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以欲为翼,飞越贪嗔痴的迷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以欲为翼,飞越贪嗔痴的迷障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meipian.cn/5a9626xq

分享师父法雨:

在生命的底层逻辑里,欲望是那股最原初的驱动力,它贯穿于生命的每一处脉络。人因欲望而生,恰似溪流奔赴大海,有着内在的必然性。父母繁衍的本能欲望成就了我们的肉身,而灵魂深处对世间百态体验的渴望,促使我们投身这纷繁人世。然而,很多人一提到欲望,就如同面对洪水猛兽,觉得人一旦有欲望就会变得丑恶不堪,甚至将摒弃一切欲望当作人生的至高境界。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欲望本身并无善恶之分,关键在于我们以怎样的态度与方式去对待 。

若想彻底摒弃欲望,这想法本身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执念。欲望中包含着维持生命的基本生存需求,比如饥饿时对食物的渴望,这是生命得以延续的根本。若连这种最基础的欲望都要舍弃,那生命就如同没有根基的楼阁,一切都将无从谈起。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欲望会成为人生的阻碍呢?以吃饭为例,为了果腹而进食,这是正常合理的需求。可要是为了满足过度的口腹之欲,四处寻觅珍稀昂贵的美食,一旦吃不到就感到痛苦万分,甚至不惜伤害其他生灵、采用不正当手段去获取,这时,欲望就演变成了贪欲。贪欲,正是阻挡心灵与大道相通的罪魁祸首,如同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此时唯有清除障碍,才能拨云见日。

现实中,不少人内心难免会被躁动与贪婪所扰,想要清除这些阻碍并非一蹴而就。这时,就需要一些清规与戒律来帮助我们,就如同在黑暗中为自己点亮一盏明灯。贪婪之心就像一匹难以驯服的野马,绝不是说停下就能停下的,需要我们长期不懈地努力与坚持。无论面对何种贪欲,只要我们始终坚守内心的准则,长久地约束自己,贪欲就会慢慢减弱,直至消失不见。这个过程刚开始或许会很艰难,就像逆水行舟,但只要坚持下去,必然会渐入佳境,这其实就是我们自我修行的过程。

需要明白的是,这些清规与戒律只是我们前行的工具,并非最终的目的。如果把它们当作目的本身,就如同偏离了航道的船只,无法抵达心灵的彼岸。因为真正的大道,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欲也罢,无欲也罢,皆是道的体现。只不过贪欲会蒙蔽我们的心智,让我们难以触及大道本源,所以才需要借助戒律与禁欲来积聚力量,清除前行的障碍。当我们摆脱了贪欲的束缚,心境便能趋于平稳,进而在平静中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感悟,从中生出智慧,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欲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特质,是生命活力的外在体现。从身体、心理、精神这三个层面来看,欲望有着不同的呈现形式。身体层面的欲望大多是本能的需求,比如对食物、睡眠的需求,这些需求是为了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并且身体自身具备调节机制。一旦需求得到满足,就会自然停止。例如,口渴时喝水,适量即可解渴,不会无节制地狂饮;吃饭也是,吃饱之后,要过一段时间才会有下一次进食的需求。

然而,心理层面的欲望则大不相同,它会像不断蔓延的藤蔓,源源不断地滋生出新的需求,无穷无尽。诸如贪吃、贪睡、贪酒、贪色、贪财、贪恋权势等,都是在身体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因心理上的过度追求而产生的贪欲。如果沉迷其中,就仿佛陷入了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难以挣脱。

当我们想要克制贪欲却感到力不从心时,不妨试着将心理层面的欲望引导到对精神境界的追求上。如此一来,原本驱使我们陷入贪欲的能量,得以转化为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动力。这不仅能让我们摆脱贪欲的泥沼,还能促使我们在精神层面不断成长,实现自我超越。比如,与其追求虚荣,不如将目标设定为至高无上的成佛境界;若追求幸福,那就追求到极致,因为见性开悟所带来的内心喜悦,才是真正的幸福源泉。

追求内心成长的人,在探索人生真谛的过程中,无需压抑生命的活力,让自己变得毫无生气。相反,应该将欲望提升到更高的层次,超越自我的局限,走向更广阔的精神世界。解脱并非是要摒弃所有欲望,而是要巧妙地转化欲望。生命的本质是向往自由与美好的,真正的自由并非在欲望满足之后才出现,而是要善于驾驭欲望。在欲望未得到满足时,不被烦恼所困扰;在欲望得到满足时,不被执着所束缚。面对欲望,能够将其转化为对人生真谛的追求。在这个过程中,贪欲会转化为不断进取的动力,嗔怒会转化为平和宽容的心态,痴迷会转化为清醒的智慧,实现从消极状态向积极状态的转变。

从禅的视角来看,欲望本身并非问题所在,一味地沉溺于欲望的泥潭,或是盲目地抗拒欲望,试图营造出一种表面上的 “无欲” 状态,这两种做法都偏离了生活的正道。我们最终要做的,是洞察欲望的虚幻本质,实现对欲望的超越。当我们不再执着于欲望,便能将其化为道用,让欲望成为我们通往智慧与自由的助力。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生命将真正获得自由,因自由而享有大自在,达到与道合一的永恒境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