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细节,会让你对TA好感倍增?
哪些细节,会让你对TA好感倍增?
相信你也有这种莫名的感觉:有些人,你说不上他哪里好,但就是相处起来让你很舒服。可能是对方非常有礼貌,像轻声走路、轻声放东西等;也可能是对方在某个小地方照顾了你的情绪,让你有了“我被认真对待”的感受。
细节是一个人最真实的名片
生活中
《这些小细节,真的很戳人》
不在公共场合外放视频或高声喧哗。(@小北不背)
会在医院帮不会用机器的老年人挂号、缴费。(@末小宅)
扔垃圾时,如果有玻璃,会单独包好,写上“小心玻璃”,怕收拾垃圾的人扎伤。(@欢儿要毕业)
用别人的东西,要事先征得同意;去别人家里,不乱翻乱看;看别人的照片,不左右滑动。(@千卉)
在人多的公共场合,特别是地铁、公交车、电梯这些地方,我都会把双肩背包从后背变成手提,避免顶到身后的人。(@和春)
开车时,遇到有积水的地方会慢点开,并道时会提前开转向灯,不随便对前面的行人和车辆按喇叭,夜里不滥开远光灯,停车时会考虑两边车子进出的方便……我觉得这些是一名司机的基本修养。(@陆十三)
在细节中温暖他人的人
一定特别加分
01
于热闹中,关注受冷落的人
看过一个关于梅兰芳的故事。
有一次,他邀请齐白石参加京城的宴会。
一进场,梅兰芳就被他人围着寒暄,而衣着寒酸的齐白石却无人理睬。
正在推杯换盏的梅兰芳,看见窘迫尴尬的齐白石,快步走过去说:
“诸位,隆重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书画老师,齐白石老先生,我来敬齐老一杯!”
一下子,齐白石从备受冷落成了座上宾。
“一个人最大的善意,就是看得见别人,热闹之时,尤其如此。”
或许是在熙熙攘攘的爬山时,你瞥见:有个同伴气喘吁吁,远远落在了后面。
于是,你特意在原处等待,两人一起慢慢地走,尽享悠闲自在。
当别人被冷落、被疏忽时,一份关注,不仅能拉近彼此关系,更为自己加分,为自己积累善缘。
02
于尴尬中,主动帮人解围
一次聚会中,有人提议让一位女演员跳支舞助兴。
众人纷纷起哄,让女演员陷入尴尬的境地,陈道明站出来解围:
“第一,人家丫头,作为演员,不便跳这个舞;其次,人家穿着高跟鞋,不方便。”
这一小小的举动,引发全网点赞。
听过这么一句话:“愚者,遇事避而远之;而智者,善于替人解围。”
03
于下意识中,帮身后人扶门
经济学家郎咸平曾说过一件事。
他曾一度嫉妒学弟比他混得好,怎么也想不通。
有一次,学弟去中国香港演讲,郎咸平全程同行。
当一群人经过一扇小门时,郎咸平说:“我傻了吧唧一脚跨出门就走出去了。”
而作为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的学弟,却本能地后退一步,用手扶着门,等所有人都过去后才出来。
郎咸平顿悟:这就是学弟比他“混”得好的原因了!
扶门,是一个简单的动作。
在公众场合,当你遇到别人为你扶门时,眼看还有几步的距离,也要加快步伐,切不可慢悠悠地溜达过去。
接下来,人流若在持续,你也要接着扶,或者有人半途接力,再缓缓放手离去。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很多时候,举手之劳的扶门,不仅是一份善意,更是一个人修养的体现。
生活中,有很多很小但让人心头一热的举动。你可以视它为一种习惯,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善意、教养,无论如何,因为它们的存在,我们的城市能变得令人留恋,世界也会变得更温暖美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