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澳门发展现代金融,冀与香港合拓商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澳门发展现代金融,冀与香港合拓商机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tkww.hk/a/202412/16/AP675f78d1e4b0f8a56f7b5bcc.html

澳门回归祖国25年来,特区政府持续推进经济适度多元化。2023年11月,特区政府首次提出"1+4"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战略,将现代金融列为四大重点产业之一。澳门业界人士表示,澳门发展现代金融,是希望借助与香港的合作拓展市场,各自面向不同市场,共同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澳门面积仅约33平方公里,人口约70万,经济结构高度集中在少数产业和市场。以2019年数据为例,政府经常收入对博彩收入的依赖度高达84.8%。一旦博彩业遇冷,政府财政和就业市场都会受到影响。

2023年,特区政府明确提出"1+4"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战略。其中"1"是指按照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目标要求,促进综合旅游休闲多元发展;"4"是指持续推动中医药大健康、现代金融、高新技术、会展商贸及文化体育等四大重点产业板块发展。

优化跨境支付,便利营商

澳门银行公会主席、中国银行澳门分行副行长叶兆佳表示,澳门与香港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同为自由港、独立关税区、税率较低,且与国际标准接轨。澳门发展现代金融并非要与香港竞争,而是希望依托香港,作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补充,各自面向不同市场,共同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谈及香港与澳门在金融领域的合作方向,叶兆佳认为最好能做到"同城化",将两个市场打通,让企业在任一市场经营都能畅通无阻。不过他也指出,两个市场之间的金融融合程度不如预期。例如,港澳手机银行在对方市场直接支付功能尚未实现,跨境支付不够便捷。此外,香港作为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澳门虽也有离岸人民币中心,但两地人民币业务未实现对接,清算仍需通过上海,融合程度有待提升。

澳门候任行政长官岑浩辉履新后,市场期待港澳两地合作加速。叶兆佳表示,在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中,若港澳能率先实现同城化,再逐步与其他城市融合,将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钟韵建议放宽数据跨境流通限制

港澳同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成员,合作潜力巨大。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钟韵表示,自发展规划公布以来,大湾区在金融领域互联互通速度明显加快。为实现建成国际金融枢纽的目标,建议解决数据跨境流通限制问题,可通过政策或应用前沿技术(如区块链)来突破瓶颈。

内地未来若试点数字人民币(e-CNY)使用,建议以大湾区为试验田,这将提升大湾区金融服务能力,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同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升金融领域互联互通水平。

针对港澳各自的历史背景和竞争优势,香港城市大学客座教授陈凤翔建议两地适当分工合作。在金融领域,香港可继续发挥国际金融中心作用,澳门则可探索以"非美元"作为结算货币的金融中心,例如以个别银行或业务为试点。这将有助于缓解中美摩擦带来的美元支付"长臂管辖"压力。

快速增长:发展债券市场,产品种类多元化

澳门金融管理局指出,按照"对接内地,联通世界"的发展定位和重点发展"离岸市场"的策略,澳门持续发展债券市场,推动现代金融成长,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为丰富澳门债券市场发债主体和债券品种,澳门金管局持续争取国债、地方债在澳门常态化发行。

据中华(澳门)金融资产交易股份有限公司(MOX)统计,截至2023年11月初,MOX发行上市债券总规模已达7594.65亿澳门元。其中,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发行上市规模突破3000亿元大关,达3005.80亿元人民币。

MOX表示,在特区政府主导下,澳门近年来推出债券相关指引等配套制度,为澳门离岸债券市场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本地金融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也为澳门债券市场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特别是国债、地方政府债多次选择来澳发行及上市,提振市场对澳门债市发展信心,离岸人民币债券在澳门发行及上市数量和规模逐年攀升。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在MOX发行的离岸人民币债券占比显著提升,单数占比从32.74%提升至73.15%,规模占比从48.75%提升至80.38%。

空间广阔:寿险渗透率仅9%,保险市场潜力大

除文化娱乐产业外,澳门近年积极发展金融业。早年因疫情导致香港与内地交流中断,不少内地客转赴澳门购买保险产品,多家香港保险公司纷纷在澳门设立据点。AXA安盛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首席分销业务总监李俊豪表示,澳门和香港虽都是弹丸之地,但都兼具本地和内地民众需求。

面对内地及港澳人口加速老龄化趋势,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4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比例将达28%。2023年香港保险渗透率达17.2%,而澳门人寿保险渗透率仅为9%,加上人口持续老龄化,凸显澳门对保险和退休保障的迫切需求。随着大湾区医疗资源日益丰富,预计澳门和香港保险业将持续发展。

澳门金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获许在澳门特区经营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共27家,其中13家人寿保险公司。此外,保险中介人共7958名,包括5999名个人保险代理人、73家保险代理人公司、1875名保险推销员及11家保险经纪人公司。

协同效应:两地相融互补,壮大港澳旅游品牌

在澳门"1+4"适度多元发展策略中,广东省政协委员、毕马威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与发展中心主管合伙人彭富强预期文化娱乐产业发展较快。华侨银行(香港)经济师姜静表示,港澳两地在推动旅游业、会议展览和文化体育发展中可相融互补,实现双赢。

彭富强指出,近年来澳门举办多场演唱会,加上每年举办的国际烟花比赛及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等活动,已吸引不少游客。加之大湾区规划将珠海和澳门视为一个整体,珠海举办的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亦十分盛大,推动澳门文娱产业快速发展。

在旅游业发展方面,姜静表示,澳门与香港地理位置接近,提供差异化服务,经过多年发展已产生协同效应,作为一体化、一程多站综合旅游目的地,实现双赢局面。她举例说,香港拥有许多本土文化特色地标,而澳门则有高度发展的博彩业,相融互补,提升综合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目前大多数海外旅客都会顺道游览两个城市,享受其独特文娱服务,类似星马泰、西葡等旅游路线。未来两地可以共同规划,通过互补式发展和联合宣传,一起壮大港澳旅游品牌。

会议展览和文化体育方面,姜静指出,澳门亦在积极发展相关产业,以及吸引人才,与香港共同互补式发展。今年首三季,澳门合共举办1011项会展活动,大致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亦同时举办烟花、音乐以及赛车等项目,但产业规模与香港规模仍相距甚远。她建议香港可以延伸产业链,由香港提供管理经验和人才库,借助澳门的场 地和资金来举办更多展 览。未来,香港可将因档期场地不足而吸纳不下,或较为缺少相关经验(例如涉及葡语国家)的会展业务转移至澳门。

适逢澳门回归25周年,港交所前行政总裁及滴灌通创办人李小加接受大公报专访时表示,澳门特区政府大力鼓励市场参与者包括滴灌通在内发展金融业,改变国际对澳门仅有"博彩业"的传统认知,提升澳门的海外形象。

滴灌通于2023年10月在中国澳门成立滴灌通澳交所,旨在为中小企业与专业投资者搭建"桥梁",既满足中小企融资需求,又为专业投资者开放多一个"投资选择"。

明年全球路演吸投资者吸企业

李小加表示,今年以来滴灌通已经完成运营框架搭建,并计划于明年开始环球路演,吸引更多中小企与专业投资者加入平台。

李小加亦指,滴灌通在与海外合作夥伴交流中发现,海外市场對於澳門的印象依然停留在"博彩業",為改變該傳統形象,滴灌通明年將在路演過程中,向全球宣傳其創新的融資模式,改變環球對澳門的印象。他認為,該模式與博彩業相類似,滴灌通投資者靠投資獲取回報,而澳門特區政府透過牌照賺取收入,滴灌通在澳門掛牌,推進金融行業轉型升級,澳門特區政府支持該平台在澳門掛牌,亦表明澳門發展現代金融業的決心。

在前期市場調研階段方面,李小加指集團已經統計過,全球中小企的融資需求可達99萬億元。這些企業的生意周期較短,但任何一項生意都有可能成為融資標的。與傳統金融交易二級市場不同的是,涉及金額小,但是需求大且頻率高,完全有機會打造一個如同"港交所"般萬億級別的金融市場。

李小加認為,現時全球已經有許多成熟的金融市場,澳門作為金融業的"後來者",金融體系尚待完善,但其百年以來積累的博彩業經驗,恰好與滴灌通旗下的"澳交所"理念相呼應,滴灌通將繼續發揮澳門的傳統優勢,為其現代金融發展升級助力,又完成滴灌通幫助中小微企業融資的初心,形成雙贏的局面。

(来源:大公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