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山海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山海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meipian.cn/57o8fs88

《山海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地理著作之一,内容丰富,涵盖了神话传说、地理知识、动植物记载等多个方面。这部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典籍,不仅展现了古人对自然世界的认知,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山海经》是一部内容丰富、涵盖广泛的中国古代典籍,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地理知识:

《五藏山经》:这是《山海经》的主体部分,占全书约三分之二的篇幅。它详细记述了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的山脉走向、山峰分布,以及各山系中河流的起源、流向、水系分布等,还涉及了山上的动植物、矿物等资源。例如《南山经》描述了南方地区的一系列山脉及周边的自然环境;《北山经》则记载了北方的山脉情况等。其描述方式较为格式化,通常是某处有某山,某山出某水,山上有何动植矿物等。

《海经》:《海经》部分包含《海外四经》《海内四经》等。其中“海内四经”是由一篇“海内经”扩充而来。这部分内容主要描述了海外各国的地理风貌、奇异风俗、人种特征等,也有一些关于神话传说的记载。它与《五藏山经》相互补充,共同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古代地理世界。

神话传说:

《山海经》中包含了大量的神话故事和传说,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这些神话传说展现了古代先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对自然、世界的理解与探索,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文化意义,是中国古代神话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动植物记载:

书中对各种奇花异草、珍奇异兽有着丰富的描述。这些动植物有的具有奇特的外形,如九尾狐、人面鸟身等;有的具有特殊的习性或功效,例如某些植物可以治病、某些动物出现会带来祥瑞或灾祸等。这些记载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生物的观察和认知,也为后世研究古代生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矿产资源:

提到了多种矿产,如金、银、铜、铁、玉等,以及它们的产地和特性。这对于了解古代的矿产分布和利用情况有一定的帮助。

民族风俗:

记录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信仰等。例如某些民族的特殊服饰、祭祀仪式、生活方式等,展现了古代中国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巫术宗教:

包含了一些关于巫术、占卜、祭祀等方面的内容,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和精神生活。

总体而言,《山海经》内容广博,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地理、民俗、神话等诸多领域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成书过程

作者及成书年代

最早谈论《山海经》作者和成书年代的是刘歆,在《上<山海经>表》中说《山海经》成书于唐虞之际,作者是大禹和伯益。清毕沅的《山海经新校正序》也说《山海经》是禹益所作,但关于成书时代却认为是周秦之时。明人胡应麟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所作,参考了《穆王传》《庄》《列》《离骚》等书。

近现代学者对此问题也颇多研究,陆侃如认为《山经》是战国楚人所作,《海内外经》是西汉人所作,《大荒经》《海内经》则是东汉魏晋人所作。茅盾认为《山经》创作时间大约在东周,《海内外经》则完成于春秋战国之际,《荒经》时代大体相同。袁珂认为《山海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大荒经》四篇和《海内经》一篇,这五篇成书最早,大约在战国初年或中年;第二部分是《五藏山经》五篇和《海外经》四篇,是战国中年以后的作品;第三部分是《海内经》四篇,成书最晚,当成于汉代初年。袁珂还明确指出《山海经》各篇作者都是楚国或楚地的人。现代学者多认为《山海经》并非一人一时所作,具体作者及成书年代有待考证。

整理者及篇数

《山海经》中不少篇目在秦代及之前已经完成。秦灭亡后,部分内容也毁于战火。汉初,朝廷从民间征集书籍,《山海经》被献给朝廷。汉武帝时期,朝廷下令整理群书,《汉书·艺文志》中对这件事有所记载:“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刘歆总校群书,将所收集的《山海经》校编为三十二篇,最后删定为十八篇,于西汉哀帝建平元年(公元6年)四月进呈,包括《山经》十篇,《海外经》《海内经》各四篇,没有今本《大荒经》和一卷的《海内经》。晋代郭璞完成了《山海经》的最后编定工作,将散佚在外的五篇即《大荒经》四卷和《海内经》一卷合于刘本之后,成为现今看到的十八卷本。

有关《山海经》的篇数问题,刘歆[xīn]说:“所校《山海经》凡三十二篇,今定为一十八篇,已定”。刘歆说《山海经》原有三十二篇。东汉的历史学家班固《汉书·艺文志》著录《山海经》十三篇,是将《山经》由十篇改为了五篇,其余与刘歆版本一致。《隋书·经籍志》中说郭璞的注本有二十三卷,比刘歆本多五篇。清代学者郝懿行在《山海经笺疏叙》中考察了《山海经》的古本,认为古本至少有三十四篇,与刘歆所说的三十二篇不符。清代毕沅认为“二当为四字之误”,认为是刘歆错将“四”写成了“二”。现今可见《山海经》篇目仅有18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