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光固化法管道修复技术详解
紫外光固化法管道修复技术详解
紫外光固化法(UV cured-in-place pipe method)是一种先进的管道修复技术,通过将浸渍光固性树脂的软管置入原有管道内,并利用紫外光照射使其固化形成内衬管,从而实现管道的修复。这种工艺具有施工速度快、占地小、修复壁厚薄、水流损失小等特点,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管道修复技术之一。
工艺特点与适用范围
紫外光固化法适用于多种类型的管道,包括排水管道、供水管道、化学及工业管道等。它能够处理圆形、椭圆、矩形等多种形状的管道,以及弯曲转角小于45度的管道。该工艺适用于管径范围在150至2000毫米之间,且管道基础结构基本稳定、线形无明显变化的情况。对于管道内壁局部蜂窝、剥落、小型破裂,以及结构呈现微变形、渗漏、腐蚀、脱节、接口错位小于等于直径的15%等病害,紫外光固化法都能有效修复。
技术优势
紫外光固化法采用的玻璃纤维内衬管具有较高的拉伸和弯曲强度,市场上的修复材料大多能达到弹性模量12000兆帕,抗拉强度95兆帕以上。修复后的管道使用期限不低于50年。由于其施工速度快(DN800以下管径30米左右管段施工仅需3至5小时)、施工占地小、修复壁厚薄、水流损失小等特点,成为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修复技术。
施工设备与流程
紫外光固化修复施工需要的主要设备包括紫外光灯链、充气装置、检测设备等。施工流程主要包括现场准备、通风检测、管道封堵、预处理、内衬软管拉入、充气固化、紫外光固化、压力释放、端部处理等环节。整个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各项参数,确保修复效果。
典型案例
在吉林省长春市南部片区的雨季污水治理项目中,金迪企业集团采用“清、检、修”一体化综合治理模式,通过紫外光固化修复技术,3个月内完成了60多公里管道清淤检测、30多公里管道修复、1200平方米水泥砂浆喷涂以及1000余环局部树脂固化。该项目有效解决了城市防洪内涝问题,减少了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压力,为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施工现场安全警示标志设置
井下通风检测
紫外光灯链组装与测试
紫外光灯链送入软管
软管固化完成后的压力释放
修复前后对比
紫外光固化法作为一种先进的管道修复技术,不仅能够有效解决管道老化、破损等问题,还能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大幅缩短施工周期,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是城市基础设施维护和改造的重要技术手段。