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从化学成分到药用价值的全面解析
烟草:从化学成分到药用价值的全面解析
烟草是一种广泛栽培的植物,其化学成分复杂,含有多种生物碱和酚类物质。虽然烟草在传统医学中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其危害性也不容忽视。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全面介绍烟草的相关知识。
别名
烟叶、烤烟
化学成分
烟草含有以下化学物质:烟草主要含有多酚类(绿原酸、咖啡酸、莨菪灵、莨菪亭、七叶亭、芸香糖苷、葡萄糖苷、鼠李糖苷、花色素等)、生物碱类(烟碱、降烟碱、新烟草碱等)、茄尼醇、挥发油、烟酸和烟酰胺类、烟草蛋白等成分。
植物形态
一年生或有限多年生草本,全体被腺毛;根粗壮。茎高0.7-2米,基部稍木质化。叶矩圆状披针形、披针形、矩圆形或卵形,顶端渐尖,基部渐狭至茎成耳状而半抱茎,长10-30(-70)厘米,宽8-15(-30)厘米,柄不明显或成翅状柄。花序顶生,圆锥状,多花;花梗长5-20毫米。花萼筒状或筒状钟形,长20-25毫米,裂片三角状披针形,长短不等;花冠漏斗状,淡红色,筒部色更淡,稍弓曲,长3.5-5厘米,檐部宽1-1.5厘米,裂片急尖;雄蕊中1枚显著较其余4枚短,不伸出花冠喉部,花丝基部有毛。蒴果卵状或矩圆状,长约等于宿存萼。种子圆形或宽矩圆形,径约0.5毫米,褐色。夏秋季开花结果。
生长环境
烟草原产南美洲,我国南北各地在农田广泛栽培;烟草喜温,在地表温度8-28°C,地下温度在30°C 左右时,为烟草最适宜生长温度;需要充足光照;对土壤要求不严,最适宜红壤,其次是红黄壤和沙土,黑土种植烟草最差;水肥充足对烟草生长有利。
功效作用
历代本草和中医药书籍对烟草药用价值都有记载,中医认为,烟草味辛、麻,性温,有毒,具有祛风湿、开窍醒神、行气止痛、活血消肿等功效。
临床应用
食滞饱胀,气结疼痛,关节痹痛,痈疽,疔疮,疥癣,湿疹,毒蛇咬伤,扭挫伤。
1、治项疽,背痈:烟丝(焙燥,研细末)3g,樟脑1.5g。以蜂蜜调如糊状,贴于患处。(《全国中草药汇编》)
2、治风痰,鹤膝(包括骨结核、慢性化脓性膝关节炎等):烟丝、槟榔各60g(以上共炒焦研末),牡蛎(煅研)、白芷各30g。共研和,以姜汁加面粉少许,调如糊状,敷于患处,每日更换1次。(《全国中草药汇编》)
3、治头癣,白癣,秃疮:烟叶或全草煎水涂拭患部,每日2-3次;或取旱烟筒中的烟油涂患部每日1次。(《全国中草药汇编》)
不良反应
烟草的危害包括导致记忆力下降、骨质疏松症、肺部疾病,还可能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概率。烟草中的化学成分较复杂,包含了尼古丁、一氧化碳、甲醇等有害物质,对人体危害很大。
1、记忆力下降:长期抽烟可能会导致记忆力下降,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导致血液中的氧气减少,而人体大脑对缺氧较敏感,长期缺氧有可能会造成记忆力下降。
2、骨质疏松症:烟草中所含的有毒物质能够影响骨骼的生成,减少骨骼的密度,引起骨质疏松。而且很多患者都是青少年时期开始抽烟,这时正是骨骼生长发育的黄金阶段,所以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症。
3、肺部疾病:烟草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甲烷等多种有害物质,一旦这些有害物质随着呼吸进到肺部,可能会导致肺部的支气管绒毛变短,破坏绒毛的功能,促使体内痰液增多,造成支气管慢性病变,从而诱发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严重时还可导致肺癌。
4、增加患心血管疾病概率:由于烟草中含有一氧化碳、焦油等成分,这些化学成分可导致血液中的氧气量减少,造成冠状动脉血管收缩,从而使供备量减少或阻塞,增加罹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概率。
烟草除了有以上危害外,抽烟还可能会导致罹患男性阴茎勃起障碍、中风、乳腺癌等疾病的概率增加。
炮制方法
烟草中烟碱的提取方法有多种:
氯仿法:氯仿法是烟草生产中最常用的一种烟碱提取方法。首先将经过烘干和打碎的烟叶置于碗中,加入适量的氯仿,然后进行振荡混合,让烟碱溶解在氯仿中。接着,将溶液过滤,滤液中的氯仿可以通过加热蒸发的方法进行回收,并得到烟碱的纯品。
酸碱法:酸碱法是另一种比较常见的烟碱提取方法。首先将烟叶制成成膏状,再以水或乙醇将其湿润,然后将酸性溶液加入混合溶液中,使得烟碱在水中离子化,即可得到酸性烟碱。接下来,将酸性烟碱中的氢离子中和,形成无电离烟碱,而无电离烟碱易于沉淀,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用酒精或丙酮使其沉淀,再过滤与蒸干,即可得到烟碱的纯品。
蒸汽蒸馏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加热蒸汽,使烟叶中的烟碱挥发出来,然后通过冷凝器使其冷却成液态,就可以得到烟碱的提取物。这种方法不仅提取速度快,而且提取率高,但是相对于前两种方法成本较高。
超声波萃取法:超声波萃取法是近年来新型的烟碱提取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超声波作用产生的高压、高温、高速气泡爆破效应,破坏烟草细胞结构,使得烟碱迅速挥发并溶于溶剂当中。这种方法具有提取速度快、提取效率高、操作简单、不损伤烟叶品质、环保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