔、拉宾、诺瓦克、鲍尔斯、金迪斯等在内的众多实验经济学家、行为经济学家以及博弈论专家,更是从行为实验、数学建模、演化仿真乃至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的角度,对“经济人假设”进行了全面且系统的批判与修正。他们试图将道德、正义、公平、同情等规范性范畴纳入人的偏好之中,并试图从经济学的逻辑对这些范畴作出解释。然而,这一尝试却遭遇了哲学家和伦理学家的责难,特别是元伦理学的创始人摩尔提出的“自然主义谬误”的批判,即试图用自然属性的事物或过程来解释具有规范意义的价值判断。语言哲学家黑尔进一步将“自然主义谬误”归纳为“试图从一个事实判断推导出价值判断”,并指出这一思想最早由休谟在《人性论》中提出。休谟认为,我们无法从“实然”(是)中推导出“应然”(应该),这一观点被后人称为“休谟法则”。

休谟对道德情感的探索

然而,深入研读休谟的《人性论》后,人们发现,休谟并未在黑尔所描述的意义上提出过所谓的“休谟法则”。实际上,休谟在《人性论》中试图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道德是何以可能的”。他深入探讨了人类为何会对自己的行为加以规范,指出在没有外在强制力的情况下,个体如何根据自己的心灵作出“应该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的判断。休谟认为,道德并非外在强加,而是源自内心的“道德情感”。他详细分析了人类的“知性”和“情感”,并强调促使人类道德行为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我们心中的这种“道德情感”。

现代科学的验证

休谟的这一思想在现代科学中得到了惊人的验证。特别是近年来,“神经伦理学”的兴起为休谟的道德哲学理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通过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和正电子断层扫描(PET)等无创伤的生物活体大脑观察技术,科学家们发现,人类道德情感的产生与大脑中的特定区域和神经活动密切相关。这一发现不仅证明了休谟关于人类道德情感的假说是一个提前250多年诞生的天才洞见,也进一步验证了休谟关于人性深刻洞察的正确性。

历史上的误解与重读的意义

然而,尽管休谟的哲学思想在现代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历史上对他的理解却并非一帆风顺。在20世纪,休谟的哲学虽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现代哲学家们对他的理解却存在曲解。大部分当代哲学家都试图与“自然主义谬误”划清界限,这导致了现代哲学对休谟的曲解,尤其是对他道德哲学中的自然主义立场的忽视。然而,正如学术史上经常发生的事情一样,一种真正卓越、有价值的思想,无论被淡忘多久或湮没多久,最终都会借着某种契机重新被人们提出来并得到重视。

结语

综上所述,重读休谟的《人性论》不仅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人性的本质和道德的来源,也展示了现代科学与经典哲学之间的奇妙联系。休谟的道德哲学理论不仅为现代道德哲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也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启示和方向。在未来的学术研究中,深入挖掘经典哲学的思想价值,同时关注现代科学的发展动态,有望在两者之间找到更多的交汇点和共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