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婴儿奶粉提升方案已公布:60%自给率目标能否实现?
国产婴儿奶粉提升方案已公布:60%自给率目标能否实现?
6月3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官方网站公布了由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商务部和海关总署等七部委联合制定的《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提升行动方案》(简称《方案》)。《方案》首次提出,要力争婴幼儿配方乳粉自给水平稳定在60%以上。从价格成本到技术研发,国产奶粉正在政策红利的加持下一步步探索自己的位置与市场。这一方案的发布,会给国产奶粉带来新的转机吗?
行动目标
《方案》在行动目标中指出,在坚守质量底线、确保食品安全的基础上,通过坚持创新驱动、加强品牌引领等全面提升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品质、竞争力和美誉度。
此外,《方案》还就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跨境电商管理、提升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销售额和市场排名等热点提出了新思路。
追溯体系三年内六成覆盖
据中国一带一路网引用中乳协原理事长宋昆冈的数据,2017年全国乳制品产量2935.0万吨,增长62.1%,其中婴幼儿配方乳粉产量约90万吨,同比增长157.1%。
在奶粉监管追溯方面,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力争三年内实现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覆盖60%以上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并与国家重要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对接。
《方案》下发当日,乳业板块直线拉涨,板块涨幅一度接近4.4%。新农开发、贝因美、西部牧业涨停,麦趣尔、三元股份、爱婴室、科迪乳业纷纷跟涨。港股市场雅士利国际直线拉涨11%,现代牧业和原生态牧业涨幅均在3%以上,蒙牛乳业涨幅在1%以内。
国家监督抽检数据显示,2018年,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3058批次,有2批次检出不合格,合格率达到99.9%。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其实国内的奶粉生产标准比国外的更加严格,工艺、技术等方面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比如,国外的安全监测标准有100项,而现在国内可以达到200项。”宋亮说。
鼓励牧场和配方奶粉工厂组队
《方案》就提升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牌影响力给出了多个具体思路。
一方面,大力提倡使用生鲜乳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支持婴幼儿配方乳粉奶源基地建设和升级改造,促进婴幼儿配方乳粉奶源基地实行专业化、规模化、智能化生产。
并引导逐步将“养殖户+奶站+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链条升级为“专业化饲养企业(合作社)+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实现奶牛养殖与乳粉加工直接协作。
另一方面,《方案》提出,将从严落实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条件。鼓励通过企业并购、协议转让、联合重组、控股参股等多种方式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推进连续3年年产量不足1000吨或年销售额不足5000万元、工艺水平和技术装备落后的企业改造升级。
同时,鼓励各类产业投资基金支持企业改造升级和兼并重组。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提供更多适应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发行股票、公司债券等方面予以支持。
鼓励中外企业合作
值得留意的是,该《方案》明确提出,鼓励国内外企业合作与公平竞争。
首先,支持国内企业在境外收购和建设奶源基地,降低原料成本。鼓励有实力、信誉好的企业在国外设立加工厂,并将生产的产品以自有品牌原装进口。对于“走出去”建立奶源基地和加工厂的企业,将落实现行境外所得税税收抵免政策。
此外,还支持国产乳粉生产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找准产品市场定位,拓展营销渠道,巩固和扩大消费市场,积极拓展中高端市场,实行错位竞争。
其次,鼓励国外乳粉企业在国内设立外商投资企业,促进中国品牌与外国品牌公平竞争,引入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及管理经验,丰富国内产品供应。
跨境电商平台要承担责任
除了对本土和国外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给予指引之外,《方案》还提出,要加强进口乳粉及跨境电商管理。
《方案》在“实施‘品牌培育行动’,大力提升国产乳粉美誉度”中明确,要加强对境外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注册管理,对进口代理商严格执行备案制度和销售记录制度。
同时再次重申,严禁进口大包装婴幼儿配方乳粉到境内分装,严禁进口未取得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的产品。
《方案》还具体明确了跨境电商平台所承担的责任,要求对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的婴幼儿配方乳粉,落实跨境电商企业对产品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跨境电商企业要建立商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健全涵盖完整物流轨迹的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此外,各地要加大对母婴店、商超等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主体的日常监督检查和抽检力度,对进口产品重点核查产品配方注册信息和《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
品质提升行动
方案明确,要实施“品质提升行动”,坚持最严格的监管制度,健全全行业、全链条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实行从源头到消费的全过程监管;实施“产业升级行动”,加快提升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科技含量,降低生产成本,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市场竞争力;实施“品牌培育行动”,客观反映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在保障质量安全、提升产品品质方面的进展成效,不断提高国产产品的整体美誉度。
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和提档升级
《方案》提出,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和提档升级。强化政策引导,鼓励各地通过企业并购、协议转让、联合重组、控股参股等多种方式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同时,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提供更多适应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发行股票、公司债券等方面予以支持。对“走出去”建立奶源基地和加工厂的企业,落实现行境外所得税税收抵免政策。
唐川表示,奶粉企业的兼并短期内势必是知名企业兼并地区企业。奶粉企业不同于科技类企业,业务模式相对传统,中小型公司受品牌推广、市场拓展能力和经费限制,很难有较快的业绩增长,故而直接上市的难度较大。所以,率先IPO的企业必然是知名企业或知名企业参股公司。同时,在此政策的支持下,部分已上市的奶粉行业企业可以通过债券、定增等方式在市场上更高效地融资,进而推进行业内中小企业的兼并重组。当然,此预期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帮助拥有优质注册配方的中小企业更为高效地推动股权融资。
三年建立母乳研究数据库
宋亮表示:“我们的奶粉安全性并没有问题,问题出在研发上,产品的技术研发没有那么深入,微纳米技术的应用、新的营养元素的突破还有待解决,国产奶粉的起步本身较晚,导致研发体系比较薄弱。”
《行动方案》指出,依托现有资源建设国家乳品安全与营养分析中心,实施国家母乳研究计划,争取用三年时间收集并整合企业现有数据资源,建立统一的母乳研究数据库,对不同区域、不同成长阶段的婴幼儿所需营养元素进行分析研究。
此外,借鉴乳业发达国家经验,将国家历年抽检积累的检测数据与国内企业共享,指导企业有针对性地改善产品品质;结合母乳研究成果和市场消费需求,支持生产企业优化配方,加快产品研发,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
据介绍,国内奶粉研发多靠参考国际文献和国外人群的研究数据,即使这样研发,依然拉长了奶粉盈利的战线。因此,中国的乳企干脆参照国外相关产品配方,单纯添加某种成分即成为自己的新产品,既缺乏科学准确的依据,也缺少应用评价结果的支持。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奶粉的竞争焦点将从过去的渠道、数量、营销逐渐转移到产品品质、创新以及与消费者的互动上。”美赞臣大中华区副总裁顾磊表示。
有业内人士指出,此前,奶粉新政淘汰了大量中小品牌,使得奶粉市场的竞争逐步转为具备一定规模和品牌力的企业间的“贴身肉搏”。具备较好利润以及市场发展前景的高端技术产品,则成为乳企寻求差异化的关键。
“国产奶粉开疆拓土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中国奶业协会副秘书长刘琳说。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小食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