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做个不扫兴的父母,就是对孩子精神最大的富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做个不扫兴的父母,就是对孩子精神最大的富养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287764

"做个不扫兴的父母,就是对孩子精神最大的富养。"这句话道出了无数人的心声。

最近,一则视频引发无数人的共情和讨论。在上海一家蛋糕店内,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兴高采烈地夹起3个甜甜圈,并对妈妈说:"妈妈,我要买3个!"然而,妈妈却冷着脸说:"你买这么多干吗?一个人吃得完吗?"当得知孩子是想给父母各买一个时,妈妈更是指责道:"我不爱吃,爸爸也不爱吃,就你喜欢吃。一天到晚,就知道吃吃吃!知道大人赚钱多难吗?"

这种场景,让很多网友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当你想跟父母分享开心的事时,他们却说"这有什么好开心的?";当你告诉爸妈自己的目标时,他们却泼冷水"就你?还是算了吧!"这种"扫兴"的教育方式,不仅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还会在无形中消耗孩子的自信和热情。

扫兴的父母,到底"扫"了谁的兴

曾在《读者》杂志上看过一篇文章《扫兴的父亲》。女儿买彩票中了600元,兴奋地与家人分享,但父亲却说:"这是赌博,你看着吧,中了600元,以后不知道要输进去多少。"这种"扫兴"的教育方式,不仅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还会在无形中消耗孩子的自信和热情。

更有甚者,会像上面提到的女孩一样,把自己曾经的痛苦经历再加注到其他人身上。周而复始,恶性循环。

逐渐长大的年轻人,重新学习怎么跟人打交道

去年,在万圣节COS那英爆火的网红这英,在一条热搜上待了很久。#这英被父母扫兴了二十年#这一话题下,这英娓娓道来的成长经历,令人唏嘘。这英从小被同学欺负了不敢回家说,因为妈妈只会反问"为什么不欺负别的人?"17岁中专毕业就开始上班,每个月工资上交家里,只留400块给自己,这英没想过有任何不妥。

漫长的时光中,这英养成了懦弱又敏感的性格,练就了一套讨好爸妈的行为模式。19岁,她搬离原来的家,并决定"重养"自己一遍。接受继续教育,学习服装设计和广告学以不断提升自己;做服装店导购员、互联网公司广告投放、直播电商运营等工作,不断积累经验……

后来,这英从北京搬到上海,身边是不扫兴的男朋友和给予她鼓励的闺密。去年6月,她发了那英的仿妆帖,获赞过万,走红网络。她嗅到了"商机",于是抓住机会,调动所有的幽默细胞,在模仿那英的整活路上做到了第一。28岁这年,这英不断觉醒,与自己握手言和。

自己淋过雨,所以想给孩子撑把伞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说:"未表达的情绪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被活埋,并将在未来以更加丑陋的形式涌现出来。"过去,很多人被长辈的情绪绑架,一生活在他人的阴影之下,卑微、讨好,又懦弱。现在,这些人逐渐学会了自己把这些坏情绪挖出来,放在阳光下晾晒。

前段时间,30岁的上海女孩卡卡(化名)因为记录了和父亲的一段对话,在网上走红。卡卡单身,而且失业,但父亲不仅没有催婚、没有焦虑,反而替女儿打抱不平:"女儿今年一定要找到什么样的工作,或者今年必须谈男朋友,一定追求这些并不实际。更重要的,是让女儿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尤其在小孩自己比较焦虑迷茫的情况下,我们家长应该给她鼓励,而不是一味去指责、继续施加压力,这样只会起反效果。"

"失业、找不到男朋友,不是只有她一个人这样,其中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也许有人觉得太随意了,其实在现在,人就是要随意一点,生活就是不完美的,平平淡淡的,也不一定非要多姿多彩,谁又能定义什么叫多姿多彩。"

正因为有这样的父亲,卡卡没有深陷于当前的困境,而是依旧对生活充满热情,主动寻找新的就业机会,对感情也满怀期待。

不扫兴的父母,才能养出幸福感很高的孩子

莫言曾说:"孩子的优秀,都浸透着父母的汗水。"世上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优秀,也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差劲。所以,不要吝啬于夸奖,以及表达对孩子的赞美。点个"在看",希望我们都能做个"不扫兴"的父母,成为孩子成长路上最忠实的观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