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假唱"调查结果公布:未发现违法行为
五月天"假唱"调查结果公布:未发现违法行为
五月天"假唱"风波历时160天终于尘埃落定。近日,上海文旅局正式回应称,经核查未发现举报的违法行为。这一调查结果不仅为五月天洗清了嫌疑,也让这场持续数月的舆论风波得以平息。
事件回顾
2023年11月,五月天在上海举办演唱会期间,有UP主"麦田农夫"发布视频称,五月天在演唱会上存在"假唱"行为。该UP主选取了现场观众拍摄的12首歌曲进行分析,认为其中5首歌曲存在假唱嫌疑。
这一消息迅速引发舆论热议。五月天经纪公司相信音乐随后在社交平台发文回应,称将在巴黎站演唱会上"全程热唱3小时",但这一回应并未平息质疑。
监管介入与调查结果
面对舆论质疑,上海市文旅局执法总队高度重视,按照《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要求主办方配合调查。演唱会原始视频、音频等材料也被提交给属地文化市场稽查部门。
经过160天的调查,上海文旅局终于给出了官方回应:"2023年11月上海五月天演唱会举办期间,上海市文旅局执法总队经安排执法人员对该演唱会现场监管,经核查未发现举报的违法行为。"
这一调查结果迅速登上热搜,五月天粉丝纷纷表示"终于还了五月天清白"。
商业化背后的争议
虽然假唱风波得以平息,但五月天近年来高密度的演出安排仍引发外界对其商业化策略的质疑。
据统计,2023年五月天在全球范围内共安排了约70场演唱会,其中包括6月在杭州、武汉的6场,7月在深圳、沈阳的7场,8月在泉州的3场,9月在西安、南京、成都的9场,以及11月在上海10天连开8场的高强度演出。
以五月天上海站为例,11月12日至21日共举办了8场,观众累计人数超36万人次。按36万人次计算,在平均票价1055元的情况下,五月天在上海吸金超3亿元,这里还不包括应援物销售等收入,平均下来每场收入超过3000万。
如此高密度的演出安排,不仅考验着歌手的技术和体力,也让外界对其商业化策略产生质疑。有网民质疑五月天这是"机械嗓"还是"振金肺"?也有歌迷认为,连开太多场,嗓子无法承受,使用假唱或垫音也是无奈之举。
资深演出经纪人珊姐表示,在互联网时代,数字音乐彻底革新了音乐行业的商业模式,对于音乐公司来说,开演唱会带来的收入远远超过发唱片。但高额的经济效益背后,也给歌手带来了巨大的身体和心理负担。
未来展望
尽管经历了假唱风波,五月天的号召力依然强劲。今年4月,五月天再度官宣,将于5月18日至6月1日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举办10场演唱会。据大麦显示,北京站累计想看人数超过80万人。
这一调查结果不仅为五月天洗清了嫌疑,也让这场持续数月的舆论风波得以平息。但对于整个音乐演出行业来说,如何平衡商业利益和艺术追求,如何保障歌手的权益和演出质量,仍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