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叔复杂骨转移瘤 多科团队成功救治
阿叔复杂骨转移瘤 多科团队成功救治
骨转移癌,作为一种由其他部位的原发癌症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到骨骼而形成的继发性肿瘤,一直以来都被视为癌症晚期的标志。然而,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和新疗法的不断涌现,骨转移癌的治疗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近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其多学科团队(MDT)成功为一名患有复杂骨转移瘤的64岁男性患者实施了综合治疗,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病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多学科团队除病痛
患者因不慎摔倒后出现胸腰背部剧烈疼痛,并伴有双下肢无力、麻木及无法站立行走等症状而前来就诊。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医生初步诊断其为胸4椎管内占位并截瘫(硬膜下转移瘤可能性大)、胸腰椎骨转移瘤以及颌下腺肿瘤综合治疗后多发转移(肺转移、脑转移)。
面对如此棘手的病例,暨大附一院迅速响应,组织脊柱外科、肿瘤放疗科、康复科等多个科室的专家组成MDT团队,共同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在林宏生主任的主持下,团队成员结合患者的病史、影像学结果和临床表现,确定了以止痛、解除脊髓压迫、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寿命为目的的综合治疗方案。
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后,患者接受了经皮穿刺胸椎椎体成形术和显微镜下胸4节段硬膜下肿瘤切除、减压术。手术由王晶主任和陆明团队共同完成,他们凭借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成功切除了肿瘤,并有效解除了患者的脊髓压迫。
术后,患者的腰背疼痛症状明显减轻,神经功能逐步恢复,右足拇趾可见轻微收缩,肌力达到1级,左下肢肌力也逐步好转。
与此同时,根据肿瘤病理结果和患者的临床病史,肿瘤放疗科朱新海教授制定了针对性的放疗计划及肿瘤综合治疗控制方案。康复科也为患者提供了专业的康复训练,帮助其逐步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高龄患者也别放弃
骨转移癌的原发灶通常位于肺癌、肝癌、肾癌、前列腺癌或乳腺癌等部位,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到骨骼,最常见的是脊柱和骨盆等中轴骨部位。这些转移癌在骨骼上生根发芽,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症状,如疼痛、活动受限、瘫痪以及感觉缺失等。此外,部分患者在肿瘤转移部位还会出现肿块、局部发烫、静脉曲张等症状。
过去,由于人们对肿瘤转移机制的理解不够深入,以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骨转移癌往往被视为绝症。然而,随着医学研究的进步,现在我们已经对肿瘤的转移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靶向药物、免疫药物等新药的出现也为骨转移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现在的治疗策略已经转变为多学科综合治疗,即联合放疗、肿瘤外科手术、靶向药物、免疫药物以及新的化疗药物等多种治疗手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此外,一些针对骨骼的新药也在骨转移癌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于骨转移癌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治疗并不意味着放弃或仅进行姑息治疗。相反,应该积极寻求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可能性,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同时,对于合并高钙血症的骨转移癌患者,千万不能盲目补钙,因为肿瘤侵蚀骨头会释放出大量的钙离子,导致血钙升高,进而引发心脏骤停等严重后果。
“吴先生治疗的成功,离不开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MDT团队的紧密协作和精湛技术。”陆明表示,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MDT团队的成功案例,不仅展示了医院在抗癌领域的专业实力,更体现了MDT团队在复杂病例治疗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