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4位得过“武安君”称号的将领,却没一个是善终
战国时期4位得过“武安君”称号的将领,却没一个是善终
“武安君”是战国时期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称号,代表着当世的军事才能和卓越功绩。然而,获得这一称号的四位将领——白起、苏秦、李牧和项燕——却无一例外地没有善终。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四位“武安君”的生平事迹和最终结局。
秦国白起
白起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一生未尝败绩,被誉为“杀神”。他为秦国开疆拓土立下赫赫战功,曾在伊阙之战中大破周、韩、魏联军,在长平之战中消灭赵军40万,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白起被封为“武安君”是在楚国迁都之后。“武安”的意思是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集,因此称为“武安”。
然而,白起的结局却令人唏嘘。在长平之战后,他因拒绝继续进攻赵国而与秦昭襄王产生嫌隙。再加上与宰相范雎的矛盾,最终被秦王赐死,在杜邮自尽身亡。
苏秦
苏秦最为人熟知的是他的合纵之谋和身佩六国相印的传奇经历。作为鬼谷子的学生,苏秦游说各国,成功组建六国联盟共同对抗秦国,使秦国长达15年不敢窥伺函谷关以东。
苏秦在合纵六国后回到赵国,被赵王封为“武安君”,以表彰他的功绩。然而,联盟终究难以持久,在维持了15年后开始瓦解。苏秦为报答燕国的知遇之恩,转而为燕国在齐国做间谍。最终,他在齐国被刺客杀害。
赵国李牧
李牧同样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以善于防守著称。他驻守雁门时,曾一战消灭匈奴十多万人马,使匈奴十余年不敢袭扰赵国边境。
公元前234年,李牧在救援赵国的关键战役中击败秦将桓齮,被封为“武安君”。然而,李牧的结局同样悲壮。公元前229年,秦国通过贿赂赵国奸臣郭开,实施反间计,最终导致李牧被冤杀。赵国在李牧死后不到3个月就灭亡了。
楚国项燕
项燕是楚国名将,在秦国发起灭国之战时,曾指挥楚军战胜秦军,为楚国赢得喘息之机。公元前225年,李信率领20万秦军进攻楚国,项燕设计使其兵败。
虽然没有确凿史料记载项燕获得“武安君”称号,但他在楚国的地位和功绩足以配得上这一荣誉。公元前224年,面对王翦率领的60万秦军,项燕最终战死沙场,楚国也随之灭亡。
结语
战国时期的四位“武安君”——白起、苏秦、李牧和项燕,无一不是当世的军事天才和政治家。然而,他们的结局却令人感叹。这四位将领的故事,不仅展现了战国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也揭示了那个时代权力与命运的残酷现实。
本文原文来自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