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通胀泥沼,老挝该如何应对?
深陷通胀泥沼,老挝该如何应对?
老挝自2022年以来持续陷入严重的通货膨胀困境,不仅影响了民众生活,也对国家经济稳定构成严峻挑战。本文将深入分析老挝通货膨胀的现状、成因及其应对措施。
老挝通货膨胀现状
老挝2021年通货膨胀率为3.75%,尚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进入2022年,情况发生断崖式变化,通货膨胀率狂飙至22.96%,对经济稳定构成严峻挑战。2023年,老挝通货膨胀问题并未得到缓解,反而继续恶化,通货膨胀率进一步攀升至31.23%。这一数字不仅远高于2021年的水平,甚至也超过了2022年的高点。虽然2024年1-4月,老挝通货膨胀率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分别为24.44%、25.35%、24.98%和24.92%,然而这些数据仍旧高于2022年全年的通货膨胀率,且仍然远远超出了正常的波动范围。
图三:老挝GDP(2014-2023年)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图四:老挝人均GDP(2014-2023年)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其最突出的表现是老挝物价的上涨,老挝计划与投资部和老挝国家统计局联合发文表示,2024年2月,老挝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仍然高达215.95,环比增长2.12%,同比增长25.35%,民众的生活成本持续增加,普通家庭的经济压力增大。其中:食品和非酒精饮料价格与2023年2月相比上涨了25.49%,酒精饮料、烟草及麻醉剂价格上涨了25.01%,服装鞋帽价格上涨了35.12%,居住、水电气及其他燃料价格上涨了20.37%,家装、家庭设备和日常家庭维修价格上涨了25.76%,医疗保健价格上涨了32.46%。交通支出上涨了22.59%,通信价格上涨了5.55%,娱乐和文化价格上涨了19.68%,教育支出上涨了17.02%,餐饮和住宿价格上涨了35.13%,杂项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了23.57%。食品和饮料作为每个家庭日常消费的基础,其价格的上涨尤其引人关注,这样的涨幅增加了普通家庭的食品预算,尤其是对于那些收入固定或较低的家庭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老挝通货膨胀的原因
老挝通货膨胀严重,不仅与其自身经济发展不强劲、债务负担过高有关,也有受到疫情冲击和美元加息造成的影响。
老挝自身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老挝是农业国,工业较为薄弱,缺乏吸引资金回流的行业,国内生产总值(GDP)呈现低迷状态(详见图三、图四),2023年其GDP及人均GDP几乎回到了2014年的水平,考虑到通货膨胀水平,实际GDP及人均GDP水平还要远远落后于2014年。
老挝政府正着力让老挝人民增加食品生产以用于出口,但没有取得应有效果。一位老挝居民表示,目前老挝的米粉、鱼类、蔬菜等产品虽可生产销售,但数量较少,且质量较低,因此老挝人民仍像以前一样购买进口产品。一位华潘省参与草莓出口工作的老挝居民表示,虽然老挝水果出口较以前更多,但由于生产条件较差、生产成本过高、技术水平低下、市场对接不畅、交通与物流等基础设施不足限制了生产效率和商品流通速度,加之基普大幅贬值,老挝农民无法从出口中获得足够的利润。他还谈到,过去许多国际组织都建议老挝政府鼓励老挝人民生产食品进行出口,但实施起来非常困难,因为老挝政府没有正式政策,加之缺乏流动资金和人力资源,生产商品替代进口商品的工作一直没有取得成功。
老挝债务负担过高
世界银行于2023年12月13日发布国际债务报告(IDR)称,由于全球利率上升,包括老挝在内的世界最贫穷国家的偿债成本在2023年至2024年间增加了39%。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由于通货膨胀率高、基普疲软,到2022年底,老挝债务高达187亿美元,占GDP的112%,大型项目投资仍然缓慢,旅游服务业经济尚未恢复良好,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据其估计老挝2022年债务约为145亿美元,到2025年,老挝每年应偿还13亿美元的外债,几乎相当于老挝联邦外汇储备和国内总收入的一半,无疑会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之一。
疫情影响导致老挝贸易逆差加大
从图一可以看出,老挝通货膨胀率飚高是从新冠疫情爆发开始的,疫情无疑是影响其经济的重要因素。老挝主要出口商品为农矿产品,疫情之下,由于全球范围内的运输限制、市场需求下降以及生产和供应链的断裂,老挝出口业务受到极大限制,进而导致贸易逆差扩大。据自由东盟电台于2023年披露数据显示,老挝2023年8月贸易逆差8800万美元,9月贸易逆差2.18亿美元,10月贸易逆差2.64亿美元,11月贸易逆差2.975亿美元,逆差额逐月上升。其中,2023年10月老挝进口商品前五名的国家为:泰国(2.73亿美元)、中国(2.24亿美元)、越南(2300万美元)、美国(2300万美元)和澳大利亚1(600万美元)。老挝出口商品前五名的国家为:中国(1.54亿美元)、越南(7100万美元)、泰国(3900万美元)、澳大利亚(3600万美元)和瑞士(1100万美元)。老挝出口商品大部分是合金、纸张和纸制品、矿石、乳胶、木浆、软饮、香蕉、服饰、糖和相机零件。老挝进口商品大部分是柴油、汽车零配件、车辆、机械设备、钢铁及钢铁产品、电器和电力设备、汽油、塑料制品和能量饮料。
美元加息加剧老挝货币贬值
美元第七轮加息周期从2022年3月17日开始,截至2023年2月1日,共加息11次,其中,2022年加息7次,2023年加息4次,联邦基金利率上限目标值从0.25%提高到4.75%,加息幅度创1980年以来之最。美元加息造成老挝货币基普严重贬值。2021年9月,基普兑美元的汇率大约是9400基普:1美元, 2022年6月12日,汇率变为14400基普:1美元,及至2024年4月10日,汇率进一步下滑至21163基普:1美元,相较于2021年9月,老挝基普一路跳水,相当于2021年9月的1基普到2024年4月变成了0.44基普,意味着基普的价值缩水了一半以上。这种货币贬值不仅影响了老挝国内的经济稳定,也对老挝民众的生活水平和国际购买力产生了负面影响。美元加息周,虽是出于美国自身经济调控的需要,但其波动效应却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连锁反应,尤其是在像老挝这样的小型开放经济体中,其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存在局限性,难以有效应对外部冲击和内部经济失衡,造成的影响尤为显著。
老挝政府采取的举措
由于多种复杂因素的交织影响,老挝经济目前正深陷于通货膨胀的泥沼之中,物价上涨影响了国家的经济稳定和民众的日常生活,这对老挝政府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他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稳定国民经济、保障老挝民众生活质量。
老挝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将为老挝带来一系列经济发展机遇。首先,举办各类国际会议和活动将有助于吸引外资和促进旅游业发展,从而刺激经济增长。为此,老挝将2024年设为“老挝旅游年”,据老挝《万象时报》报道,老挝政府的计划目标是吸引国内外游客620万人次,旅游、住宿、餐饮和购物收入13亿美元。其次,作为轮值主席国,老挝将有更多机会与其他成员国加强经贸往来,推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进一步扩大出口市场。老挝显然看到了这一商机,万象时报2024年4月8日报道,老挝外交部经济司制定了“经济外交”战略,旨在通过外交途径引导投资、贸易和旅游业的推广,提高全球对老挝的认识和了解。此外,老挝还可借助这一平台推动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升级,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老挝总理宋赛·西潘敦在2024年4月25-26日政府例行会议上确定将继续全面解决经济金融问题的方向,加大解决通货膨胀、汇率问题和燃料问题的力度,加快税收现代化,严格解决预算流失等问题,以全面解决经济金融问题。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