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带您走读“运河十二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带您走读“运河十二景”

引用
1
来源
1.
http://m.yznews.cn/p/1873402.html

2024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近日,原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宣传组组长、作家陈跃撰写了人文版的“运河十二景”系列文章,带您转换视角走读“运河十二景”。

扬州是大运河原点城市、大运河联合申遗牵头城市,也是全国唯一全域划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核心区的地级市。2022年,扬州市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启动扬州“运河十二景”评选和建设工作。经过网络票选和专家评议,最终确定了扬州“运河十二景”的入选名单。

明清古城

扬州深度游的一大选择

扬州的文史研究者,对几个数字是十分敏感的:4·18、486、5.09。

其中,5.09是扬州明清古城的面积,5.09平方公里。史学界公认,扬州明清古城,是国内少数保持完好的古城之一。这是由元代末年始建的扬州“旧城”与明代中叶兴建的扬州“新城”沿袭而来,是今天扬州老城区的基础。

我们今天去旧城的仁丰里,会发现街巷齐整且名称十分文气,这正是旧城的特色:官府规划、读书人家多。而去新城逛逛,大多由盐商各自圈地建设,处处高墙大院,街巷曲折、幽深,促成了扬州“巷城”的美誉。

扬州的明清古城,至今还在护佑着一批土生土长的原住民。他们走动在扬州的四季里,一起构成这座古城的人文肌理。

盂城驿

轻衣快马追时光

盂城,是高邮的别称。来源于宋代秦少游“吾乡如覆盂”的诗句。

邮驿在高邮的历史十分悠久。秦始皇的时候就在运河边筑了高台,建了邮亭。明朝,盂城驿迎来了高光时刻。

今天来看,盂城驿是几度兴废的,南宋至元代二百多年间,国家倡导海运,高邮城的驿站默默无闻,明朝,京杭大运河的漕运功能重新被启用,盂城驿立即声名远播,只是嘉靖年间倭寇来犯,盂城驿尽毁,好在后来的高邮主政者多次修葺,使盂城驿重现辉煌。

盂城驿是见证中国邮驿史与运河史的“活化石”,我们走近它,便是走进古人的邮递系统和通信系统,猎猎风尘,轻衣快马,战情不可耽搁,亲情不可阻隔!

瓜洲古渡

诗意的守候

瓜洲古渡是千古著名的“诗渡”。

可就是这么一个文化底蕴极其丰富的地方,在一块标志性的临江大碑上,“瓜洲古渡”四个大字不是出自大诗人、大书法家之笔,而是出自当地一位浴室员工之手。

这四个字雄浑有力,气象不凡——这似乎就是瓜洲的魅力所在,它不计较你的名声与地位,你的诗好,你的字好,瓜洲,就有一块地方属于你!

今天的瓜洲地面,建有瓜洲古渡公园。我们想说的是,不管是从瓜洲东渡的鉴真,还是鉴真同时代的诗人张若虚,抑或文学中的杜十娘,他们对于瓜洲的爱和我们对于他们的爱,都不会因为古瓜洲城的坍江而消失——瓜洲二字,已成意象,古渡一词,已成彼岸。

茱萸湾

来来去去皆风流

历史上的茱萸湾,在我看来,是出入扬州的门户。出,汉吴王刘濞以茱萸湾为起点,将邗沟向东延伸,开挖出通向海陵及如皋蟠溪的运盐河;入,隋炀帝三下扬州,皆由此入城。日僧荣睿、普照来扬邀请鉴真东渡,日僧圆仁来华求法,都由茱萸湾入境。

茱萸湾风景区所在的湾头镇,历史上便以琢玉著名,今天,湾头仍是扬州最大的玉石加工基地,也是现代中国玉器的主要产区。

茱萸湾入城的河道,犹如扬州美人的亮丽脖颈,而湾头玉器小镇,便是美人脖颈上一块耀眼的宝玉。

邵伯古镇

因“运”而兴的遗产小镇

邵伯镇的名气,50年前是石油。50年后的今天,它的名气在于遗产和龙虾。

一个镇子,有三处世界文化遗产点段,这在运河沿线,是数一数二的。

邵伯古镇三面环水。所以我曾说邵伯是“浮”在水上的城镇。邵伯古镇还有非遗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邵伯锣鼓小牌子是国家级“非遗”,众人团坐,丝竹乐器与打击乐器交替演奏,或缓或急,道尽人间悲欢。镇内还建有邵伯保卫战烈士纪念碑和陈列室,此为苏中“七战七捷”之第六战。

邵伯古镇,一座因“运”而兴的遗产小镇,旧日南北通达、商贸繁荣,今日则文旅融合、生机盎然。

瘦西湖

扬州第一名片

瘦西湖对于扬州,太重要了,她是扬州第一名片。

这条曾是保护扬州城市的水道,逐步演变为风光秀丽的风景区,既有自然景观,又保留着战争设施的痕迹。特别是清康熙帝、乾隆帝南巡,盐商、士绅穷极物力聘请造园名家沿湖造园置景,以供宸赏。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扬州系统地规划和建设瘦西湖园林,逐步再现康乾年间湖上园林的盛况。

瘦西湖园林,既有北方园林之雄,又有南方园林之秀,是陈从周先生眼中的“雅健”。瘦西湖作为扬州城内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大运河紧密相通,可被视为大运河的内城支流,是整个大运河上独特的文化景观,更是运河进入南方地区以后最能体现地域审美价值的文化景观。

北湖湿地

光彩夺目的人文高地

北湖湿地,有“三十六湖”,它们如同莅临人间的星空,各湖错落又散发独特的魅力。

从明末起二百六七十年间,有一批文人名士奇迹般地聚落在扬州北湖地区,构筑了那个年代扬州文化的高地,成为扬州历史文化最华彩的篇章之一。

先是有《北湖小志》,后有《北湖续志》,再有《北湖续志补遗》,一片不大的地域,其地理水道、名胜古迹、民俗风情一再被时人、后人描述,这难道不是这片土地的神奇之处?

历经沧海桑田,2016年,北湖湿地公园建设启动,北湖逐渐从典籍里复活。

平山堂

风流宛在遗韵长

扬州城西北郊外,有一座土丘凭空突起,显得格外巍峨。这是扬州人所钟爱的“山”——蜀冈,平山堂就在蜀冈之上,是欧阳修被贬扬州时所建。

平山堂建成后,屡有兴废。查典籍,屡圮屡修。这不单单是对一处古建的修复了,而是对一处文化高地的呵护与推崇。欧阳修和苏轼师生二人,在扬州为官的时间并不长,却给扬州吹来一阵阵绵长的清廉之风,永垂青史。

平山堂真的是山与堂平吗?不,那是胸怀,是境界,是自尊,是“一览众山小”的气概。

双宁古韵

护城河前复兴地

天宁寺始建时为寺庙,相传曾为东晋谢安的别业,后舍宅为寺,至唐宋明清一直梵音不绝。清帝南巡的时候为行宫,后来曹寅奉皇帝命令在这里刊刻《全唐诗》,是为天宁寺的高光时刻。

重宁寺在天宁寺之北,在同一中轴线上,若从天空俯视,“双宁”为一庞大古建筑群,如今,政府将两寺附近的文汇阁、史公祠、御马头、冶春花社、绿杨村一起考虑,打造“双宁古韵”景区。

天宁寺前北护城河,连接着古运河和瘦西湖,是乾隆游览线的重要节点,从御马头拾级而下,踏在极宽极古的条石上,我们真的能听到官船连缀、百姓山呼的历史的声响。

高旻禅寺

气象庄严到如今

高旻禅寺山门上有一著名的楹联:三汊洪流从地涌出一刹海,九龙真脉千秋万代法王家。

高旻寺看点极多,据介绍,仅大雄宝殿,就堪称汉传佛教博物馆。高旻寺在海内外佛教界享有盛名。

有红学专家认为,当年康熙帝下扬州,接待负责人便是江宁织造、两淮巡盐御史、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他筹集巨资盖造塔湾行宫。巨大的花费必然导致曹家花钱“皇帝身上来皇帝身上去”,雍正即位后查出曹家拖欠库银30万两,大怒,让他们破家抵偿,而这正是《红楼梦》里查抄大观园的由来。

今天的高旻禅寺虽远离市区喧嚣依然成为扬州文旅胜地,这真是:巍峨天中塔,矗立参古今。

运河三湾

妖娆的“打卡”热点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不断刷新自己的影响力排名、游客数排名、馆际交流活跃度排名。它所在的运河三湾景区,也随之火爆,成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三塔映三湾”,三塔像一条美丽的珠链,映照着三湾的蜿蜒碧水,点缀于扬州城南的天际。

三湾风景区如今水清岸绿,生态宜人,正朝着5A级景区的方向迈进。登上大运塔远眺,北望文峰塔,南接天中塔,禁不住迎风抒怀:扬州人民将与运河两岸的儿女们一起,齐心并进,让这条古老的河流焕发出更加耀眼的时代光芒。

七河八岛

河道奇观城市绿肺

七河八岛,扬州东北部地区最大的一块城市绿肺,河道纵横、植被丰富、飞禽扑翅。当我了解了它的形成原因后,便更加佩服古人对地理自然的顺势与作为。

七河八岛的美丽自然风光,曾经得到历代画家的青睐。进入21世纪,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启动,这里作为东线工程的“清水走廊”,属于取水源核心保护地,为扬州运河文化又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如今的七河八岛既保留了古代水利文化遗产,又被赋予全新的生态保护、旅游休闲、体育运动等功能,形成了“城在绿中、绿在水中、水绿交融”的生态格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