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西湖春节迎客124万,成岭南旅游新热点
惠州西湖春节迎客124万,成岭南旅游新热点
惠州西湖,这座素有“苎萝西子”之称的岭南名湖,近期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网红打卡圣地。它以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感受这份穿越千年的美丽。
六湖九桥十八景,岭南园林的诗画世界
惠州西湖位于惠州市惠城中心区,北宋时曾被称作“丰湖”。苏轼迁居惠州时,曾写下“梦想平生消未尽,满林烟月到西湖”的诗句。后来,“丰湖”之名逐渐被“西湖”所取代。惠州西湖以“六湖、九桥、十八景”为特色,其素雅幽深的湖光山色、诗情画意的岭南园林以及苏轼等文人墨客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休闲。
作为中国最美的城市生态湖泊之一,惠州西湖景致天成,古韵悠然的亭台楼阁浮现于树木苍翠之间。漫步湖边,看湖水倒映着起伏的山峦,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秀美。湖中心的鸟岛上,白鹭、鸬鹚等鸟儿上下翻飞,筑巢栖息,欢畅和鸣,令人啧啧称奇。向来只知道惠州的海景与海鲜声名在外,却不知惠州西湖的风景也如此迷人,颇具岭南风情。
惠州西湖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泗洲塔、明圣桥等古建筑与青山秀水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杭州西湖有苏堤,惠州西湖也有一个“苏堤”。苏轼在惠州做官时体恤百姓涉水之苦,在湖上建起西新桥,后世改桥为堤,成为惠州西湖的一处盛景。杭州西湖素来有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等“西湖十景”,有着挂榜儒风、苏堤玩月、花洲话雨、红棉春醉等“十八景”的惠州西湖或许更胜一筹,使我醉心于这片岭南山水的诗情画意中。
火爆出圈,成为岭南旅游新宠
惠州西湖的走红并非偶然。2024年春节期间,惠州西湖景区凭借高品质的旅游体验和丰富的年俗活动,多次登上广东省4A级以上景区实时人流排名榜第一。据统计,春节假期8天,惠州西湖(含红花湖)景区共接待游客约124.28万人次,同比增长79%。
惠州西湖景区的火爆,得益于其精心策划的年俗活动和免门票政策。春节期间,惠州西湖举办了多场年味十足的活动,如新春灯会、岭南书院春节主题活动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同时,作为国家5A级景区,惠州西湖免门票的政策为景区带来了良好的口碑和经济效应。
游客体验:湖光山色与文化盛宴
“从来没见过惠州西湖有那么多人!”市民李女士说,每年大年初一早上,全家人都要到西湖走走,没想到今年的西湖火了,人山人海。
“罗浮山下四时春”——惠州西湖2024年新春灯会26组主题花灯各具特色,诗词林灯火璀璨,花灯龙船穿行湖面,为龙年春节增添浓厚的喜庆氛围。游客被迷人的灯会吸引,纷纷来到惠州西湖,陶醉在美丽夜色中。2月1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播出惠州西湖新春灯会的画面,将大美惠州的动人景致呈献给全国观众。
不仅如此,大年初一至初七,在惠州西湖景区举行了“罗浮山下四时春”——岭南书院·丰湖书院春节主题活动,唯美的“宋式婚礼秀”邀请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担任傧相,吸引超过20万人次游客到现场参观体验。
在惠州西湖丰渚园、祝屋巷,由市文广旅体局主办的“龙韵华章·凤舞新春”春节主题活动,让游客尽情体验龙年非遗文化,在互动游戏龙年上上签、龙龙人偶前,挤满了跃跃欲试的人群。来自东莞的游客陈先生说,通过这次展览,他们对惠州非遗文化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惠州西湖的走红,不仅体现在游客数量的增长上,更体现在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感上。游客们在欣赏湖光山色的同时,还能参与各种文化活动,感受岭南传统文化的魅力。
未来展望: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
惠州西湖的走红,不仅体现了其自然美景和文化魅力,也反映了惠州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方面的努力。惠州西湖景区的火爆,带动了周边商业的发展,如祝屋巷春节期间人流量达到36万人次,总营业额700多万元,对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8%和25%。
惠州西湖的走红,也体现了城市休闲游的新趋势。越来越多的游客更希望在旅游目的地抛开游客身份,沉浸体验当地生活。为此,惠州以国家5A级景区惠州西湖为核心,加快惠州古城片区文旅融合项目建设,推动水东街业态和非遗文化提升,优化新民街东新桥至水门桥段江畔环境和商业氛围,“精雕细琢”涵养城市气质,让市民游客尽情地享受惠州城市休闲游的松弛与快乐。
惠州西湖的走红,是其自然美景、文化魅力和旅游服务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岭南文化的瑰宝,惠州西湖正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展现其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